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腋下拐杖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折疊腋下拐杖。
背景技術:
腋下拐杖主要是在輔佐行動不便者,由身體、手部及腳部等的力量,使拐杖支撐于腋下時,達成支撐部分或全部身體重量使身體移動的目的。
一般的腋下拐杖大多是固定式的結構,這種結構在包裝、運輸、攜帶或收藏時,因長度問題而不利于上述諸多狀態;另外拐杖的長度與使用者的身高具有相當重要的關系,一般現有的腋下拐杖甚難提供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運用。目前在使用的傳統拐杖不能折疊,其較大的體積會給使用者和他人帶來不便,這樣限制了他們的出行,在某些場合更是成為了他們的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的不足之處,進而提供一種折疊腋下拐杖。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折疊腋下拐杖,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與所述下支架通過旋轉螺絲相連接,所述上支架包括扶肩、調節管、縮口管、手握上把和錨固件,所述調節管設置于所述扶肩的下方,所述縮口管設置于所述調節管的外壁,所述手握上把包括手握部、連接通孔和安裝滑件,所述連接通孔設置于所述手握部的兩端,所述安裝滑件設置于所述連接通孔的一側,所述手握上把與所述縮口管通過錨固件固定;所述下支架包括手握下把和打彎管,所述手握下把的兩端設置有下把通孔,所述下把通孔的一側設置有滑槽,所述打彎管通過所述下把通孔與所述手握下把相連接;所述上支架的所述安裝滑件穿過所述下支架的所述滑槽通過所述旋轉螺絲相連接。
更具體地,還設置有照明燈具、蓄電池和啟動開關,所述啟動開關和照明燈具與所述蓄電池電連接,所述啟動所述照明燈具設置于所述手握上把的一側,所述啟動開關設置于所述手握上把的另一側,所述蓄電池設置于所述手握上把的內部。
更進一步地,所述調節管的外壁設置有若干個調節檔位孔。
優選地,所述錨固件為螺絲和螺母。
更進一步地,還設置有軟綿層,所述軟綿層設置于所述扶肩的頂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傳統腋下拐杖功能的單一,攜帶不便等缺點,設置有照明燈具,可實現照明功能,便于使用者的行走,本實用新型實現了腋下拐杖的高度調節和折疊,折疊結構加強腋下拐杖的穩定性,安裝使用方便,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感和便捷度;2.通過設置軟綿層,減輕使用者長期使用腋下拐杖的不適感,增加舒服度,讓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折疊腋下拐杖的整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折疊腋下拐杖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折疊腋下拐杖的折疊狀態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支架1、扶肩11、調節管12、縮口管13、手握上把14、錨固件15、下支架2、手握下把21、打彎管22、旋轉螺絲3、照明燈具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折疊腋下拐杖,如圖1-3所示,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與所述下支架2通過旋轉螺絲3相連接,所述上支架1包括扶肩11、調節管12、縮口管13、手握上把14和錨固件15,所述調節管12設置于所述扶肩11的兩端的下方通孔上,所述縮口管13設置于所述調節管12的外壁,所述手握上把14包括手握部、連接通孔和安裝滑件,所述連接通孔設置于所述手握部的兩端,所述安裝滑件設置于所述連接通孔的一側,所述手握上把14與所述縮口管13通過錨固件15固定;所述下支架2包括手握下把21和打彎管22,所述手握下把21的兩端設置有下把通孔,所述下把通孔的一側設置有滑槽,所述打彎管22通過所述下把通孔與所述手握下把21相連接;所述上支架1的所述安裝滑件穿過所述下支架2的所述滑槽通過所述旋轉螺絲3相連接。
當需要使用時,可展開上支架1和下支架2進行配合后,擰緊所述旋轉螺絲3,把腋下拐杖的上支架1和下支架2進穩定固定即可使用,當不需要使用拐杖時,可通過調節所述旋轉螺絲3,擰松所述旋轉螺絲3,使得腋下拐杖上支架1和下支架2兩部分相對旋轉進行折疊,收合放置。
更具體地,還設置有照明燈具4、蓄電池和啟動開關,所述啟動開關和照明燈具4與所述蓄電池電連接,所述啟動所述照明燈具4設置于所述手握上把14的一側,所述啟動開關設置于所述手握上把14的另一側,所述蓄電池設置于所述手握上把14的內部。當使用著所處的地方光線陰暗時,需要通過照明來便于拐杖者行走,通過啟動開關開啟照明燈具4,實現照明功能,滿足使用者的實際需求。
更具體地,所述調節管12的外壁設置有若干個調節檔位孔。通過若干個所述調節擋位孔,可根據使用者的身高可調節所述調節管12與所述縮口管13之間的連接長度,從而調節腋下拐杖的豎直高度,適用高度不一的群體使用。
優選地,所述錨固件15為螺絲和螺母。通過螺絲和螺母配對把所述縮口管13通過所述手握上把14的連接通孔連接一起,起到連接和穩定固定部件的作用。
更進一步地,還設置有軟綿層,所述軟綿層設置于所述扶肩11的頂端。通過設置軟綿層,減輕使用者長期使用腋下拐杖的不適感,增加舒服度,讓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當需要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調節所述旋轉螺絲3自行將其展開即可,且在展開所述上支架1和下支架2進行配合后,調節所述調節管12;當調節到適合的高度時,完成折疊腋下拐杖的展開工作。當不需要使用拐杖時,可通過調節所述旋轉螺絲3,擰松所述旋轉螺絲3,使得腋下拐杖上支架1和下支架2兩部分相對旋轉進行折疊,收合放置,減少放置的空間,而且便于攜帶,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傳統腋下拐杖功能的單一,攜帶不便等缺點,設置有照明燈具4,可實現照明功能,便于使用者的行走,實現了腋下拐杖的高度調節和折疊,折疊結構加強腋下拐杖的穩定性,安裝使用方便,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感和便捷度。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