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保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足浴舒適按摩輪組結構。
背景技術:
人體臟器的筋絡,均在足底有對應的穴位,對足底的按摩和對穴位的刺激,能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和代謝功能,經常按摩能消除疲勞,舒筋活血,強化五臟,提高免疫能力,促進身體健康的作用。為此,各式各樣的足浴機的出現,也成為必然?,F有足浴機技術中,根據人體足底不同的按摩部位有不同結構的按摩機構,現有的按摩機構雖然能達到按摩的目的,但是其的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而且按摩動作生硬,使按摩效果大打折扣,按摩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按摩效果好,使用舒適的足浴舒適按摩輪組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足浴舒適按摩輪組結構,其包括驅動裝置、主滾筒和按摩輥,所述主滾筒設置在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上,該主滾筒的兩端徑向增大形成各形成一安裝圓盤,該安裝圓盤的外圓周面上呈圓心對稱設有多個安裝槽,所述按摩輥的兩端徑向縮小形成與該安裝槽相適配的安裝部,該按摩輥的安裝部位于安裝槽內,并在安裝圓盤上套設有能將該安裝槽的開口封閉的封蓋,所述按摩輥的中部間隔設有多個能凸出所述安裝圓盤的外圓周面的按摩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齒輪座、電機、齒輪和輸出軸,所述輸出軸通過軸承組件設置在齒輪座上,且該輸出軸的兩端伸出所述齒輪座形成用來安裝主滾筒的連接部,所述齒輪位于齒輪座內,并固定在所述輸出軸的中心位置,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齒輪座的外側壁上,該電機的驅動軸伸入齒輪座,且設有與所述齒輪相嚙合的齒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位于外側位置上的封蓋的外側面圓心位置凸起形成圓心支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位于內側位置上的封蓋的外側面圓心位置凹入形成與所述連接部相適配的連接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連接槽的橫截面外形輪廓為正六角邊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主滾筒的外周面上活動設有多個按摩輥,按摩輥隨主滾筒轉動而動,在按摩與人體接觸時,將傳統的滑動按摩動作轉變為滾動按摩動作,有效解決傳統按摩動作生硬的問題,按摩更為舒適,按摩效果好,給人們帶來更佳的享受,有效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另外整體結構簡單,體積小,易于實現,成本低,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主滾筒和按摩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足浴舒適按摩輪組結構,其包括驅動裝置1、主滾筒2和按摩輥3,所述主滾筒2設置在驅動裝置1的輸出軸11上,該主滾筒2的兩端徑向增大形成各形成一安裝圓盤4,該安裝圓盤4的外圓周面上呈圓心對稱設有多個安裝槽41,所述按摩輥3的兩端徑向縮小形成與該安裝槽41相適配的安裝部31,該按摩輥3的安裝部31位于安裝槽41內,并在安裝圓盤4上套設有能將該安裝槽41的開口封閉的封蓋5、6,所述按摩輥3的中部間隔設有多個能凸出所述安裝圓盤4的外圓周面的按摩輪32。即該按摩輥3的凸起高度高于安裝圓盤4的外圓周面凸起高度。
具體的,所述驅動裝置1包括齒輪座12、電機13、齒輪14和輸出軸11,所述輸出軸11通過軸承組件設置在齒輪座12上,且該輸出軸11的兩端伸出所述齒輪座12形成用來安裝主滾筒2的連接部,所述齒輪14位于齒輪座12內,并固定在所述輸出軸11的中心位置,所述電機13設置在所述齒輪座12的外側壁上,該電機13的驅動軸伸入齒輪座12,且設有與所述齒輪14相嚙合的齒牙。
較佳的,位于外側位置上的封蓋5的外側面圓心位置凸起形成圓心支軸51,然后在足浴機的底座上設有與該圓心支軸51相適配的支撐軸座,支撐效果好,有效提升工作穩定性。位于內側位置上的封蓋的外側面圓心位置凹入形成與所述連接部相適配的連接槽,該連接槽的橫截面外形輪廓為正六角邊形,其它實施例中,該連接槽的橫截面外形輪廓也可以為三角形、四角形等,給安裝、連接帶來方便。
工作時,由于在主滾筒2的外周面上活動設有多個按摩輥3,按摩輥3隨主滾筒2轉動而動,在按摩與人體接觸時,將傳統的滑動按摩動作轉變為滾動按摩動作,有效解決傳統按摩動作生硬的問題,按摩更為舒適,按摩效果好,給人們帶來更佳的享受,有效提升人們生活質量。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如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所述,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結構而得到的其它結構的機構,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