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78838閱讀:675來源:國知局
一種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康復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



背景技術:

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約150萬~200萬,其中缺血性腦卒中(ischemie stroke,IS)約占60%-80%。文獻統計約75%的腦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礙,其中85%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的開始就有上肢功能障礙,約30%-36%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6個月后仍遺留上肢功能障礙,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復往往較差,且一直是臨床上比較棘手的康復問題。所以選擇合適的康復方法進行上肢功能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康復方法主要有作業療法、物理治療、關節松動術等,但臨床實踐證明上肢功能的恢復要比其它部位慢,康復的效果也沒有其它部位明顯,患者往往對上肢功能的恢復失去信心。

鏡像療法又稱鏡像視覺反饋療法,1992 年Ramachandran首先提出,最初用于減輕截肢后幻肢痛,后來也應用于腦卒中后運動功能訓練。20世紀90年代Rizzolatti等在猴子身上發現,猴子執行某一動作時,前運動皮質中有特定的神經元放電;而同時,這一動作被呈現于猴子視野中時,特定的神經元同樣也會放電,他們將這些像鏡子一樣映射其他人動作的神經元系統稱為“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是聯系視覺與運動屬性的一類特殊神經元,可以解釋鏡像療法神經學機制,為鏡像神經元系統的建立確定了解剖學依據,完善了鏡像療法的理論體系,促進了鏡像療法的發展。鏡像療法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和ADL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已在臨床中應用。步驟如下:①選擇顏色單一、舒適的房間;②取35cm×35cm的鏡子置于專用桌子上;③兩上肢等距離置于鏡子兩側;④目光注視健側上肢鏡像,指導健側肢體完成腕關節背伸、屈曲運動,前壁旋前、旋后運動,手指抓握、擺動精細運動;⑤集中精神,排除雜念,想象偏癱肢體無障礙的跟隨健側肢體運動;⑥若患者不能單獨完成者應由相應人員輔助完成。但鏡像療法僅限于大腦皮層意識形態的訓練,不是肌肉關節的運動訓練,而是單純的意想訓練,在腦卒中偏癱早期不能直接帶動偏癱肢體的運動。臨床實踐發現鏡像療法對癱瘓程度不嚴重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好,但對嚴重癱瘓或處于后遺癥期的患者療效不佳。如何提高鏡像療法的療效,提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上肢康復訓練的效果,提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上肢康復訓練的效果,讓患者更好的樹立信心,激發偏癱對應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活動的活躍性,增加肢體末端傳入刺激信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包括滑板部分、關節部分和面板,所述面板的底部設置有底腳,滑板部分和關節部分均位于面板的上方。

滑板部分由導軌、第一滑板、第二滑板、鋼絲滑輪、第一鋼絲夾板、第二鋼絲夾板、鋼絲組成,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第一滑板的底部分別設置有鋼絲滑輪、第一鋼絲夾板、鋼絲和第二鋼絲夾板,第一鋼絲夾板和第二鋼絲夾板位于鋼絲的兩側,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分別鉸接有第一擺動板和第二擺動板,所述面板的下方分別安裝有軸承座、定位座、同步傳力軸、第一擺塊和第二擺塊,所述面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擺桿和擺動板支座。

關節部分由第一擺動板、第二擺動板、軸承座、定位座、同步傳力軸、第一擺塊、第二擺塊、第一擺桿和擺動板支座組成,擺動板支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一擺動板和第二擺動板上,擺動板支座的另一端與第一擺桿相連接,擺動板支座的中間與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鉸接。

優選的,所述面板的中部設置有雙面鏡,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位于雙面鏡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在鏡像療法的基礎上,使患者在運動想象的基礎上同時進行肩關節、肘關節及腕關節的同步運動,更好的促進上肢功能的恢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同步傳力軸翻轉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同步傳力軸翻轉后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圖中:1底腳、2面板、3導軌、4第一滑板、5第一擺動板、6第一綁帶、7雙面鏡、8第二滑板、9第二擺動板、10第二綁帶、11鋼絲滑輪、12第一鋼絲夾板、13鋼絲、14第二鋼絲夾板、15軸承座、16同步傳力軸、17第一擺塊、18定位座、19第二擺塊、20第二擺桿、21擺動板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包括滑板部分、關節部分和面板2,面板2的底部設置有底腳1,滑板部分和關節部分均位于面板2的上方,傳動部分位于面板2的下方。

