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心血管外科手術和導管介入手術在臨床上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兩者各有優劣。外科手術適應癥廣,但是具有心臟停跳、傷口大等缺點;導管介入手術無需體外循環、創傷小、恢復快,但是需要使用放射線及造影劑。外科介入手術將兩種治療方法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不但無需體外循環、創傷小、恢復快,也無放射線、無造影劑過敏、無外周血管損傷等風險。目前外科介入手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得到了廣泛開展,其中的外科介入手術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臟病封堵治療、經胸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肺動脈瓣狹窄支架置入術以及主動脈弓縮窄支架置入術等,其突出特點就是微創和安全。外科介入手術應用于先心病封堵治療,患者的年齡限制和體重限制都將降低,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胸部手術切口僅約有2cm,不必使用體外循環及術中輸血;一站式治療,在手術中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將心臟直視手術、經皮介入手術、外科介入手術三種模式進行隨時切換;外科介入手術無放射線、無造影劑、無外周血管的損傷。
在外科介入手術中,廣泛采用的是施行經胸小切口,經胸骨下約3cm的微創切口進入縱膈,使用手術刀切開心包并懸吊心包之后,即可直視心臟,進行手術操作。心包是心臟外圍緊緊包裹的一層結締組織膜結構,心臟壁由心肌組成。在手術過程中,一般采用手術刀切開心包和心肌組織,打開導管鞘進入心臟的一個通路,以便后續手術中器械能夠順利通過鞘管進入病變處。該方式在完成治療后,依舊需要進行縫合心肌和心包組織,留下創口較大,術后需留置引流管,康復較慢,且術后心包腔會發生粘連,病人痛苦時間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減少治療時間的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解決了采用手術刀切開心包和心肌組織使得管鞘進入心臟的方式導致治療時間長,術后康復慢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管身的兩端分別連接穿刺遠端和近端管座,穿刺遠端為金屬中空錐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的穿刺遠端為一中空金屬針狀頭。
優選地,所述的穿刺遠端的孔口平面和管身遠端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30°-60°。
優選地,所述的管身的管身近端上設有刻度標記。
優選地,所述的管身與穿刺遠端之間形成平滑過渡。
優選地,所述的管身上設有彎角,彎角的角度范圍為100°-160°。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外科先心病手術中,避免了現有技術的采用手術刀切開心包和心肌組織,本實用新型的前端有穿刺遠端,穿刺遠端為金屬中空錐形結構,可以將穿刺和導管插入過程合并一體,可直接穿刺進入心臟,用來輔助建立通道,輸送各種封堵器至病變處進行釋放,減少了人為手術,減少治療時間,減少病人痛苦以及加快康復,其主要應用于各類先心病的外科介入封堵治療;管身進行打標,醫生可根據刻度判斷回退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的示意圖(前端有彎型);
圖3為穿刺遠端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近端管身的打標示意圖;
圖5為一種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和外套管配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外科介入手術中所用的擴張器,用于進行外科經胸小切口手術,穿過心包輸送封堵器等醫療器械的穿刺鞘管。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外科穿刺鞘管擴張器,如圖1所示,該擴張器包括穿刺遠端1、管身2和近端管座3,管身2的兩端分別連接穿刺遠端1和近端管座3。
在管身2上與近端管座3連接處有打標設計(即管身近端上設有刻度標記),如圖4所示,醫生可以通過刻度控制穿刺遠端1伸出外套管4的深度,以及根據刻度判斷回退距離,方便醫生的操作。
如圖3所示,穿刺遠端1為金屬中空錐形結構,穿刺遠端1的孔口平面和管身2遠端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30°-60°。
穿刺遠端1為一中空金屬針狀頭;管身2為高分子材料,通過注塑方式,可與金屬的穿刺遠端1連接在一起,該連接段平滑過渡;近端管座3上設計凸起條紋,可方便醫生持握。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擴張器5在手術過程中需要與外套管4配合使用,配合處平滑過渡,擴張器5伸出外套管4的距離為5-10mm,在手術過程中,一起通過穿刺進入心腔,在穿刺動作完成后,可將擴張器5回退撤出,使穿刺遠端1回退至外套管4內,防止其穿刺遠端1損傷組織。保留外套管4在心腔內構成器械通過的通路。外套管4目前已有相當成熟廣泛的應用。
如圖2所示,前端有彎型的擴張器可以根據手術病變部位的生理解剖特性,在管身2上選擇合適的彎角,更有利于鞘管的插入,彎角范圍為1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