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正畸附件。
背景技術:
正畸(Orthodontics)就是矯正牙齒、解除錯(牙合)畸形。牙齒正畸過程實際上就是醫(yī)生與正畸者相互配合,將不整齊的牙齒排列整齊的過程。
正畸主要研究錯(牙合)畸形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及其預防和治療。正畸治療主要通過各種矯正裝置來調(diào)整面部骨骼、牙齒及頜面部的神經(jīng)及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也就是調(diào)整上下頜骨之間,上下牙齒之間、牙齒與頜骨之間和聯(lián)系它們的神經(jīng)及肌肉之間不正常的關系,其最終矯治目標是達到口頜系統(tǒng)的平衡、穩(wěn)定和美觀。錯(牙合)畸形的矯治主要依靠在口腔內(nèi)部或外部戴用矯治器,對牙齒、牙槽骨及頜骨施加適當?shù)模⑸锪Γⅲ蛊洚a(chǎn)生生理性移動,從而矯治錯(牙合)畸形。
為了矯治過程中的美觀,現(xiàn)在很多患者采取了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和舌側(cè)矯治技術。為了達到最佳的矯治效果,經(jīng)常需要在牙齒上面粘結正畸附件。通常的美學正畸附件是應用樹脂材料在牙齒上面直接制作的,但是,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人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采取在牙齒上面直接現(xiàn)場制作正畸附件,很容易使材料堆積在一起,導致正畸附件表面不光滑,牙面的殘留也不易去除,易造成口腔粘膜和牙齦的刺激;同時,在磨牙上面直接現(xiàn)場制作正畸附件,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這就需要正畸者長時間與醫(yī)生進行配合治療,因而很容易引起正畸者不適,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在磨牙上面直接現(xiàn)場制作正畸附件,容易導致正畸附件表面不光滑,外觀不美觀,牙齒表面殘留不易去除,同時花費的時間較長,容易引起正畸者不適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正畸附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正畸附件,包括圓形基板,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為適于與磨牙表面接觸的粗糙面,所述圓形基板的表面設置有圓形底座,所述圓形底座的表面設置有圓柱形連接部,所述圓柱形連接部的頂部設置有圓形蓋帽,所述圓柱形連接部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蓋帽的直徑,所述圓形蓋帽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底座的直徑,所述圓形底座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基板的直徑,所述圓形基板、圓形底座、圓柱形連接部和圓形蓋帽都采用陶瓷材料一體成型制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正畸附件,包括圓形基底,圓形基底的底面為粗糙面,易于與磨牙表面結合,在圓形基板的表面上順序設置有圓形底座、圓柱形連接部和圓形蓋帽,且圓柱形連接部、圓形蓋帽、圓形底座和圓形基底的直徑大小逐漸增大,從而可以更好地將正畸附件附著在磨牙表面,并通過在圓柱形連接部上套掛上橡皮圈,可以有效地將附著在磨牙表面的多個正畸附件連接起來,達到最佳的矯治效果;同時,正畸附件中的各個部分都采用陶瓷材料一體成型制作,因而整個正畸附件表面光滑、外觀美觀,易于與口腔內(nèi)部進行接觸,防止刮傷皮膚。
進一步地,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設有多條水平和豎直交叉分布的網(wǎng)格線。
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和豎直交叉分布的網(wǎng)格線所構成的每個網(wǎng)格單元的面積為0.01-0.05平方毫米。
進一步地,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設有多個間隔排列的凸點。
進一步地,所述圓形底座和圓形蓋帽之間的圓柱形連接部的長度為1-1.5毫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正畸附件結構示意圖。
圖中,1、圓形基板;11、圓形基板的底面;12、圓形基板的表面;2、圓形底座;3、圓柱形連接部;4、圓形蓋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徑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請參考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正畸附件,包括圓形基板1,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11為適于與磨牙表面接觸的粗糙面,所述圓形基板的表面12設置有圓形底座2,所述圓形底座2的表面設置有圓柱形連接部3,所述圓柱形連接部3的頂部設置有圓形蓋帽4,所述圓柱形連接部3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蓋帽4的直徑,所述圓形蓋帽4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底座2的直徑,所述圓形底座2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基板1的直徑,所述圓形基板1、圓形底座2、圓柱形連接部3和圓形蓋帽4都采用陶瓷材料一體成型制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正畸附件,包括圓形基底,圓形基底的底面為粗糙面,易于與磨牙表面結合,在圓形基板的表面上順序設置有圓形底座、圓柱形連接部和圓形蓋帽,且圓柱形連接部、圓形蓋帽、圓形底座和圓形基底的直徑大小逐漸增大,從而可以更好地將正畸附件附著在磨牙表面,并通過在圓柱形連接部上套掛上橡皮圈,可以有效地將附著在磨牙表面的多個正畸附件連接起來,達到最佳的矯治效果;同時,正畸附件中的各個部分都采用陶瓷材料一體成型制作,因而整個正畸附件表面光滑、外觀美觀,易于與口腔內(nèi)部進行接觸,防止刮傷皮膚。
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11設有多條水平和豎直交叉分布的網(wǎng)格線,即在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11設有多條水平網(wǎng)格線和豎直網(wǎng)格線,多條所述水平網(wǎng)格線和豎直網(wǎng)格線交叉分布,形成多個網(wǎng)格單元,據(jù)此在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11形成粗糙平面,由此可以提高圓形基板1與磨牙表面的結合力或附著力,達到最佳的矯治效果。
作為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水平和豎直交叉分布的網(wǎng)格線所構成的每個網(wǎng)格單元的面積為0.01-0.05平方毫米,由此更好地提高基板底面與磨牙表面的結合力。
作為另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11設有多個間隔排列的凸點,即可以在所述圓形基板的底面11設置多個球缺狀凸點,所述多個球缺狀凸點陣列分布,由此也可以提高圓形基板1與磨牙表面的結合力或附著力,達到最佳的矯治效果。
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圓形底座2和圓形蓋帽4之間的圓柱形連接部3的長度為1-1.5毫米,據(jù)此形成截面類似為工字形的結構,當在所述圓柱形連接部3上套掛上橡皮圈時,可以有效防止橡皮圈從圓柱形連接部上脫落,因而提高了矯治的效果。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