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感應式內腔鏡手術流出液收集桶鑲嵌底座。
背景技術:
醫院的內腔鏡手術現在越來越普及,泌尿外科經尿道前列腺電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經皮腎鏡手術、輸尿管鏡手術和婦科宮腔鏡手術等均在此列。這些手術過程中,醫生必須通過管道用專門的液體對切除部位進行清洗,以沖凈手術過程中所出的血液及渾濁的尿液來保持術野的清晰,沖洗液、血液和有些手術還有經輸尿管排出的尿液一起混合,這些液體現在都是被簡單地排出在收集桶或污物桶內。而在手術過程,因為腔鏡視野的需要,必須不斷地輸送清洗液清洗創面,雖然大部分沖洗液可被抽出體外,但手術過程,仍會不同程度地被器官和創面吸收,進入人體循環系統,嚴重時引起水中毒,導致死亡。液體的吸收量一般隨手術時間增加而增加,但因手術創面的不同、或患者的差異,吸收量并不是一個定數,而通過目測收集桶的液量,很難判斷吸收量的多少,這就給手術帶來相應的風險與困難,很多時候手術沒徹底完成就因為擔心出風險而收場。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研制出了內腔鏡手術中配合混合液收集桶使用的一種感應式內腔鏡手術流出液收集桶鑲嵌底座,通過手術中監測患者吸收沖洗液量,可有效地預防內腔鏡手術導致水中毒的嚴重并發癥發生,提高手術安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感應式內腔鏡手術流出液收集桶鑲嵌底 座,其通過監測手術中患者吸收沖洗液量,有效地預防內腔鏡手術中水中毒的嚴重并發癥發生,提高手術安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感應式內腔鏡手術流出液收集桶鑲嵌底座,包括底座1、彈簧觸點4、壓力傳感器5、信號線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有凸起Ⅰ2和凸起Ⅱ3,凸起Ⅰ2上設有彈簧觸點4;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設置在底座1的底端,且其一端連接有從其內部引出的信號線6。
所述凸起Ⅰ2呈圓柱狀,凸起Ⅱ3呈長方形狀。
所述底座1上設有流出液收集桶,且流出液收集桶底部的觸點與凸起Ⅰ2上的彈簧觸點4接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實用新型應用的壓力傳感器無需電源供電,能感受壓力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且其信號輸出靈敏度高,動態響應好,使用也十分方便,成本低廉;2.彈簧觸點穩定且有較大的側壓,同時能實現降低高度和小型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底座1、凸起Ⅰ2、凸起Ⅱ3、彈簧觸點4、壓力傳感器5、信號線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其有益效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
一種感應式內腔鏡手術流出液收集桶鑲嵌底座,包括底座1、彈簧觸點4、壓力傳感器5、信號線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有凸起Ⅰ2和凸起Ⅱ3,凸 起Ⅰ2上設有彈簧觸點4;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設置在底座1的底端,且其一端連接有從其內部引出的信號線6。
所述凸起Ⅰ2呈圓柱狀,凸起Ⅱ3呈長方形狀。
所述底座1上設有流出液收集桶,且流出液收集桶底部的觸點與凸起Ⅰ2上的彈簧觸點3接觸。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施的:本實用新型手術過程使用的沖洗液一般為生理鹽水、甘氨酸、5%的糖溶液中的一種,將其通過手術器械注入患者體內,且沖洗液、創面出血混合液、尿液流出混合液被專門收集在流出液收集桶(圖中未顯示)內,將流出液收集桶放置在底座1上,使流出液收集桶底部的觸點與凸起Ⅰ2上的彈簧觸點4緊密接觸,彈簧觸點4為接觸式電源,隨著流出液收集桶內部混合液重量增加,從而使底座1底端的壓力傳感器5受到流出液收集桶底部的擠壓,此時壓力傳感器5感受到壓力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并通過信號線6傳輸至顯示器(圖中未顯示)顯示,底座1上的凸起Ⅰ2和凸起Ⅱ3起到穩定流出液收集桶的作用。如上操作即可使醫生能夠實時掌握患者吸收沖洗液量,有效地預防內腔鏡手術中水中毒的嚴重并發癥發生,提高手術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