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具領域,具體地說,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
背景技術:
在醫療領域中,對于病人體位,長期平臥會對尾骶部、背部骨隆突處部位造成長時間壓迫,血液循環不良,極易形成壓瘡,給病人帶來危害。定時、定向、定角度的側臥能分散骨隆突部位的壓力,預防壓瘡的產生。病人的臥位,在2小時以上不改變就有發生壓瘡的可能。醫用翻身體位墊使用,能定時的改變體位,分散骨隆突部位的壓力,輔助護理人員給病人翻身,起到支撐輔助作用,預防壓瘡的產生。醫用翻身體位墊可放在前胸或者后背,放在后背者居多。根據人體各部位不同生理形態,使用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翻身體位墊,適用于長期臥床及康復病人的體位支撐和骨突出的軟組織保護,有效地預防壓瘡發生。尤其適用于ICU、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的重危、癱瘓病人。操作簡單、感覺舒適、易清洗。適用人群廣泛,包括:1、長期臥床的患者或老人;2、接受手術、需要臥床靜養者,不能自理者;3、局部創傷或已患壓瘡,其創傷部位不能重壓的患者。4、脊椎手術后后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使用平臥或側臥者。5、呼吸困難的病人。
起初的體位墊是醫護人員用軟布料自己手工制作的,也有用化纖為填充物的枕頭,雖可以起到一定的減壓作用,但由于填充物的性質及大小不能滿足定向、定角度的要求,不能有效減輕骨隆突部位的壓力。且現有的翻身體位墊形狀和使用功能單一,針對不同的要求,需要配置和使用不同形狀和功能的翻身體位墊。
綜上所述,亟需一款能快速適應不同的使用要求,滿足不同使用功能的,易拆、易洗、易消毒的能直接接觸皮膚,安全、舒適、衛生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而相關技術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醫用翻身體位墊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快速組合成不同形狀,適應不同的使用要求,滿足不同使用功能的,易拆、易洗、易消毒、能直接接觸皮膚,安全、舒適、衛生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包括大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截面呈近似直角三角形,近似直角三角形短直角邊的長度約為16cm,長直角邊的長度約為28cm,斜邊的長度約為32cm;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的短直角邊方向的表面縫制有粘扣帶纖維;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端面的表面縫制有粘扣帶纖維;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截面呈近似直角三角形,近似直角三角形短直角邊的長度約為8cm,長直角邊的長度約為14cm,斜邊的長度約為16cm;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斜邊方向的表面縫制有粘扣帶刺毛;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端面的表面縫制有粘扣帶刺毛。
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均包括海棉填料,皮革層和布料層。
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橫向組合。
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縱向組合。
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分別單獨使用。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大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能粘扣組合成不同的形狀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2、三角翻身體位墊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能分開獨立使用,能同時滿足不同的使用部位和使用要求。3、該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配有布套,更耐用,可拆洗,特別適合長期臥床患者、被動、強迫體位的患者臥床時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橫向組合裝配示意圖。
附圖2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縱向組合裝配示意圖。
附圖3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的分解示意圖。
附圖4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的大(小)體位墊截面示意圖。
附圖5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橫向組合裝配使用效果示意圖。
附圖6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縱向組合裝配使用效果示意圖。
附圖7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分開使用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大三角翻身體位墊 2.小三角翻身體位墊
101.第一粘扣帶纖維 102.第二粘扣帶纖維
103.第三粘扣帶纖維 104.第四粘扣帶纖維
201.第一粘扣帶刺毛 202.第二粘扣帶刺毛
203.第三粘扣帶刺毛 204.第四粘扣帶刺毛
3.布料層 4.皮革層
5.海棉填料
實施例1
請參看圖1和圖3,圖1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橫向組合裝配示意圖。圖3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的分解示意圖。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包括大三角翻身體位墊1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2,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1截面呈近似直角三角形,近似直角三角形短直角邊的長度約為16cm,長直角邊的長度約為28cm,斜邊的長度約為32cm。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的短直角邊方向的表面兩端縫制有第一粘扣帶纖維101,第二粘扣帶纖維102。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端面的表面兩端縫制有第三粘扣帶纖維103和第四粘扣帶纖維104。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2截面呈近似直角三角形,近似直角三角形短直角邊的長度約為8cm,長直角邊的長度約為14cm,斜邊的長度約為16cm。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斜邊方向的表面兩端縫制有第一粘扣帶刺毛201,第二粘扣帶刺毛202。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端面的表面兩端縫制有第三粘扣帶刺毛203和第四粘扣帶刺毛204。
請參看圖4,圖4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的大(小)體位墊截面示意圖。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的大(小)體位墊是由皮革層4包裹海棉填料5制成,最外面采用布料層3進行包裹。
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橫向組合是指大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短直角邊形成的表面兩端縫制的第一粘扣帶纖維101和第二粘扣帶纖維102分別與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斜邊方向的表面兩端縫制的第一粘扣帶刺毛201,第二粘扣帶刺毛202相粘扣,使得大、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粘扣在一起,形成一個近似梯形的橫向裝配組合。
請參看圖5,圖5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橫向組合裝配使用效果示意圖。三角翻身體位墊橫向組合裝配針對的是病人臂手恢復康復時使用的,病人在使用體位墊時可以減少病人的痛苦,減少上肢、手臂、上臂手術后帶來的不適。當將大三角翻身體位墊斜邊向下,30°角插入患者背部保持體位時,身體一部分重力落在軟枕上,另一部分重力落在臀大肌平面上,較好地分散了壓力,降低壓瘡的風險,同時也改善了患者在側翻時上端手臂的擱置可以處于功能位置,同時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
實施例2
請參看圖2,圖2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縱向組合裝配示意圖。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包括大三角翻身體位墊1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2,所述的大三角翻身體位墊1和小三角翻身體位墊2的外部形裝及內部結構均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本實施例不再贅述。
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縱向組合是指大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端面的表面兩端縫制的第三粘扣帶纖維103,和第四粘扣帶纖維104分別與所述的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一側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端面的表面兩端縫制的第三粘扣帶刺毛203,第四粘扣帶刺毛204相粘扣,使得大、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的兩個端面粘扣在一起,形成一種縱向裝配組合。
請參看圖6,圖6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縱向組合裝配使用效果示意圖。三角翻身體位墊縱向組合,適用于長期臥床及康復病人的體位支撐和骨突出的軟組織保護,有效地預防褥瘡發生,尤其適用于ICU、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的重危、癱瘓病人,操作簡單、感覺舒適、易清洗。
實施例3
請參看圖7,圖7是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分開使用效果示意圖。所述的醫用翻身體位組合墊分開使用,是指大三角翻身體位墊1用于提供側臥位及俯臥位時的支撐。小三角翻身體位墊用于隔離下肢,可抬高下肢15—30cm,并保持下肢生理彎曲。兩三角翻身體位墊分開使用,能方便供病人翻身,既可用來墊腰,墊膝蓋,也能墊脖子使用,三角翻身體位墊的布料層3耐用,可拆洗可直接接觸皮膚,可有效防止褥瘡。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