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藥學教學及科研實驗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實驗大鼠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實驗大鼠給藥的方式包括尾靜脈注射、灌胃給藥、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其中尾靜脈注射是一種常見的給藥或者麻醉方式之一。大鼠的尾靜脈注射需要特殊的固定裝置,有效的固定裝置有利于實驗人員對大鼠進行安全、穩妥地尾靜脈注射,例如將適量的伊文氏蘭(EB)/熒光素鈉(NF)注射到SD大鼠的血液循環系統內,以便于觀察SD大鼠腦組織EB/NF含量,以此評價SD大鼠腦組織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等。傳統的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的基本過程較為繁瑣,結構較為復雜,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限制了大鼠的活動,對大鼠的固定效果不佳,甚至會引起大鼠的狂躁心理而導致大鼠受傷,另外大鼠的腹式呼吸比較明顯,腹部的活動度相對較大,大鼠腹部的不適當壓迫很容易造成大鼠性格改變,從而影響實驗研究的結果。因此,探索出一種新型結構的大鼠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十分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同時對實驗大鼠具有較好固定效果的靜脈注射固定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驗大鼠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筒,用于放置實驗大鼠,其一端設有錐形頭部,另一端設有擋板門,所述錐形頭部的頂端設有通氣孔,且所述擋板門上設有鼠尾孔,供大鼠的尾巴伸出;并且,所述固定筒的上方內壁設有充氣囊,其充氣后可壓迫位于其下方的大鼠,所述充氣囊一端設有導氣管,所述導氣管末端具有充氣閥門,且所述充氣閥門位于所述擋板門外。
較佳的,所述固定筒及錐形頭部的橫斷面為梯形。
較佳的,所述錐形頭部的每個側面均設有一個圓形透光孔。
較佳的,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標有刻度指示線。
較佳的,所述充氣閥門為T形充氣閥門。
較佳的,所述鼠尾孔呈圓形。
較佳的,所述充氣囊為雙層囊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驗大鼠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的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且穩定性較好,以上這些設計有利于實驗人員在大鼠尾靜脈注射過程中克服對大鼠的恐懼心理,同時有利于實驗人員將大鼠更好地固定,保證實驗人員對大鼠穩妥地、獨立地進行尾靜脈注射,避免實驗人員被大鼠抓傷或者咬傷,也可以避免大鼠的輕微移動而影響尾靜脈注射的質量和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實驗大鼠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擋板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固定筒;11-錐形頭部;111-通氣孔;112-透光孔;12-擋板門;121-鼠尾孔;13-充氣囊;131-導氣管;132-充氣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請參閱圖1,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實驗大鼠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筒10,用于放置實驗大鼠,其一端設有錐形頭部11,另一端設有擋板門12,固定筒10及錐形頭部11的橫斷面為梯形,擋板門12也為梯形。
此實施例中,固定筒一側下方標有刻度指示線,最大長度值為18cm,最小格表示0.3cm。當一只大鼠進入固定筒內,實驗人員看下梯形固定筒刻度數值,以此梯形固定筒刻度數值為參考,就可以節約下一只大鼠進入梯形固定筒的時間,可見設計梯形固定筒刻度,有利于確定大鼠進入梯形固定筒的深度并節約大鼠尾靜脈注射的時間。
錐形頭部11的頂端設有通氣孔111,可以適當給予大鼠一定的氧氣或者空氣,這有利于保證大鼠正常的氧氣或者空氣供應,避免大鼠出現缺氧、窒息,甚至引起大鼠性格的改變等。
一實施例中,錐形頭部11為黑色,其四個側面上均設有一個圓形透光孔112。透光孔可以保證外界的光線很容易通過透光孔進入方錐形頭部11內,方錐形頭部內就會比較明亮,有利于大鼠迅速地進入固定筒內,減少大鼠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的擋板門外等待的時間,提高大鼠尾靜脈注射的效率。
擋板門12上設有圓形鼠尾孔121,供大鼠的尾巴伸出,如圖2所示??梢杂行У臏p少大鼠的尾部活動度,有利于實驗人員對大鼠進行尾靜脈注射,促進尾靜脈注射的順利進行。
固定筒10的上方內壁設有長扁狀充氣囊13,其為雙層囊狀結構。充氣囊13一端設有導氣管131,導氣管131末端具有T形充氣閥門132,且充氣閥門132位于擋板門12外。大鼠進入梯形固定筒后,對長扁狀充氣囊進行充氣,可以有效的壓迫大鼠的背部,減少大鼠的活動,同時這種壓迫柔韌性較好,可以避免大鼠出現壓迫的不適感或者疼痛感,起到固定大鼠的積極作用。同時T形充氣閥門位于擋板門的外側,有利于實驗人員對充氣囊進行適當的充氣,以便于固定大鼠,確保實驗人員獨立完成對大鼠的尾靜脈注射。
本實用新型實驗大鼠用尾靜脈注射固定裝置使用具體流程如下:
實驗人員打開充氣囊導氣管131末端的T形充氣閥門132,放掉長扁狀充氣囊13內的氣體,打開擋板門12,實驗人員右手抓取大鼠的尾巴,大鼠會看到方錐形頭部11側面的多個圓形透光孔112透過的光線,利用大鼠的趨光性,大鼠會自動進入梯形固定筒10內,同時觀察梯形固定筒10側面的刻度,并且將梯形固定筒刻度數值記錄下來,將大鼠的尾巴放入擋板門的圓形鼠尾孔121中,關好擋板門12,使用打氣筒通過T形充氣閥門132、充氣囊導氣管131末端、充氣囊導氣管131,完成對長扁狀充氣囊13進行適當充氣,直到大鼠的尾巴活動度很低并且大鼠不出現不適感或者疼痛感為止,此時去掉打氣筒,關閉充氣囊導氣管131末端的T形充氣閥門132,以此實驗人員使用無菌注射器可以快速地、安全地對大鼠進行尾靜脈注射。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