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藥劑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的清腸顆粒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腔鏡手術由于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腹部美容效果好、恢復快、療程短等優點,在泌尿外科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術前充分的準備對預防和及時處理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使患者舒適、安全地度過圍手術期具有重要的作用。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腸道準備包括刺激腸蠕動、軟化和清除糞便,排除腸內積氣,防止患者因麻醉后肛門括約肌松弛不能控制排便而增加污染機會;同時減少腸內積氣充盈及存有糞便影響手術操作。臨床實踐證實,通過口服大黃、芒硝、甘草混合水煎液清潔腸道還能減輕手術后腹脹不適。
傳統方法是術前一日進無渣流食,術前晚口服瀉藥,術晨再用0.2%肥皂水清潔灌腸一次。該種腸道準備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腸道刺激強烈,對術者情緒、睡眠狀態有明顯影響;(2)傳統法最后一次灌腸時間為術晨6am,8am入手術室,期間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腸道徹底排空,術中易造成污染;(3)并不能對術后恢復產生有益效果。
目前,也有報道使用中藥制劑進行術前清腸,如口服上述的大黃、芒硝、甘草混合水煎液,但是所用的藥物大多數都是大黃等瀉下藥物,服用后刺激性強,對術者情緒、睡眠狀態有明顯影響,而柏子仁等緩瀉藥物又不易控制瀉下時間。故而現在缺乏一種適用于術前清腸,瀉下有效且又不會影響睡眠,對于術后恢復能產生有益效果的藥物。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的清腸顆粒制備方法,所得的藥丸瀉下有效,且不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副作用極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的清腸顆粒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重量份稱取:硫酸鎂5-10份、決明子10-20份、肉桂5-10份、茯苓5-10份、麥粒糊粉層10-20份、桑葚子5-10份、枳實5-10份、厚樸5-10份、火麻仁10-15份、山梔茶5-10份、毛大丁草5-10份;
s2、將稱取的決明子、肉桂、茯苓、桑葚子、枳實、厚樸、火麻仁、山梔茶、毛大丁草超微粉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后置于包衣造粒機的飼料室中,將稱取的麥粒糊粉層超微粉碎后置于離心造粒機滾轉鍋內,以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為黏合劑,開動機器,采用粉末層積法制備載藥微丸,待載藥微丸為24目~30目時,出料,烘干,過篩,收集24目~30目的微丸;
s3、將稱取的硫酸鎂加入200-400ml水中,攪拌均勻,高剪切乳化劑乳化均勻得包衣液,包衣過程持續攪拌;
s4、將所得的載藥微丸,40℃預熱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機內,采用底噴式,噴液速度為4.0~5.0ml/min,入風頻率為30~40hz,流化床包衣機內的溫度始終維持30~40℃,包衣結束,包衣微丸繼續在流化床內干燥一段時間取出,即得顆粒。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以較少的硫酸鎂為瀉下劑,協同麥粒糊粉層、決明子的使用,增加了糞便的體積,從而增強了腸道蠕動,火麻仁潤腸通便,枳實、厚樸行氣破結以加強降泄通便之力,用以為佐;配合肉桂和山梔茶的使用,短效的穩定了腸蠕動,適當的降低了腸道內容物對腸道刺激的反應敏感度,松弛腸道平滑肌;同時麥粒糊粉層和決明子可以螯合機體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或致癌物質,使之排出體外,并可以降低結腸中的ph值,從而抑制腐生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微生物菌群;且此方還具有養血安神的功效,有利于促進泌尿外科腔鏡手術術后恢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的清腸顆粒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重量份稱取:硫酸鎂5份、決明子10份、肉桂5份、茯苓5份、麥粒糊粉層10份、桑葚子5份、枳實5份、厚樸5份、火麻仁10份、山梔茶5份、毛大丁草5份;
s2、將稱取的決明子、肉桂、茯苓、桑葚子、枳實、厚樸、火麻仁、山梔茶、毛大丁草超微粉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后置于包衣造粒機的飼料室中,將稱取的麥粒糊粉層超微粉碎后置于離心造粒機滾轉鍋內,以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為黏合劑,開動機器,采用粉末層積法制備載藥微丸,待載藥微丸為24目~30目時,出料,烘干,過篩,收集24目~30目的微丸;
s3、將稱取的硫酸鎂加入200ml水中,攪拌均勻,高剪切乳化劑乳化均勻得包衣液,包衣過程持續攪拌;
s4、將所得的載藥微丸,40℃預熱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機內,采用底噴式,噴液速度為4.0~5.0ml/min,入風頻率為30~40hz,流化床包衣機內的溫度始終維持30~40℃,包衣結束,包衣微丸繼續在流化床內干燥一段時間取出,即得顆粒。
實施例2
一種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的清腸顆粒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重量份稱取:硫酸鎂10份、決明子20份、肉桂10份、茯苓10份、麥粒糊粉層20份、桑葚子10份、枳實10份、厚樸10份、火麻仁15份、山梔茶10份、毛大丁草10份;
s2、將稱取的決明子、肉桂、茯苓、桑葚子、枳實、厚樸、火麻仁、山梔茶、毛大丁草超微粉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后置于包衣造粒機的飼料室中,將稱取的麥粒糊粉層超微粉碎后置于離心造粒機滾轉鍋內,以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為黏合劑,開動機器,采用粉末層積法制備載藥微丸,待載藥微丸為24目~30目時,出料,烘干,過篩,收集24目~30目的微丸;
s3、將稱取的硫酸鎂加入400ml水中,攪拌均勻,高剪切乳化劑乳化均勻得包衣液,包衣過程持續攪拌;
s4、將所得的載藥微丸,40℃預熱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機內,采用底噴式,噴液速度為4.0~5.0ml/min,入風頻率為30~40hz,流化床包衣機內的溫度始終維持30~40℃,包衣結束,包衣微丸繼續在流化床內干燥一段時間取出,即得顆粒。
實施例3
一種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前的清腸顆粒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重量份稱取:硫酸鎂7.5份、決明子15份、肉桂7.5份、茯苓7.5份、麥粒糊粉層15份、桑葚子7.5份、枳實7.5份、厚樸7.5份、火麻仁12.5份、山梔茶7.5份、毛大丁草7.5份;
s2、將稱取的決明子、肉桂、茯苓、桑葚子、枳實、厚樸、火麻仁、山梔茶、毛大丁草超微粉碎后,混合攪拌均勻后置于包衣造粒機的飼料室中,將稱取的麥粒糊粉層超微粉碎后置于離心造粒機滾轉鍋內,以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為黏合劑,開動機器,采用粉末層積法制備載藥微丸,待載藥微丸為24目~30目時,出料,烘干,過篩,收集24目~30目的微丸;
s3、將稱取的硫酸鎂加入300ml水中,攪拌均勻,高剪切乳化劑乳化均勻得包衣液,包衣過程持續攪拌;
s4、將所得的載藥微丸,40℃預熱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機內,采用底噴式,噴液速度為4.0~5.0ml/min,入風頻率為30~40hz,流化床包衣機內的溫度始終維持30~40℃,包衣結束,包衣微丸繼續在流化床內干燥一段時間取出,即得顆粒。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