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輸液用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醫院現在就是我們的人體檢修車間,當人們身體不適或者身體受到傷害的時候,就需要到醫院進行處理,而在醫院輸液是一種常規的治療,現在的輸液裝置滿足正常的輸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碰到特殊情況,目前的輸液裝置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的;
例如有些科室或者特殊藥物是需要一定溫度輸入人體的,藥物溫度過低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或者給病患帶來一定的不適,而目前的沒有還好的辦法能夠維持藥物注入人體的溫度,大部分情況下是醫護工作者拿著熱毛巾去焐熱輸液袋來維持輸液溫度,這樣首先溫度不能達到預期,其次這樣給醫護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無需人工焐熱,能夠保證注入人體的藥物的溫度恒定,結構簡單,也便于維護和基本保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輸液用保溫裝置,包括儲水池、循環泵、管路、圓環形保溫體、加熱盤管和溫度計,儲水池通過管路連接循環泵,循環泵通過管路連接圓環形保溫體的進水口,圓環形保溫體的出水口通過管路連接儲水池;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下端直徑小于上端直徑;圓環形保溫體內部空間與輸液管上滴壺外徑相互匹配,就是為了將圓環形保溫體卡在滴壺外壁上,圓環形保溫體下端直徑小于上端直徑,也是為了能夠讓下端收一下口,不讓滴壺漏出去,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護滴壺內藥品的溫度。
所述儲水池內設置有溫度計,儲水池底部設置有加熱盤管。
加熱盤管是為了能夠保持蓄水池內的水的溫度,溫度計是方便顯示水溫,如果需要提高注入液體的溫度,此時只需要加熱蓄水池內水的溫度即可。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厚度為1-2cm。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高度度為3-5cm。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的進水口在下端,圓環形保溫體的出水口在上端。
使用時,首先將輸液軟管穿過圓環形保溫體,然后將其套在滴壺外側,這樣藥品首先從輸液袋滴到滴壺中,通過滴壺外層的圓環形保溫體加熱,使得流入人體的藥品能夠到達所需要的溫度,不會給病患帶來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其中圓環形保溫體內的水是通過循環泵來帶動的,這樣能夠增加其流速,以此來保證藥品的換熱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將輸液軟管穿過圓環形保溫體,然后將其套在滴壺外側,這樣藥品首先從輸液袋滴到滴壺中,通過滴壺外層的圓環形保溫體加熱,使得流入人體的藥品能夠到達所需要的溫度,不會給病患帶來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2)圓環形保溫體內的水是通過循環泵來帶動的,這樣能夠增加其流速,以此來保證藥品的換熱效果;
(3)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恒定加熱打入人體的藥物溫度,同時又可以解放護士工作者,減少勞動量;
(4)本設備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和保養,同時沒有任何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圓環形保溫體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中:1為儲水池;2為循環泵;3為管路;4為圓環形保溫體;5為加熱盤管;6為溫度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輸液用保溫裝置,包括儲水池1、循環泵2、管路3、圓環形保溫體4、加熱盤管5和溫度計6,儲水池1通過管路3連接循環泵2,循環泵2通過管路3連接圓環形保溫體4的進水口,圓環形保溫體4的出水口通過管路3連接儲水池1: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4下端直徑小于上端直徑;
所述儲水池1內設置有溫度計6,儲水池1底部設置有加熱盤管5。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4厚度為2cm。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4高度度為5cm。
所述的圓環形保溫體4的進水口在下端,圓環形保溫體4的出水口在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