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和鼓膜穿刺針。
背景技術:
鼓膜穿刺是臨床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手段,由操作人員使用注射器將針頭刺入鼓膜進入鼓室內,抽取鼓室內的分泌物。鼓膜穿刺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一只手固定耳廓,調整耳鏡位置,以便觀察鼓膜,因此,操作人員只能以單手操作注射器進行鼓膜穿刺。但是單手將注射器針頭扎入鼓膜后,在抽取鼓室內分泌物時,往往需要使用另一只手或者由助手幫忙,以向外拔出注射器活塞內芯以達到抽吸目的,故而操作很不方便;此外,如果使用另一只手抽取鼓室內分泌物,需要移動視線以觀察注射器,將無法窺視鼓膜,盲操作的過程中可能導致針頭移位甚至脫出,造成多余傷口,引起鼓膜撕裂,嚴重時甚至誤傷鼓室內重要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和鼓膜穿刺針,方便單手操作注射器進行鼓膜穿刺抽取鼓室內分泌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手把和滑動設置在手把上的推桿,手把用于與注射器的針筒可拆卸地連接,推桿用于頂住注射器的活塞芯桿的端部,通過推動推桿相對于手把滑動能帶動注射器的活塞芯桿相對于針筒運動。
手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朝向手把同一方向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手把通過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與針筒的前端和后端配合定位。
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上沿分別設置有弧形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擋板與針筒的前端相接觸,第一卡槽與針頭連接管相配合,同時第二擋板抵靠在針筒后端的指擋上,第二卡槽與活塞芯桿相配合。
手把上設置有一縱向的滑槽,推桿滑動設置在滑槽內,推桿的兩端伸出滑槽,并在兩端部分別設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通過推動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帶動推桿相對于手把滑動。
推桿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朝向相反的方向,且第二端板的上沿設置有弧形的第三卡槽;當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安裝在注射器上時,推桿通過第二端板頂住活塞芯桿的端部,第三卡槽與活塞芯桿相配合。
還包括針筒固定裝置,手把通過針筒固定裝置與注射器的針筒實現可拆卸地連接。
針筒固定裝置設置在手把的中部,針筒固定裝置采用尼龍粘帶或搭扣。
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包括多種規格尺寸,用于與相應規格尺寸的注射器配合使用。
一種鼓膜穿刺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注射器和固定安裝在該注射器上的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
注射器的針筒和鼓膜穿刺輔助裝置的手把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通過手把握持注射器的針筒,通過推桿帶動注射器的活塞芯桿運動,從而實現單手操作注射器進行鼓膜穿刺抽取鼓室內分泌物,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提高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2、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結構簡單,不需要對注射器進行改進,制造成本低,適合大規模生產和推廣使用。3、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應用于鼓膜穿刺治療過程中,也可以應用于其他需要單手操作注射器的治療過程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第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第二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安裝在注射器上且處于第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安裝在注射器上且處于第二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其包括手把1和推桿2;其中,手把1用于與注射器200的針筒201可拆卸地連接;推桿2用于頂住注射器200的活塞芯桿204的端部,通過推動推桿2相對于手把1滑動可帶動注射器200的活塞芯桿204相對于針筒201運動。
上述實施例中,手把1上設置有一縱向的滑槽11,推桿2滑動設置在滑槽11內,推桿2的兩端伸出滑槽11,并在兩端部分別設置有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第二端板22用于頂住活塞芯桿204的端部,通過推動第一端板21或第二端板22帶動推桿2相對于手把1滑動。
上述實施例中,手把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朝向手把1同一方向的第一擋板12和第二擋板13,當手把1與注射器200的針筒201相連接時,第一擋板12與針筒201的前端相接觸,第二擋板13抵靠在針筒201后端的指擋203上,從而將手把1與針筒201配合定位。
上述實施例中,第一擋板12和第二擋板13的上沿分別設置有弧形的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當手把1與注射器200的針筒201相連接時,第一擋板12與針筒201的前端相接觸,第一卡槽14與針頭連接管202相配合,同時第二擋板13抵靠在針筒201后端的指擋203上,第二卡槽15與活塞芯桿204相配合。
上述實施例中,推桿2的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22朝向相反的方向,且第二端板22的上沿設置有弧形的第三卡槽23;當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安裝在注射器200上時,第二端板22抵靠在活塞芯桿204的端部,第三卡槽23與活塞芯桿204相配合。
上述實施例中,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還包括針筒固定裝置3,手把1可通過針筒固定裝置3與注射器200的針筒201實現可拆卸地連接,從而不影響和妨礙注射器200的正常使用。
上述實施例中,針筒固定裝置3設置在手把1的中部,使手把1與針筒201的連接更穩定可靠;針筒固定裝置3可以是尼龍粘帶或搭扣等,使用方便,成本低,實用性強。
上述實施例中,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包括多種規格尺寸,以與相應規格尺寸的注射器200配合使用。
基于上述實施例中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鼓膜穿刺針,其包括注射器200和固定安裝在注射器200上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
上述實施例中,注射器200的針筒201和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的手把1一體成型,制造方便,手把1與針筒201連接更加牢固,強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
本實用新型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在使用時,首先根據注射器200的規格尺寸選擇合適的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將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通過固定裝置3安裝固定在注射器200上,其中,手把1的第一擋板12和第二擋板13分別卡在針筒201的前后兩端,第一卡槽14與針頭連接管202相配合,第二卡槽15與活塞芯桿204相配合;推桿2的第二端板22抵靠在活塞芯桿204的端部,第三卡槽23與活塞芯桿204相配合。推動活塞芯桿204至針筒201底部,同時推動推桿2運動,使鼓膜穿刺輔助裝置100處于第一狀態。然后鼓膜穿刺操作人員的一只手固定住患者耳朵,調整耳鏡位置,以便觀察患者鼓膜;另一只手單手采用握筆法握持手把1,即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手把1,將注射器200的針頭300扎入鼓室內;然后使用中指按在第一端板21上,推動推桿2運動至第二狀態的位置,進而帶動注射器200的活塞芯桿204向外運動,從而抽取出鼓室內分泌物,完成鼓膜穿刺過程。
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結構、設置位置及其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