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關節固定型肱動脈止血器。
背景技術:
隨著介入心臟學的發展,臨床介入療法已迅速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人體的股動脈、肱動脈或橈動脈是介入診療必行的途經,如穿刺或拔鞘管后局部壓迫不當或移位,可形成假性動脈瘤或出血不止,若不及時發現會出現嚴重的后果。尤其是在肱動的壓迫止血過程中,患者的手臂關節處更容易發生移動,從而導致動脈壓迫止血器的壓迫面發生移動,若不及時發現,容易發生再次出血或傷口周圍出現紅腫,不利于傷口的愈合。而目前使用的肱動脈壓迫止血器不具有移位警示的功能,且不能很好的固定患者的肱關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關節固定型肱動脈止血器,該裝置能很好的固定肱關節,且在肱動脈的壓迫過程中壓壓迫墊不易移動,一旦壓迫墊的位移超過預設的安全值,指示燈將會持續閃爍,引起醫護人員的關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關節固定型肱動脈止血器,包括U型肘托,其特征在于:U型肘托為在側壁上設有開口的中空結構,在開口處設有用于固定手臂且長度可調的固定結構;固定結構包括沿肘托軸線方向對稱分布的第一繃帶、第二繃帶和一個含有壓迫裝置的腕帶;腕帶包括固定板、螺桿和第三繃帶,固定板為透明體,第三繃帶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第三繃帶的固定端與固定板一端固定,第三繃帶的自由端穿過固定板的另一端;螺桿設置于固定板的中部,在螺桿的端頭連接有螺母,在螺桿的底端固定有壓迫墊,壓迫墊上設有無菌紗布層,無菌紗布層上含有止血敷料;第一繃帶、第二繃帶及第三繃帶)上均設有魔術貼;在壓迫墊上設有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連接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安裝有指示燈。
進一步的,第一繃帶、第二繃帶及第三繃帶的一面為帶倒鉤的魔術貼,另一面為能夠被魔術貼粘附的毛絨面。
進一步的,在壓迫墊上設有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連接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安裝有指示燈;在止血器使用過程中,醫護人員可根據病人實際情況,通過控制面板手動輸入壓迫墊的允許位移,如果位移傳感器檢測到壓迫墊的實際位移大于輸入的允許位移值,控制面板中的指示燈將會持續閃爍,提醒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患者的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在肘托的內壁上設有一層海綿墊,使手臂與肘托柔性接觸,提高舒適性。
進一步的,止血敷料為云南白藥或三七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關節固定型肱動脈止血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螺母、2-固定板、3-調節墊片、4-控制面板、5-螺桿、6-壓迫墊、7無菌紗布層、8-U型肘托、9-第一繃帶、10-第二繃帶、11-第三繃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關節固定型肱動脈止血器,包括U型肘托8,其特征在于:U型肘托8為在側壁上設有開口的中空結構,在開口處設有用于固定手臂且長度可調的固定結構;固定結構包括沿肘托軸線方向對稱分布的第一繃帶9、第二繃帶10和一個含有壓迫裝置的腕帶;腕帶包括固定板2、螺桿5和第三繃帶11,固定板2為透明體,第三繃帶11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第三繃帶11的固定端與固定板2一端固定,第三繃帶11的自由端穿過固定板2的另一端;螺桿5設置于固定板2的中部,在螺桿5的端頭連接有螺母1,在螺桿5的底端固定有壓迫墊6,壓迫墊6上設有無菌紗布層7,無菌紗布層7上含有止血敷料;第一繃帶9、第二繃帶10及第三繃帶11上均設有魔術貼,使用時,可根據病人手臂尺寸調整繃帶的長度。
進一步的,第一繃帶9、第二繃帶10及第三繃帶11的一面為帶倒鉤的魔術貼,另一面為能夠被魔術貼粘附的毛絨面。
進一步的,在壓迫墊6上設有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連接控制面板4,在控制面板上安裝有指示燈;在止血器使用過程中,醫護人員可根據病人實際情況,通過控制面板手動輸入壓迫墊的允許位移,如果位移傳感器檢測到壓迫墊的實際位移大于輸入的允許位移值,控制面板中的指示燈將會持續閃爍,提醒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患者的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在U型肘托8的內壁上設有一層海綿墊,使手臂與肘托柔性接觸,提高舒適性。
進一步的,止血敷料為云南白藥或三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