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裝置,尤其是一種橈動脈壓迫器。
背景技術:
由于橈動脈穿刺具有損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周圍血管并發癥少等優點,醫患雙方均傾向采用橈動脈作為心血管疾病介入的首選入路。較之股動脈穿刺,盡管橈動脈穿刺的并發癥已經明顯減少,但由于患者冠脈造影和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的術前和術中應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藥物,對局部止血措施仍有很多要求。壓迫過緊,會使手掌缺血,甚至導致神經血管損傷;壓迫過松,則會導致出血,嚴重的時候會產生骨筋膜綜合癥,對患者前臂功能造成嚴重影響。
現階段對于穿刺部位的壓迫,只能通過操作者的觀察和經驗來判斷壓力是否合適,這對于新從業的醫務人員往往具有難度,且不同操作者之間存在操作差異、可控性差,也使得PCI患者術后橈動脈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橈動脈壓迫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橈動脈壓迫器,包括壓迫部件、壓迫基座、柔性護板、固定帶、調節扣、壓力傳感器、單片機和顯控面板,所述壓迫部件設置于所述壓迫基座中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壓迫部件上的人體接觸端,該壓力傳感器依次與單片機、顯控面板線路連接,所述柔性護板固定于所述壓迫基座兩側,所述固定帶兩端分別與柔性護板外邊緣固定連接,所述調節扣設置于所述固 定帶上,用于調節固定帶長度。
優選的,上述橈動脈壓迫器,所述壓迫基座中部設有環狀凹槽,所述壓迫部件為螺旋式機械壓迫結構,包括套管、螺栓和壓迫板,所述套管與所述環狀凹槽活動連接、沿該環狀凹槽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所述套管內側為螺紋結構,所述螺栓設置于套管內部、并與套管的螺紋結構相互配合沿套管中心軸方向上下運動,所述壓迫板固定于螺栓底端,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于該壓迫板的底面上。
優選的,上述橈動脈壓迫器,所述壓迫部件包括填充囊和壓迫板,所述填充囊由水/氣囊、連接管、單向閥和排水/氣口組成,所述排水/氣口設置于水/氣囊上,所述連接管與水/氣囊內部連通固定,所述單向閥設置于所述連接管上,所述填充囊的水/氣囊固定于所述壓迫基座中部的下表面,所述壓迫板固定于所述水/氣囊底部,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于該壓迫板的底面上。
優選的,上述橈動脈壓迫器,還包括警報裝置,所述警報裝置固定于所述顯控面板上并與單片機線路連接。
優選的,上述橈動脈壓迫器,還包括定位裝置和信號傳送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和信號傳送裝置分別與單片機線路連接。
優選的,上述橈動脈壓迫器,所述定位裝置為GPS定位裝置和/或LBS定位裝置。
優選的,上述橈動脈壓迫器,所述信號傳送裝置為數據信號傳送裝置和/或短信信號傳送裝置。
有益效果:
上述橈動脈壓迫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準確控制壓迫力度,避免壓迫過緊或過松,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時增加了定位功能,更方便醫院對病人進行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橈動脈壓迫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套管2-螺栓3-壓迫板4-壓迫基座5-柔性護板6-固定帶7-調節扣8-壓力傳感器9-單片機10-顯控面板11-定位裝置12-信號傳送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所述橈動脈壓迫器,包括壓迫部件、壓迫基座4、柔性護板5、固定帶6、調節扣7、壓力傳感器8、單片機(型號C8051F330)9、警報裝置(圖略)、顯控面板10以及定位裝置11和信號傳送裝置12,所述壓迫基座中部設有環狀凹槽,所述壓迫部件為螺旋式機械壓迫結構,包括套管1、螺栓2和壓迫板3,所述套管與壓迫基座中部的環狀凹槽活動連接、沿該環狀凹槽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所述套管內側為螺紋結構,所述螺栓設置于套管內部、并與套管的螺紋結構相互配合沿套管中心軸方向上下運動,所述壓迫板固定于螺栓底端,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于該壓迫板的底面上,該壓力傳感器依次與單片機、顯控面板線路連接,所述警報裝置固定于所述顯控面板上并與單片機線路連接,所述定位裝置和信號傳送裝置分別與單片機線路連接,其中,定位裝置為GPS+LBS雙定位裝置,信號傳送裝置為數據信號傳送裝置和短信信號傳送裝置,該定位裝置、信號傳送裝置和單片機分別設置于所述螺栓內部,所述顯控面板固定于所述壓迫部件的螺栓頂部上表面,當患者未按要求離開醫院時院方的數據接收裝置將收到相應信號,同時患者家屬也同時得到短信提示,避免患者未遵醫囑擅自離院而發生危險;所述柔性護板固定于所述壓迫基座兩側,所述固定帶兩端分別與柔性護板外邊緣固定連接,所述調節扣設置于所述固定帶上,用于調節固定帶長度。使用過程中,先將壓迫板壓緊穿刺部位,此時通過壓力傳感器進行信號采集并通過差分放大電路、高通濾波器、放大器、低通濾波器傳至單片機并顯示數值 于顯控面板上,當壓迫過緊時警報裝置進行報警,后通過逐漸調整螺栓高度減小壓迫板的壓迫力至顯控面板顯示合理數值,一般壓力達到1-2個大氣壓(1個大氣壓等于76mmHg)時即可達到止血目的,當壓迫過松時警報裝置進行報警,通過調整螺栓高度來調節壓迫板的壓迫力至顯控面板顯示合理數值,停止報警。
此外,對于上述橈動脈壓迫器的壓迫部件還可以采用如下結構進行替換:包括填充囊和壓迫板,所述填充囊由水/氣囊、連接管、單向閥和排水/氣口組成,所述排水/氣口設置于水/氣囊上,所述連接管與水/氣囊內部連通固定,所述單向閥設置于所述連接管上,所述填充囊的水/氣囊固定于所述壓迫基座中部的下表面,所述壓迫板固定于所述水/氣囊底部,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于該壓迫板的底面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