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心率監測手表。
背景技術:
心率是指心臟跳動的頻率,即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平均在75次/分左右。心率可因年齡、性別及其它生理情況而不同。初生兒的心率很快,可達130次/分以上。心率測量的方法根據檢測裝置與人體的接觸來劃分可分為接觸式心率測量和非接觸式心率測量。非接觸式目前的主流產品是采用光電透射測量法,利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容易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的特性,用LED照射皮膚,利用其反射光來檢測心率。
現有的心率監測手表,往往因為其LED燈照射皮膚時出現漏光現象而導致心率測量出現偏差;而且現有的心率監測手表在監測過程中過度依賴于智能手機端的應用程序,一旦未連接智能手機則無法進行測量;且在心率測量只能實時的測量心率監測手表佩戴者的心率,測量方式單一,用戶體驗度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心率監測手表,能夠避免心率測量時LED漏光而造成的測量偏差;在未連接智能手機時也能進行心率測量,且測量方式多樣豐富,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心率監測手表,該心率測量手表包括表帶、外殼及設置于外殼內的主控電路板,其中主控電路板上設有相連的MCU電路、藍牙收發器、電池和LED顯示屏,表帶包括第一表帶和第二表帶,第一表帶一端連接外殼,另一端設置兩個通過表帶連接的圓環,圓環之間的表帶上與第二表帶接觸的表面設置至少一個釘扣,第二表帶一端連接外殼,第二表帶表面設置多個通孔;外殼上與手臂接觸的位置設置心率檢測裝置,心率檢測裝置包括發光裝置和心率采集裝置,發光裝置設置于心率采集裝置中部,且心率采集裝置與發光裝置接觸的邊緣凸起;主控電路板還包括一存儲電路和一計時控制電路,存儲電路連接心率檢測裝置。
其中,主控電路板設置一存儲卡插槽,存儲卡插槽連接存儲電路。
其中,主控電路板和心率檢測裝置通過SPI接口進行通信。
其中,控電路板設置一數模轉換裝置,數模轉換裝置連接存儲電路和心率采集裝置。
其中,表帶和外殼是一體成型。
其中,表帶和外殼為硅膠材質。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心率監測手表通過設置心率信號采集裝置包圍發光裝置的特定結構,使心率信號采集裝置與用戶保持接觸,可防止發光裝置的漏光;設置存儲電路及存儲卡插槽,可存儲實時采集的心率信號數據,在連接到智能手機時進行展示;同時可設置心率的監測方式;通過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心率測量時LED漏光而造成的測量偏差;在未連接智能手機時也能進行心率測量,且測量方式多樣豐富,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外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外觀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表帶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心率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更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閱圖1、圖2和圖3,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外觀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心率監測手表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該心率監測手表100包括表帶110、外殼120和設置于外殼120內部的主控電路板130。
主控電路板130上設置相連的MCU電路、藍牙收發器、電池和LED顯示屏(圖未示)。表帶110和外殼120為一體成型,材質為硅膠,塑料等材料。表帶110包括第一表帶111和第二表帶112,第一表帶111一端連接外殼120邊緣,另一端的端點和中部的任意位置分別設置一圓環,圓環之間通過表帶110連接。在連接兩個圓環的第一表帶111上與第二表帶112接觸的表面設置至少1個釘扣1111。在本實施方式中,兩個圓環之間連接的第一表帶上設置有一個釘扣1111。兩個圓環形狀結構相同,且其內徑小于等于第一表帶111和第二表帶112的寬。當表帶110和外殼120采用硅膠等彈性材質時,圓環的內徑可略大于表帶110的寬度。第二表帶112一端連接到外殼120邊緣,其表面設置多個通孔1121,通孔的口徑以使釘扣1111穿過為宜。當第一表帶111上設置兩個以上的釘扣時,相鄰釘扣之間的距離應與第二表帶112上若干通孔之間距離相等。如若設置兩個釘扣1111時,兩釘扣1111之間的距離可等于第二表帶112上相鄰兩個通孔間的距離,或等于間隔一個或兩個以上通孔的兩個通孔之間的距離。表帶結構如圖3所示。當佩戴心率監測手表100時,將第二表帶112穿過第一表帶111端點的圓環,第二表帶112經過釘扣1111的上部,當到達合適佩戴者的位置時,將正對釘扣1111的通孔套置于釘扣1111上進行固定,第二表帶112繼續穿過第一表帶111中部的圓環,完成手柄100的佩戴。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心率監測手表100的使用對象可為任意年齡段人群,當用于幼兒時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表帶結構及佩戴方式,可防止幼兒無意間丟失手柄100的情況。
在外殼120上與手臂接觸的位置設置心率監測裝置131,心率監測裝置131包括心率采集裝置1311和發光裝置1312。心率監測裝置131與主控電路板130之間通過SPI接口進行通信。心率監測裝置131通常設置與外殼120的底部,原理是采用光電透射測量法,利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容易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的特性,用LED發光裝置照射皮膚,利用其反射光來檢測心率。心率采集裝置1311為光電傳感器,與手表100佩戴者的手臂皮膚接觸,發光裝置1312為LED發光裝置,設置于心率采集裝置1311的中部位置,且在二者接觸邊緣的心率采集裝置1311部分設置為凸起。如圖5所示。當手表100被佩戴時,外殼120底部和人體手臂接觸,即使進行較劇烈運動,因心率采集裝置1311設置為凸起結構,仍可保持與手臂的接觸,未與手臂分離,此時發光裝置1312的光線不會因手臂和心率采集裝置1311的分離而造成監測的偏差。
主控電路板130上設置存儲電路132,存儲電路132連接到心率監測裝置131。主控電路板130上設置有濾波電路133和數模轉換電路134,濾波電路133連接心率監測裝置131,用于對心率監測裝置131獲取的心率信號進行濾波處理,處理完成后傳輸到數模轉換電路134,將心率信號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當本實用新型的手表100通過藍牙連接到智能手機端時,將轉換的數字信號傳輸到該智能手機端,經手機端的處理最后在手機屏幕上以坐標圖的形式展示。當手表100未與智能手機連接時,數模轉換電路134轉換后的數字信號經過存儲電路132進行存儲。在主控電路板130上設置存儲卡插槽(圖未示),插入存儲卡后將數字信號進行存儲。當手表100再次和智能手機建立連接時,將存儲的數字信號傳輸到手機后在智能手機上進行展示。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在主控電路板132上設置計時控制電路135,計時控制電路135連接心率監測裝置131,通過計時控制電路135的設置,可改變心率信號采集的方式,如可設定采集設定時間段內的心率信號,或設定固定的時間間隔,使心率監測裝置131以一定的停頓周期采集心率信號。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心率監測手表通過設置心率信號采集裝置包圍發光裝置的特定結構,使心率信號采集裝置與用戶保持接觸,可防止發光裝置的漏光;設置存儲電路及存儲卡插槽,可存儲實時采集的心率信號數據,在連接到智能手機時進行展示;同時可設置心率的監測方式;通過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心率測量時LED漏光而造成的測量偏差;在未連接智能手機時也能進行心率測量,且測量方式多樣豐富,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