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吸引可沖洗的紅外線鼻炎治療器。
背景技術: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癥。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傳統的治療方法有內服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內服藥物療效慢副作用大,且不能根治,手術治療不僅給患者帶來肉體痛苦,而且費用高,易復發。
目前采用波長為650nm的低強度單色激光照射鼻腔,刺激鼻腔內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可使鼻粘膜血管收縮、擴張,同時包裹在紅細胞表面的脂肪層迅速剝落,恢復紅細胞膜的通透性,使聚集成團的紅細胞分散,大大提高其攜氧量,達到治療鼻炎的效果。同時,洗鼻是印度瑜珈和中國道家長久以來的保健養生法之一。其方法為用雙手掬清潔之水,頭下彎,用力將水吸入鼻孔內,再從嘴巴將水吐出,藉此清除鼻腔內的鼻涕與污垢。現在的洗鼻方法就是從這種方法演變而來的鹽水洗鼻主要是借用一定壓力(或吸、或用重力、或用機械壓力)將生理鹽水送入鼻孔,流經鼻前庭(露在頭部外面的部分)、鼻竇、鼻道繞經鼻咽部,或從一側鼻孔排出,或從口部排出。通過以上路徑,借助于生理鹽水自身的殺菌作用及水流的沖擊力,將鼻腔內已聚集的致病及污洉排出,從而使鼻腔恢復正常的生理環境,恢復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達到保護鼻腔的目的。同時,霧化治療也是鼻部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改技術主要用于耳鼻喉科,將藥物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積,從而達到無痛、迅速有效治療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吸引可沖洗的紅外線鼻炎治療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吸引可沖洗的紅外線鼻炎治療器,包括有鼻橄欖頭,所述的鼻橄欖頭分別通過吸引管、發射光纖和霧化管分別與負壓吸引管、紅外LED發光組件和霧化發生裝置連接,所述的紅外LED發光組件還連接有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基于洗鼻清理鼻腔分泌物與紅外線治療鼻炎理論,發明可吸引可沖洗、可霧化治療的新型紅外線鼻炎治療器,不采用外用藥物,無副作用,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可吸引可沖洗的紅外線鼻炎治療器,包括有鼻橄欖頭1,所述的鼻橄欖頭1分別通過吸引管2、發射光纖3和霧化管4分別與負壓吸引管5、紅外LED發光組件6和霧化發生裝置7連接,所述的紅外LED發光組件6還連接有控制器8。
鼻橄欖頭1中包含有3個工作區域,分別為吸引管2、紅外反射光纖3和霧化管4。在進行紅外線治療時,利用控制器8打開紅外LED發光組件6,反射光纖3并發射紅外輻射,照射鼻部病區,完成紅外線治療;在需要吸引時,打開負壓吸引器5,利用吸引管2進行工作,完成對鼻腔分泌物的吸引;需要霧化治療時,打開霧化發生裝置7,并將藥物通過霧化管4送到鼻部病區,完成霧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