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銳器盒,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銳器傷是臨床醫務人員面臨的主要職業危害,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和輸液工作,接觸注射器、輸液器和針頭等的機會比較多,發生銳器傷的概率也比較大,醫用銳器收集盒的作用是防止和減少操作者銳器傷的有效措施。現有的銳器盒在使用時通常是用剪子將針頭剪下,然后將剪下的針頭放入銳器盒,但是金屬針頭在剪下時容易崩掉,往往因找不到崩掉的針頭而增加了安全隱患,而且這種銳器盒在使用時操作繁瑣,并且針頭依然有可能傷到醫護人員。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方便的將針頭剪下,并且被剪下的針頭直接落入銳器盒內,杜絕了安全隱患,保證了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的銳器盒。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銳器盒,包括蓋體和盒體,盒體上端密封,蓋體設置在盒體的上表面上并且在其中心位置通過轉軸將蓋體和盒體鉸接,蓋體和盒體上端緊密接觸,在蓋體上設扇形的上孔,在盒體上端設扇形下孔,上孔和下孔均以蓋體和盒體的鉸接點為中心,上孔和下孔側邊緣均固定刀片,在上孔的刀片上固定梳板,梳板上設梳齒,梳板邊緣突出于刀片邊緣,上孔和下孔的重疊部分形成剪切區域,上孔和下孔上的刀片轉動時形成剪刀機構,在蓋體和盒體的邊緣均鉸接把手,把手折疊后貼合在盒體邊線上。
工作原理及過程:
工作時,將兩把手轉動至水平位置,將針頭伸入剪切區域內,然后手握兩個把手像用鉗子一樣捏兩個把手,兩把手帶動蓋體和盒體轉動,進而帶動兩刀片轉動,兩刀片像剪刀一樣剪切針頭,剪切時針頭會卡入梳板的梳齒內,不會在刀片上來回移動,針頭被剪下后直接落入盒體。使用完成后繼續轉動把手,使上孔和下孔不重疊,進而將盒體密封,防止針頭外露。將把手復位,節約空間。
盒體下部開口,盒體下部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底座,卸下底座即可將盒體內的針頭傾倒出來,該銳器盒可重復使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銳器盒,兩刀片像剪刀一樣剪切針頭,剪切時針頭會卡入梳板的梳齒內,不會在刀片上來回移動,針頭被剪下后直接落入盒體。使用完成后繼續轉動把手,使上孔和下孔不重疊,進而將盒體密封,防止針頭外露。將把手復位,節約空間。銳器盒可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折疊把手之后的剖視圖。
圖中:1、蓋體;2、把手;3、下孔;4、梳板;5、刀片;6、轉軸;7、上孔;8、盒體;9、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銳器盒,包括蓋體1和盒體8,盒體8上端密封,蓋體1設置在盒體8的上表面上并且在其中心位置通過轉軸6將蓋體1和盒體8鉸接,蓋體1和盒體8上端緊密接觸,在蓋體1上設扇形的上孔7,在盒體8上端設扇形下孔3,上孔7和下孔3均以蓋體1和盒體8的鉸接點為中心,上孔7和下孔3側邊緣均固定刀片5,在上孔7的刀片5上固定梳板4,梳板4上設梳齒,梳板4邊緣突出于刀片5邊緣,上孔7和下孔3的重疊部分形成剪切區域,上孔7和下孔3上的刀片5轉動時形成剪刀機構,在蓋體1和盒體8的邊緣均鉸接把手2,把手2折疊后貼合在盒體8邊線上。
工作原理及過程:
工作時,將兩把手2轉動至水平位置,將針頭伸入剪切區域內,然后手握兩個把手2像用鉗子一樣捏兩個把手2,兩把手2帶動蓋體1和盒體8轉動,進而帶動兩刀片5轉動,兩刀片5像剪刀一樣剪切針頭,剪切時針頭會卡入梳板4的梳齒內,不會在刀片5上來回移動,針頭被剪下后直接落入盒體8。使用完成后繼續轉動把手2,使上孔7和下孔3不重疊,進而將盒體8密封,防止針頭外露。將把手2復位,節約空間。
盒體8下部開口,盒體8下部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底座9,卸下底座9即可將盒體8內的針頭傾倒出來,該銳器盒可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