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骨科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
背景技術:
骨科學又稱矯形外科學。是醫學的一個專業或學科,專門研究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生理與病理,運用藥物、手術及物理方法保持和發展這一系統的正常形態與功能,以及治療這一系統的傷病。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骨科學在診斷、治療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骨與關節結核病灶清除療法在全國推廣,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的治愈率;手外科的建立和發展,使手外傷的診治技術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顯微外科手術的廣泛開展,使多趾游離再造手、神經束的吻合及松解,0.2mm的小動脈間的吻合已不再是神話;采用新的術式治療脊柱側凸、頸椎病及頸椎狹窄等疾病都取得了較好的骨科學效果;對關節炎患者采取的各種有效的術式,使得多年臥床的患者從新站立起來;對惡性骨腫瘤的治療已從單一的截肢發展到綜合的治療,提高了手術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膝關節鏡的臨床應用,不僅解決了一些疑難關節病的診斷,而且實現了診斷及治療同步進行;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使得一些復雜的骨折同樣也能行內固定治療;人工關節、人工椎體的功能及性能也更趨完善。總之,骨科學的發展與基礎醫學,特別是實驗醫學及材料科學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目前的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許多不便之處,鎳鈦合金記憶彈簧易失效,夾持力度不可調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包括上夾、下夾和調節裝置,所述上夾的右側安裝有上夾手柄,所述上夾手柄的右側安裝有上夾操作柄,所述上夾的右側安裝有弧形夾嘴,所述下夾的右側安裝有下夾手柄,所述下夾手柄的右側安裝有下夾操作柄,所述上夾和下夾之間安裝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右側安裝有固定裝置,所述調節裝置上安裝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的外側安裝有鎳鈦合金記憶彈簧。
優選的,所述上夾和下夾的左側夾嘴處均設置有咬合齒。
優選的,所述上夾、下夾、上夾手柄和下夾手柄均采用符合美國ASTM F的醫用級鈷鉻合金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固定裝置與上夾和下夾之間設置有墊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采用符合美國ASTM F1058的醫用級鈷鉻合金材料制成,醫用級鈷鉻合金由鎳、鈷、鉻、鉬、鐵、錳、碳、鈹組成,對人體無毒害,且不易氧化,使用壽命長;設置有調節裝置,可以調節鎳鈦合金記憶彈簧的彈性張力,進而調節夾嘴的咬合力度,使其止血效果更好,且能夠適應更多的患者,適用性更加廣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腔;2-上夾;3-弧形夾嘴;4-下夾;5-上夾手柄;6-上夾操作柄;7-鎳鈦合金記憶彈簧;8-螺紋柱;9-調節裝置;10-下夾手柄;11-下夾操作柄;12-固定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實施例:一種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包括上夾2、下夾4和調節裝置9,上夾2的右側安裝有上夾手柄5,上夾手柄5的右側安裝有上夾操作柄6,上夾2的右側安裝有弧形夾嘴3,下夾4的右側安裝有下夾手柄10,下夾手柄10的右側安裝有下夾操作柄11,上夾2和下夾4之間安裝有空腔1,空腔1的右側安裝有固定裝置12,調節裝置9上安裝有螺紋柱8,螺紋柱8的外側安裝有鎳鈦合金記憶彈簧7,上夾2和下夾4的左側夾嘴處均設置有咬合齒,上夾2、下夾4、上夾手柄5和下夾手柄10均采用符合美國ASTM F1058的醫用級鈷鉻合金材料制成,固定裝置12與上夾2和下夾4之間設置有墊片。
工作原理;該骨科醫用可調止血夾使用時,首先打開包裝,檢查各個部位的零部件是否完好,根據患者的患處和年齡等因素調節止血夾夾嘴的咬合力度,咬合力度可以通過螺紋柱8和調節裝置9進而調節鎳鈦合金記憶彈簧7的張力,通過控制夾操作柄6和下夾操作柄11,使弧形夾嘴3張開,使其咬合在需要進行止血的位置,在鎳鈦合金記憶彈簧7的作用下牢牢的夾住患處達到止血的目的。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