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艾灸器具領域,涉及一種紫砂五行艾灸爐。
背景技術:
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傳統的艾灸消耗艾灸師的體力,溫度不易掌握,易燙傷,不能直達臟腑。另外傳統艾灸是局部施灸,不能整體調理。并且現有的一些艾灸器具如木質艾灸盒、金屬艾灸盒、金屬艾灸棒、陶罐等的效果不夠理想,一方面不好操作,另一方面溫度不易控制,易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紫砂五行艾灸爐,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艾灸消耗艾灸師的體力,溫度不易掌握,易燙傷等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紫砂五行艾灸爐,至少包括:爐體、爐蓋、隔層,所述隔層可放置在所述爐體的上端口與所述爐蓋之間,所述爐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透熱孔。
優選地,紫砂五行艾灸爐還包括托盤,所述托盤放置在所述爐體的底部,所述托盤上設置有第二透熱孔。
優選地,所述托盤包括底盤、從所述底盤邊緣向上延伸的側壁和從所述側壁上端向外延伸的盤沿。
優選地,所述第二透熱孔設置在所述底盤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熱孔以及第二透熱孔均為多個,且分布在不同半徑的同心圓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熱孔以及第二透熱孔的個數均為9的倍數。
優選地,所述隔層上端面的中部設置有凸臺,所述爐蓋包括蓋體和設置在所述蓋體邊緣的蓋沿,所述蓋沿可抵接在所述凸臺的外圍端面上;所述隔層下端面上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插接在所述爐體的上端口內表面;所述爐蓋上設置有第一散熱孔,所述隔層上設置有第二散熱孔。
優選地,所述爐體的側壁設置有第三散熱孔。
優選地,所述爐體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凸起為環形體。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紫砂五行艾灸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可以解放人力,方便操作,恒溫施灸,整體調理,艾絨燃燒后本身產生的短紅外線能量,激活紫砂能量,兩者相互疊加,穿透身體表層直達臟腑,平衡陰陽。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示意圖。
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爐體示意圖。
圖3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爐體俯視示意圖。
圖4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爐體底面示意圖。
圖5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托盤結構示意圖。
圖6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托盤俯視示意圖。
圖7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隔層結構示意圖。
圖8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隔層下端面示意圖。
圖9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爐蓋結構示意圖。
圖10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的爐蓋內側俯視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1 爐體
2 爐蓋
21 蓋體
22 蓋沿
3 隔層
31 凸臺
32 外圍端面
33 凸起
4 第一透熱孔
5 托盤
51 底盤
52 側壁
53 盤沿
6 第二透熱孔
7 第一散熱孔
8 第二散熱孔
9 第三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至圖10。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所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紫砂五行艾灸爐,至少包括:爐體1、爐蓋2、隔層3,隔層3可放置在爐體1的上端口與爐蓋2之間,爐體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透熱孔4。紫砂五行艾灸爐還包括托盤5,托盤5放置在爐體1的底部,托盤5上設置有第二透熱孔6。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通過在爐體1中放入艾絨并點燃后,蓋上隔層3以及爐蓋2,并將爐體1置于托盤5上,再將托盤5放置在人體理療部位后,艾絨燃燒釋放的能量通過第一透熱孔4以及第二透熱孔6作用于人體,滲入體內,并直達臟腑,達到施灸調和的作用。
如圖5所示,托盤5包括底盤51、從底盤51邊緣向上延伸的側壁52和從側壁52上端向外延伸的盤沿53。由此,可將爐體1的底部放置于底盤51上,側壁52包圍在爐體1的外側面,施灸時,將托盤底部放置在人體理療部位即可。由此形成的紫砂五行艾灸爐,一方面可方便施灸,減少人力,另一方面可實現恒溫施灸,達到較好的理療效果。
如圖6所示,第二透熱孔6設置在所述底盤51上。如圖3、圖4、圖6所示,第一透熱孔4以及第二透熱孔6均為多個,且分布在不同半徑的同心圓上。優選地,第一透熱孔4以及第二透熱孔6的個數均為9的倍數。并且,第一透熱孔4、第二透熱孔6的數量可以不同,位置也可以不相對應,這樣通過兩透熱孔重合度的調整,可實現煙氣從爐內向外部流通的透熱量的調整,進而實現對作用于人體的熱量大小的控制。
如圖7-圖10所示,隔層3上端面的中部設置有凸臺31,爐蓋2包括蓋體21和設置在蓋體21邊緣的蓋沿22,蓋沿22可抵接在凸臺31的外圍端面32上;隔層3下端面上設置有凸起33,凸起33可插接在爐體1的上端口內表面;爐蓋2上設置有第一散熱孔7,隔層3上設置有第二散熱孔8。如圖1、圖2所示,爐體1的側壁設置有第三散熱孔9。第一散熱孔7、第二散熱孔8均優選為2個,第三散熱孔9可設置為多個,優選為9的倍數。散熱孔的設置能夠確保艾絨在爐內的充分燃燒,并且有利于控制爐內溫度,以實現恒溫施灸。此外,通過調整第一散熱孔7與第二散熱孔8的重合度,可實現散熱量大小的控制,進而實現對爐內溫度的調節,避免爐內溫度過高而導致燙傷的現象。
如圖1-圖10所示,第一透熱孔4、第二透熱孔6、第一散熱孔7、第二散熱孔8以及第三散熱孔9優選為圓形孔。爐體1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爐蓋2、隔層3、托盤5也優選為圓形結構。如圖8所示,凸起33為環形體,可方便將隔層3插接在爐體1的上端。
并且,本實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爐采用紫砂材質。紫砂本身是一種五色土,是雙氣孔的材料,一方面能量能滲透到體內,直達臟腑,另外一方面濁氣和病邪可以通過紫砂五行艾灸爐排除體外。用加入川芎、紅花等中藥的秘制三年以上的陳艾絨點燃投入爐中,艾絨燃燒后本身產生的短紅外線能量,激活紫砂能量,兩者能量相互疊加,穿透身體表層直達臟腑,平衡陰陽,以實現整體調理。同時,在艾灸的過程中,通過發現不同的經絡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現,診斷出客戶沒有告知甚至自己沒有覺察到的疾病,再對需理療部位進行施灸,可達到靈活調理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紫砂五行艾灸爐,對應中醫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最上面的一層爐蓋對應五行中的金,具有殺伐作用;緊接著隔層對應五行中的木,具有助燃、生發陽氣的作用;第三層就是紫砂五行艾灸爐中放入的艾絨對應五行中的火,把能量激活;第四層是盛艾絨的爐體,對應五行中的土,可以容納能量和體內的濁氣、邪氣;最下面的一層是托盤,對應五行中的水,可以化解和存儲能量,滲入體內,直達臟腑。紫砂五行艾灸爐在施灸過程中,采用循經灸,通過打通任督二脈,調理臟腑平衡,達到治病和養生的目的。并且,通過相應穴位的施灸,還有利于減肥、美容,從而滿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養生需求。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