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氧氣面罩。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對病人進行急救時或者對一些自主呼吸不通暢的病人治療時都需要進行輸氧。目前所使用的傳統氧氣面罩,通過松緊帶將面罩固定,為避免松緊帶滑脫,一般將松緊帶掛在患者耳部,為避免漏氣,一般松緊帶拉的較緊,且松緊帶較細,材質也比較硬,長時間使用導致患者面部和耳部摩擦,壓瘡發生,且因持續受壓,壓瘡進展迅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氧氣面罩,能夠保證吸氧效果,避免壓瘡發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氧氣面罩,包括罩殼和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兩端左右對稱固定在罩殼上表面的兩側,所述罩殼的邊沿向周圍外延形成面部貼合圈,所述面部貼合圈下表面上固定有泡沫敷貼層;所述面部貼合圈與泡沫敷貼層之間還設有氣囊,面部貼合圈設有與氣囊適配的固定槽。
優選的,所述固定帶為松緊帶。
優選的,所述固定帶上還設有泡沫敷貼套。
優選的,所述氣囊上還設有充氣管,所述充氣管固定在罩殼內部。
優選的,所述固定槽為環狀。
本實用新型的氧氣面罩在不使用時,氣囊為收縮狀態,在輸氧時,將面罩扣在人的臉部,通過輸氧管供氧,氧氣通過充氣管進入氣囊,將氣囊撐開,增加其彈性,使面罩與臉部密封更嚴密,增加氧氣的利用率,達到吸氧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帶上設有泡沫敷料套,與患者接觸面柔軟,患者舒適度高,且因接觸面增大,泡沫本身可以減緩壓力,避免壓瘡發生。面罩的面部貼合圈設置有與面部貼合圈匹配的泡沫敷貼圈,使用時,敷貼接觸患者面部皮膚,減少了局部壓力和摩擦力,在不影響吸氧效果前提下,避免壓瘡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罩殼、2-面部貼合圈、3-固定帶、4-氣囊、5-充氣管、6-泡沫敷貼套、7-泡沫敷貼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氧氣面罩,包括罩殼1和固定帶3,所述固定帶3的兩端左右對稱固定在罩殼1上表面的兩側,所述罩殼1的邊沿向周圍外延形成面部貼合圈2,所述面部貼合圈2下表面上固定有泡沫敷貼層7;所述面部貼合圈2與泡沫敷貼層7之間還設有氣囊4,面部貼合圈2設有與氣囊4適配的固定槽。
優選的,所述固定帶3為松緊帶;所述固定帶3上還設有泡沫敷貼套6;所述氣囊4上還設有充氣管5;所述充氣管5固定在罩殼1內部;所述固定槽為環狀。
本實用新型的氧氣面罩在不使用時,氣囊4為收縮狀態,在輸氧時,將面罩扣在人的臉部,通過輸氧管供氧,氧氣通過充氣管5進入氣囊4,將氣囊4撐開,增加其彈性,使面罩與臉部密封更嚴密,增加氧氣的利用率,達到吸氧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帶上設有泡沫敷料套6,與患者接觸面柔軟,患者舒適度高,且因接觸面增大,泡沫本身可以減緩壓力,避免壓瘡發生。罩殼1的面部貼合圈2設置與面部貼合圈2匹配的泡沫敷貼層7,使用時,敷貼接觸患者面部皮膚,減少了局部壓力和摩擦力,在不影響吸氧效果前提下,避免壓瘡發生。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