滑板部分由導軌3、第一滑板4、第二滑板8、鋼絲滑輪11、第一鋼絲夾板12、第二鋼絲夾板14、鋼絲13組成,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8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綁帶6和第二綁帶10,第一滑板4的底部分別設置有鋼絲滑輪11、第一鋼絲夾板12、鋼絲13和第二鋼絲夾板14,第一鋼絲夾板12和第二鋼絲夾板14位于鋼絲13的兩側,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8上分別鉸接有第一擺動板5和第二擺動板9,面板2的下方分別安裝有軸承座15、定位座18、同步傳力軸16、第一擺塊17和第二擺塊19,面板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擺桿20和擺動板支座21。

關節部分由第一擺動板5、第二擺動板9、軸承座15、定位座18、同步傳力軸16、第一擺塊17、第二擺塊19、第一擺桿20和擺動板支座21組成,擺動板支座2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一擺動板5和第二擺動板9上,擺動板支座21的另一端與第一擺桿20相連接,擺動板支座21的中間與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8鉸接,面板2的中部設置有雙面鏡7,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8位于雙面鏡7的兩側。

該改良鏡像療法康復儀集成安裝在面板2上,其用于肩關節同步外展內收動作的滑板部分及用于肘關節和腕關節同步屈伸動作的關節部分位于面板2的上方,用于實現動作原理的傳動部分位于面板2的下方,在鏡像療法的基礎上,使患者在運動想象的基礎上同時進行肩關節、肘關節及腕關節的同步運動,更好的促進上肢功能的恢復。

工作原理:用于肩關節同步外展內收動作的滑板部分,若患者健側前臂位于第一滑板4,患側前臂位于第二滑板8,前臂分別固定在第一綁帶6跟第二綁帶10上,第一滑板4上的前臂向外伸展,滑板左移,帶動圖二中安裝于第一滑板4底下的第二鋼絲夾板14右移,從而使鋼絲滑輪11順時針旋轉,位于另外一側的第一鋼絲夾板12受向左的牽引力,相對運動,最終使第二滑板8實現同步向外伸展的動作,肩關節同步內收動作原理同上。

用于肘關節同步屈伸動作的關節部分,若患者健側前臂位于第一滑板4,患側前臂位于第二滑板8,前臂分別固定在第一擺動板5的第一綁帶6跟第二擺動板9的第二綁帶10上,健側肘關節屈曲時,由于杠桿原理使第一擺動板5向上擺動,通過擺動板支座21,拉動第一擺桿20順時針轉動,那么第二擺塊19隨之轉動,由于同步傳力軸16上加工有槽,第二擺塊19通過嵌入槽的螺釘將扭力傳遞給同步傳力軸16,從而使同步傳力軸16順時針轉動,因為兩邊的關節部分都是靠這根同步傳力軸16連接,因此扭力最終傳遞到患側的關節部分,實現動作的還原,也就是兩側肘關節同步屈曲的動作,肘關節同步伸展動作原理同上。

用于腕關節同步屈伸動作的關節部分,若患者健側手位于第一滑板4,患側手位于第二滑板8,同時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8處于傾斜30度的角度位置,手分別固定在第一擺動板5的第一綁帶6跟第二擺動板9的第二綁帶10上,健側腕關節屈曲時,由于杠桿原理使第一擺動板5向上擺動,通過擺動板支座21,拉動第二擺桿20順時針轉動,那么第二擺塊19隨之轉動,由于同步傳力軸16上加工有槽,第二擺塊19通過嵌入槽的螺釘將扭力傳遞給同步傳力軸16,從而使同步傳力軸16順時針轉動,兩邊的關節部分靠該同步傳力軸16連接,因此扭力最終傳遞到患側的關節部分,實現動作的還原,也就是兩側腕關節同步屈曲的動作,腕關節同步伸展動作原理同上。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三原县| 丰台区| 巴林右旗| 手游| 罗定市| 佳木斯市| 寻乌县| 萝北县| 麻栗坡县| 景泰县| 宁明县| 博乐市| 绩溪县| 伊金霍洛旗| 舟曲县| 杭锦后旗| 全椒县| 田东县| 垫江县| 依兰县| 扎囊县| 平舆县| 长泰县| 宝兴县| 永昌县| 蓝田县| 汽车| 如皋市| 焦作市| 南川市| 吉木萨尔县| 常山县| 湘阴县| 双桥区| 武冈市| 开江县| 城口县| 内黄县| 宁津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