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可視喉鏡的氣管插管。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氣管插管其斜面所在的平面與管體軸線所在的平面呈45°傾角,其曲率半徑一般為120mm至160mm,主要是配合傳統喉鏡(非視頻)使用的,以便于臨床氣管插管時醫生可以通過傾斜斜面產生的縫隙目視聲門的具體位置。隨著醫療器械技術的持續發展,可視喉鏡得到了廣泛應用,醫生無需再通過斜面產生的縫隙進行窺視,氣管插管斜面傾角的存在一方面反而擋住了部分視頻光路,影響臨床醫生的準確判斷,另一方面使得氣管插管伸入人體時因兩側阻力不同會產生跑偏現象,妨害了氣管插管的快速完成;另外,由于現有的氣管插管曲率半徑過小,貼著可視喉鏡鏡片插入時,氣管插管插入端的端部經常高于聲門的位置,不容易進入聲門;給醫生的診療或手術帶來不便,影響醫生的插管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可視喉鏡的氣管插管,使其伸入人體一端的斜面與聲門以及插入方向相匹配,以利于臨床醫生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氣管插管,為搶救病人贏得時間。
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存在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可視喉鏡的氣管插管,包括弧形延伸的管體,管體伸入人體一端的端面為斜面,管體在靠近斜面的位置設有氣囊,管體在氣囊與斜面之間設有墨菲孔,所述斜面所在的平面與管體軸線所在的平面垂直。由于斜面所在的平面與管體軸線所在的平面垂直,一方面氣管插管斜面的前伸側緊貼著可視喉鏡鏡片插入,不會擋著可視喉鏡的光路,聲門位置可以全部展示給醫生,方便醫生快速實施氣管插管,另一方面氣管插管與人體喉部接觸的斜面兩側阻力相同,插入的順暢性較好,并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也有利于對病人喉部的保護。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體弧形延伸的曲率半徑在180mm至230mm之間。由于管體的曲率半徑在180mm至230mm之間,在氣管插管順著喉鏡片伸入病人喉部時,氣管插管伸入端的前端部剛好位于病人聲門的附近,有利于醫生在可視喉鏡的幫助下快速完成氣管插管。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體弧形延伸的曲率半徑為212m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體伸入人體一端的延伸末端軸向與斜面的夾角在30°至40°之間。這樣使得可視喉鏡的視野較大,氣管插管進入聲門的阻力較小,有利于氣管插管的快速完成。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體伸入人體一端的延伸末端軸向與斜面的夾角為35°。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于斜面所在的平面與管體軸線所在的平面垂直,管體弧形延伸的曲率半徑調整為212mm,斜面傾角調整為35°,使得可視喉鏡具有較好的視野和插入順暢性,不會出現跑偏現象,有利于醫生快速、方便地完成氣管插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其中:管體1、氣囊2、墨菲孔3、斜面4、充氣管5、連接頭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描述:
實施例:一種用于可視喉鏡的氣管插管,如圖1所示,包括弧形延伸的管體1和充氣管5,管體1的曲率半徑R為212mm,管體1伸入人體一端的端面為斜面4,管體1的另一端設有連接頭6,管體1在靠近斜面4的位置設有氣囊2,管體1在氣囊2與斜面4之間設有墨菲孔3,充氣管5通過管體1的側壁與充氣囊2連通,所述斜面4所在的平面與管體1軸線所在的平面垂直,斜面4與管體1伸入人體一端的延伸末端軸向夾角為35°。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方案,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
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