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殘肢換藥用彈性網袋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臨床上,截肢術后患者傷口換藥后的紗在活動后極易松動和脫落,往往會一天內多次脫落,致使傷口多次的暴露,增加了傷口感染的風險;同時會增加醫生換藥的次數,造成醫療成本的上升和醫療資源的浪費。而且患者會因此減少殘肢的運動量,導致血栓形成、肌肉萎縮、褥瘡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如何能解決此問題是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降低敷料反復脫落所致的傷口感染風險,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醫用殘肢換藥用彈性網袋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醫用殘肢換藥用彈性網袋固定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網袋,網袋的下端為盲端,網袋的上端為開口端,網袋的上半段直徑小于下半段直徑;在網袋的上下段交界處設置調節周徑的第一松緊帶,在第一松緊帶部位設置調節周徑的第一左、右粘扣帶;在網袋的上端設置用于跨關節固定的第二松緊帶,在第二松緊帶部位設置第二左、右粘扣帶。
在第一松緊帶、第二松緊帶上設置LED照明燈。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安全,既能牢靠的固定肢體殘端敷料,而且舒適、通氣、不影響活動的裝置。此裝置遠端+近端聯合固定,效果更牢靠,患者殘肢能夠早期功能鍛煉,不用擔心敷料脫落的煩惱。既降低了敷料反復脫落所致的傷口感染風險,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節省了費用,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既保護了患者,同時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
本實用新型避免了殘肢傷口換藥時包裹的紗布等敷料在活動后的脫落,同時固定網袋的通氣性好,固定的范圍廣、牢靠,第一松緊帶可以根據肢體殘端的實際大小,調節周徑,不會過緊或過松,有更好的舒適性。有時單獨固定殘端遠端仍會出現松動脫落,第二松緊帶主要用于跨關節固定,即近端固定。這樣遠端+近端聯合固定,效果更牢靠,患者殘肢能夠早期功能鍛煉,不用擔心敷料脫落的煩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醫用殘肢換藥用彈性網袋固定裝置,包括網袋1,網袋的下端為盲端,網袋的上端為開口端,網袋的上半段直徑小于下半段直徑;在網袋的上下段交界處設置調節周徑的第一松緊帶2,在第一松緊帶部位設置調節周徑的第一左、右粘扣帶3;在網袋的上端設置用于跨關節固定的第二松緊帶4,在第二松緊帶部位設置第二左、右粘扣帶5。
在第一松緊帶、第二松緊帶上設置LED照明燈6,可以方便在光線較暗下操作、使用。
網袋下半段較大,用于包裹殘肢換藥后的紗布,第一松緊帶為遠端的固定裝置,可以根據肢體殘端的實際大小,調節周徑,并將粘扣帶系緊;第二松緊帶為近端的固定裝置,主要用于跨關節固定,使用方法同第一松緊帶,兩個松緊帶之間仍為網袋。
使用方法:
換藥結束后,遠端的網袋用于包裹殘肢換藥后的紗布,第一松緊帶為遠端的固定裝置,可以根據肢體殘端的實際大小,調節周徑,并將粘扣帶系緊,第二松緊帶為近端的固定裝置,主要用于跨關節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