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聯線保護套。
背景技術:
心電監護儀是醫院不可或缺的醫療設備,由于危重病人較多,心電監護儀在使用中周轉頻繁,導聯線常雜亂不齊,相互纏繞,隨處散落,給臨床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增加了儀器安置和導聯線收納的時間。導聯線缺乏保護,外皮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易出現斑駁脫皮現象,維修時常用絕緣膠帶包裹破損處,但這樣維持時間不長,絕緣膠帶一旦脫落有發生觸電的可能。此外血液、藥液等也容易對導聯線造成污染和腐蝕。臨床頻繁出現以上問題時就要更換導聯線,如此增加了耗材成本,增加了臨床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中國專利CN201320294159.X公開了一種心電監護儀導聯線的集束套,包括用軟質材料制作的護套片,護套片展開為矩形,護套片的一對對稱邊上分別設有將兩邊連接的連接件,護套片通過連接件連接構成供導聯線穿過的集束套,所述集束套兩端的套口分別安裝有收緊繩,集束套的內壁上沿周向設有若干個用于固定導聯線的扣帶,扣帶的一端固定在護套片上,另一端通過摁扣固定在護套片上。該保護套存在只能用于專用的儀器單一的問題,不能應用于多種的儀器管線。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導聯線保護套,在護套本體上設置了具有多個固定單元的固定裝置,固定單元采用相互對應設置的粘毛和粘鉤,實現了對不同粗細的管線的固定和保護,方便醫護人員的工作,節約了時間。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導聯線保護套,包括相對折疊的護套本體,所述護套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開口端,兩個所述開口端之間設有拉鏈,所述開口端上設有用于收緊端口的拉繩,所述護套本體內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若干固定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護套本體外側設有與固定裝置固定連接的加固片。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裝置為2個且縱向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裝置為2個且橫向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裝置設有3個且交錯間隔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單元為彼此相互連接的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為相對設置的粘鉤與粘毛。
進一步的,所述開口端的內側設有第三粘接部和第四粘接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粘接部和第四粘接部為粘鉤與粘毛。
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聯線保護套與現有技術相比,優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聯線保護套,通過粘鉤與粘毛將粗細不同的線管固定在導聯線保護套的固定裝置,避免了管線間的相互纏繞,具有防水、防塵和防腐的功能,防止血液、液體和化學試劑對導聯線的污染和腐蝕,使醫護人員在操作儀器時更加清楚、方便、快捷,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導聯線管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結構簡單,便于清洗,牢固且耐用,降低了導聯線的維護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聯線保護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聯線保護套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聯線保護套中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聯線保護套中實施例2的展開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聯線保護套中實施例3的展開結構圖。
附圖標記如下:
1-護套本體,2-固定裝置,3-開口端,4-拉繩,5-拉鏈,6-固定單元,7-第一粘接部,8-第二粘接部,9-第三粘接部,10-第四粘接部,11-加固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導聯線保護套,一種導聯線保護套,包括相對折疊的護套本體1,所述護套本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開口端3,兩個所述開口端3之間設有拉鏈5,所述開口端3上設有用于收緊端口的拉繩4,所述護套本體1內設有固定裝置2,所述固定裝置2包括若干固定單元6。所述護套本體1外側設有與固定裝置2固定連接的加固片11。所述固定裝置2為2個且縱向設置。本實施例還優選,所述固定裝置2為2個且橫向設置或所述固定裝置2設有3個且交錯間隔設置。所述固定單元6為彼此相互連接的第一粘接部7和第二粘接部8,所述第一粘接部7和第二粘接部8為相對設置的粘鉤與粘毛。醫護人員將第一粘接部7和第二粘接部8打開后將線管放置在第一粘接部7和第二粘接部8的連接處,從線管的上部再將第一粘接部7和第二粘接部8并攏擠捏,即可完成線管的固定,然后將拉鏈5拉上,再將開口端3設置的拉繩4收緊系扣,本實用新型中的固定裝置2不但能固定各種儀器的線纜,而且在醫療器械使用時還能同時固定輸液的各種管線。本實施例優選還有,導聯線保護套由200CM*14CM的防水布的材質制成,整體對折后在距離開口端3的1.5CM處分別設置固定裝置2,固定裝置2設置多個固定單元6用來分別固定導聯線,本實施例優選10個固定單元6,用來防止發生位移或線與線之間的交織纏繞。保護套的兩個開口端3做成收縮式,形成200CM*7CM兩端具有收縮功能的布套,保護套一側設有的拉鏈5便于更換和整理導聯線。在保護套相應的位置設置線路出口,用于各線路分支使用。將常用的導聯線,如心電圖儀、血氧飽和度儀、血壓計等儀器的線纜理順,共置于保護套內。拉繩4在離開口端3約7CM處收口,然后環形纏繞兩圈將拉繩4打結,使保護套牢牢鎖住導聯線。收納時,環形折疊,最后用血壓計袖帶纏繞,便整理到了一起。安裝時松開血壓計袖帶,纏繞在一起的導聯線保護套就松散開了,快速整理出來,方便安置。本實施例還優選,使用便于醫護人員觀察使用情況的透明塑料材質制作保護套。
實施例2
如圖4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開口端3的內側設有第三粘接部9和第四粘接部10。所述第三粘接部9和第四粘接部10為粘鉤與粘毛。醫護人員工作時,在將線管固定在固定單元6后,拉上拉鏈5,再將線管放置在端開口部3的一側,從外部擠捏開口端部3的另一側,使第三粘接部9和第四粘接部10的粘鉤與粘毛粘接,打開時順序相反。
實施例3
如圖5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當需要保護的線管比較長或需要固定的線管多時,所述護套本體1內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處分別設有3個交錯設置的固定裝置2,這樣可以保證每個線管在合適位置都能得到固定。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護套本體1外側的設有膠片,這樣設置可以讓醫護人員把護套本體1通過膠片粘接固定在床單或被褥上,使護套本體1不會被患者的身體擠壓或滑落。
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