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
背景技術:
濕化杯內盛裝有水,將氧氣通過輸氣管引入到水面以下,當水中的溶解氧飽和后,氧氣便從水內以氣泡形式從水面上方流出,最終經輸氣管轉移到需要應用的位置。氧氣通過水,使得氧氣的含水量增大,同時水對氧氣有過濾作用,使得氧氣更加清潔,從而滿足醫療、保健的需要。現有的濕化杯極易出現以下問題:1.使用中易將水杯倒置,而發生吸氧事故;2.易丟失;3.不美觀,不具觀賞性;4.現有技術提供的濕化水杯為密封式,不能拆開清洗,濕化腔用久了易滋生細菌而發臭等缺點。為此,申請號為CN201520680375.7公開了一種一種制氧機用嵌入式可拆洗濕化水杯,其包括:可拆卸的密封濕化杯蓋和濕化杯身,所述杯蓋裝于濕化杯身上;所述杯蓋上設置有進氣腔蓋和出氣腔蓋,所述進氣腔蓋和出氣腔蓋上分別設置有密封槽,并在所述密封槽上分別裝有第一O形密封膠圈和第二O形密封膠圈;所述濕化杯身中設置有進氣腔、出氣腔和氣泡腔,所述氣泡腔上設置有冒泡孔;所述濕化杯身的壁面上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位于進氣腔的位置處,并連通所述進氣腔;所述出氣口位于所述出氣腔的位置處,并連通所述出氣腔。該種制氧機用嵌入式可拆洗濕化水杯,其裝配簡單、可拆卸清洗,可防止因封死的密封方式不能拆開導致不可清洗以至于容易滋生臭味的問題,且不會發生將濕化水杯倒置而發生吸氧事故。
但是結合實際可以看出,現有的制氧機濕化杯噪音較大,濕化效率差,各個部件緊密性差,存在漏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包括杯體、杯帽、進氣管、出氣管和導氣管,所述杯帽螺紋連接在杯體的頂部,所述杯帽的中心處設有連接管,所述進氣管通過緊固螺帽與連接管的頂部連接,所述導氣管螺紋連接在連接管的底部,所述出氣管設于杯帽的頂部,所述緊固螺帽和杯帽之間的連接管上卡接有旋轉固定把手,所述導氣管的底部螺紋連接有濕化噴頭,杯體的頂部邊緣與杯帽之間設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旋轉固定把手包括把桿和叉頭,叉頭固定連接在把桿的一端,且叉頭卡接在連接管上。
優選的,所述濕化噴頭包括短管和蘑菇狀的噴頭部,噴頭部與短管一體成型,且噴頭部設有若干出氣孔。
優選的,所述出氣管與導氣管垂直。
優選的,所述杯體的形狀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狀。
優選的,所述杯體的外部設有水位線。
優選的,所述水位線包括兩條,分別為高位線和低位線,其中,低位線與無花噴頭的底端齊平,高位線與低位線之間的距離為5-8c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組成濕化杯的各個部件均可模塊化,方便生產,濕化噴頭上設有出氣孔,有效降低了噪音,杯體與杯帽設有密封圈,進一步提高了兩者的氣密性,旋轉固定把手方便固定濕化杯,同時方便調節方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中旋轉固定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中濕化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杯體,2-杯帽,3-進氣管,4-出氣管,5-導氣管,6-連接管,7-緊固螺帽,8-旋轉固定把手,81-把桿、82-叉頭、9-濕化噴頭,91-短管、92-噴頭部,93-出氣孔,10-密封圈,11-高位線,12-低位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醫用制氧機濕化杯,包括杯體1、杯帽2、進氣管3、出氣管4和導氣管5,所述杯帽2螺紋連接在杯體1的頂部,所述杯帽2的中心處設有連接管6,所述進氣管3通過緊固螺帽7與連接管6的頂部連接,所述導氣管5螺紋連接在連接管6的底部,所述出氣管4設于杯帽2的頂部,所述緊固螺帽7和杯帽2之間的連接管6上卡接有旋轉固定把手8,所述導氣管5的底部螺紋連接有濕化噴頭9,杯體1的頂部邊緣與杯帽2之間設有密封圈10。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3所示,所述旋轉固定把手8包括把桿81和叉頭82,叉頭82固定連接在把桿81的一端,且叉頭82卡接在連接管6上,方便利用旋轉固定把手8固定方便固定濕化杯,同時方便調節方向。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所述濕化噴頭9包括短管91和蘑菇狀的噴頭部92,噴頭部92與短管91一體成型,且噴頭部92設有若干出氣孔93,通過濕化噴頭9上設有的出氣孔93,有效降低了噪音。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氣管4與導氣管5垂直。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杯體1的形狀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狀,相比傳統的等直徑的直筒式杯體1,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杯體1高度更小,節省空間。
此外,所述杯體1的外部設有水位線,所述水位線包括兩條,分別為高位線11和低位線12,其中,低位線12與濕化噴頭9的底端齊平,高位線與低位線之間的距離為5-8cm,可幫助人們掌握杯體1內的水位情況,便于及時加水。
基于上述,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組成濕化杯的各個部件均可模塊化,方便生產,濕化噴頭9上設有小孔,有效降低了噪音,杯體1與杯帽2設有密封圈10,進一步提高了兩者的氣密性,旋轉固定把手8方便固定濕化杯,同時方便調節方向。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