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血壓計,尤其涉及一種具接觸式感應元件的血壓計。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血壓量測已由先前的侵入式量測發展至目前的非侵入式量測。非侵入式血壓量測最常使用的方法為水銀柱式血壓計,此方法需借助于判斷柯氏音來測量血壓。然而,水銀式血壓計有可能會造成環境上的污染。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地已經逐步淘汰水銀式血壓計,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式血壓計(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eter)。
大多數的電子式血壓計采用壓脈帶(cuff)束縛在受測者的手臂且環繞臂動脈(brachial artery)。壓脈帶先被加壓至大于上臂動脈的壓力,上臂動脈的血流即逐漸地受阻至無法量測到心搏及血壓信號。接著,壓脈帶隨后被逐漸釋放壓力。隨著壓脈帶內的壓力降低,流經上臂動脈的血流逐漸增加,心搏及血壓信號亦逐漸增大。由此來量測受測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然而,血壓量測經常因受測者的晃動所引起的噪聲而影響到量測的精準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血壓計,由此解決血壓量測經常因受測者的晃動所引起的噪聲而影響到量測的精準度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血壓計,包括:一機體;以及至少一接觸式感應元件,設置于所述機體的一表面。
更好地,所述表面為一頂面,所述頂面具有相鄰的一顯示區及一操作區,至少一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位于所述頂面的所述操作區。
更好地,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的數量為兩個,并且兩個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皆位于所述頂面的所述操作區。
更好地,所述表面包括有一頂面及兩個側面,所述頂面具有一顯示區,兩個所述側面連接于所述頂面的相對兩側。
更好地,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的數量為兩個,并且兩個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分別位于兩個所述側面。
更好地,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位于兩個所述側面中的其中一側面。
更好地,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為光敏電阻。
更好地,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為觸壓開關。
更好地,所述接觸式感應元件為人體紅外線感測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血壓計,通過將接觸式感應元件設置于機體的表面,可強迫受測者在進行血壓量測時,將受測者的左手與右手皆固定于機體上。如此一來,受測者將因身體活動自由度受到限制,而可降低身體的晃動幅度,進而提升血壓量測的精準度。
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以示范與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實用新型中權利要求的更進一步解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血壓計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血壓計搭配受測者的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血壓計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血壓計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10a、10b 血壓計
22 左手
24 右手
100 機體
110 頂面
111 顯示區
112 操作區
120、130 側面
200 接觸式感應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血壓計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血壓計搭配受測者的手的主視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血壓計10包括一機體100及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機體100具有一頂面110及兩側面120、130。頂面110具有相鄰的一顯示區111及一操作區112。顯示區111用以顯示血壓信息。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區除了用以顯示血壓信息,還可以顯示個人姓名信息,姓名信息可由手持式電子裝置通過無線傳輸,例如藍牙,傳輸到血壓計并在顯示區顯示。操作區112具有至少一功能按鍵,以進行開關或功能切換等操作。兩側面120、130分別連接于頂面110的相對兩側。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血壓計可更配置有溫濕度測量元件,用以修正環境的溫濕度對血壓值的影響。
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分別位于兩側面120、130。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分別用以供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接觸。在本實施例中,接觸式感應元件200為光敏電阻、觸壓開關,人體紅外線感測開關、電容感測開關,或等效的接觸式感應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當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分別接觸于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至少十五秒鐘,但本實施例并不以此為限,則血壓計10內部的處理單元(圖中未示出)會接收到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傳送的感應信號。血壓計10內部的處理單元會在收到感應信號后,才會令血壓計10內部的血壓量測模塊(圖中未示出)自動進行血壓量測作業而不需再通過使用者按壓操作區112的啟動按鍵。若受測者的左手22或右手24未完全貼附于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則血壓計10內部的血壓量測模塊是不會開始執行血壓量測作業。在其他實施例中,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在分別接觸于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后,也可不通過自動進行血壓量測,而是改以按壓操作區112的啟動按鍵,開始進行血壓量測作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設計上的需求而做改變。此外,機體100的底面更可設置光電開關或重力傳感器,當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抱起機體100而離開或移動操作平面試圖活動上半部身體時,血壓計10內部的處理單元會令血壓計10內部的血壓量測模塊不進行血壓量測作業或測量完成后在顯示區111顯示錯誤信息以提醒受測者。此外,機體100的外殼的材料可額外地添加抗菌劑或在外殼表面鍍上抗菌金屬,例如銀、銅或其合金,以避免不同使用者之間病菌的接觸傳染。
從上述說明可知,設置接觸式感應元件200的目的在于,強迫受測者在進行血壓量測時,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皆固定于機體100上。當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皆固定于機體100上時,因受測者的上半部身體活動自由度受到限制,故可減少身體的晃動幅度,進而提升血壓量測的精準度。
實施例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血壓計的主視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血壓計10a包括一機體100及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機體100具有一頂面110及兩側面120、130。頂面110具有相鄰的一顯示區111及一操作區112。顯示區111用以顯示血壓信息。操作區112具有至少一功能按鍵,以進行開關或功能切換等操作。兩側面120、130分別連接于頂面110的相對兩側。
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皆位于頂面110的操作區112。兩個接觸式感應元件200分別用以供受測者的左手22與右手24的大拇指接觸,但本實施例并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接觸式感應元件200的數量為兩個,但并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接觸式感應元件200的數量也可以是僅為一個,用以供受測者的左手或右手接觸即可。
實施例三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血壓計的主視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血壓計10b包括一機體100及一接觸式感應元件200。機體100具有一頂面110及兩側面120、130。頂面110具有相鄰的一顯示區111及一操作區112。顯示區111用以顯示血壓信息。操作區112具有至少一功能按鍵,以進行開關或功能切換等操作。兩側面120、130分別連接于頂面110的相對兩側。
接觸式感應元件200位于側面120。接觸式感應元件200用以供受測者的左手22接觸。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接觸式感應元件200設置于機體100的側面120,但并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接觸式感應元件200設置于機體100的側面130。
根據上述實施例的血壓計,通過將接觸式感應元件設置于機體的表面,可強迫受測者在進行血壓量測時,將受測者的左手與右手皆固定于機體上。如此一來,受測者將因身體活動自由度受到限制,而可降低身體的晃動幅度,進而提升血壓量測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