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屬康復醫療器械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地球是一大磁場,人體是一個小磁場,人患疾病是人體病變部位磁場紊亂所致、動態電磁療通過電磁頭的吸附刺激將人體體皮膚毛孔增大,可迅速排出體內毒素,新陳代謝達到了調整紊亂的人體生物磁場,這是電罐能診罐療技術不同于傳統拔罐的重要區別??蓮碾姶殴薇诘母街锖桶喂藓篑R上出現的白、黃、紅水泡可以說明。吸附罐是依托中華傳統醫學精華,把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代罐具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將我國傳統中醫的診治方法與現代醫療技術融為一體,獨創實用新型的中醫醫技量化最新科技產品。吸附罐診療技術是根據我國傳統的中醫理論、氣血原理、經絡學、陰陽學、五行學、磁療學、全息論的辯證關系,把過去單純的罐療、磁療、藥療、電療、針灸、按摩、刮痧等融為一體,實施全方位的診病與治療,最有效地調理經絡,肌肉組織,改善微循環最迅速地治愈各種病癥。因為吸附罐是在負壓的作用下進行使用的,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方法還是像普通拔罐一樣在罐體內燃燒酒精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由于吸附罐與普通拔罐的罐多了電子元器件,燃燒時對電子元器件的安全和壽命有損害。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該吸附罐取代原有的燃燒產生負壓的方式,使操作變得安全、方便,且吸附罐本身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包括杯狀的吸附罐體、輸入接頭、電磁發生器和信號線,所述吸附罐體底部設有抽氣結構,其側壁設有輸入接口固定孔,所述輸入接頭安裝固定于所述輸入接口固定孔處,輸入接頭的一端伸入吸附罐體內腔,所述電磁發生器設置在所述吸附罐體內腔內,所述信號線信號連接所述輸入接頭與電磁發生器。進一步地,所述抽氣結構包括:設置在吸附罐體底部的抽氣固定孔、錐形的抽氣外殼、抽氣座和活動氣塞桿,所述抽氣外殼從吸附罐體內腔沿所述抽氣固定孔部分頂出吸附罐體外部,所述抽氣座設于抽氣外殼開口端,抽氣座上設有貫通的抽氣孔,所述活動氣塞桿一端設于所述抽氣孔內,活動氣塞桿的另一端穿出抽氣外殼底部的出氣孔,所述活動氣塞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增大部。此方案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進一步地,所述電磁發生器包括:電磁發生器外罩及設置在電磁發生器外罩內的電極頭,所述電磁發生器外罩一端設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套接在所述抽氣外殼上,電磁發生器外罩的外壁設有進氣孔。此方案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結構簡單。進一步地,所述電極頭由導磁不銹鋼電磁極和電磁體圈組成。進一步地,所述導磁不銹鋼電磁極和電磁體圈通過金屬螺桿和金屬螺母固定在一起,其中在電磁體圈和金屬螺母間設有金屬墊片和金屬焊接片。進一步地,所述輸入接頭與所述輸入接口間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方式,安裝及拆卸方便。進一步地,所述輸入接頭與所述輸入接口的連接處設于密封圈。防止連接處的漏氣,保證吸附罐內負壓環境。進一步地,所述吸附罐體開口端設有密封膠圈。密封膠圈在使用貼覆人體皮膚處,受吸壓時產生一定的變形,使表面積增大,從而增大與人體肌膚的接觸面積,有助于密封性能的提高。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一方面,通過配合抽氣工具(比如抽氣槍)的作用,對吸附罐體底部的抽氣結構進行吸吮,抽走吸附罐體內腔內的空氣,使吸附罐體內腔形成負壓環境,取代了傳統拔罐采用燃燒產生負壓的方式,因此操作上更具安全性及壓力可控性強;另一方面,吸附罐體內的電磁發生器能夠產生電磁波,對人體進行診斷、治療,突破了傳統拔罐只有吸吮功效的局限性,功能及療效更好。在結構上,采用吸附罐體、輸入接頭、電磁發生器和信號線等結構,相對部件少,結構簡單。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的爆炸視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的立體圖。各部件名稱及其標號活動氣塞桿:1抽氣外殼:2抽氣座:3密封圈:4輸入接口:5密封膠圈:6固定口:7進氣孔:8電磁發生器外罩:9電磁體圈:10金屬螺桿:11金屬墊片:12金屬焊接片:13不銹鋼電磁極:14吸附罐體:20輸入接頭:21抽氣結構:22電磁發生器:23信號線:24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如圖1-2所示,一種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包括杯狀的吸附罐體20、輸入接頭21、電磁發生器23和信號線24,所述吸附罐體20底部設有抽氣結構22,其側壁設有輸入接口5固定孔,所述輸入接頭21安裝固定于所述輸入接口5固定孔處,輸入接頭21的一端伸入吸附罐體20內腔,所述電磁發生器23設置在所述吸附罐體20內腔內,所述信號線24信號連接所述輸入接頭21與電磁發生器23。所述抽氣結構22包括:設置在吸附罐體20底部的抽氣固定孔、錐形的抽氣外殼2、抽氣座3和活動氣塞桿1,所述抽氣外殼2從吸附罐體20內腔沿所述抽氣固定孔部分頂出吸附罐體20外部,所述抽氣座3設于抽氣外殼2開口端,抽氣座3上設有貫通的抽氣孔,所述活動氣塞桿1一端設于所述抽氣孔內,活動氣塞桿1的另一端穿出抽氣外殼2底部的出氣孔,所述活動氣塞桿1的兩端分別設有增大部。此方案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所述電磁發生器23包括:電磁發生器外罩9及設置在電磁發生器外罩9內的電極頭,所述電磁發生器外罩9一端設有固定口7,所述固定口7套接在所述抽氣外殼2上,電磁發生器外罩9的外壁設有進氣孔8。此方案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結構簡單。所述電極頭由導磁不銹鋼電磁極14和電磁體圈10組成。所述導磁不銹鋼電磁極14和電磁體圈10通過金屬螺桿11和金屬螺母固定在一起,其中在電磁體圈10和金屬螺母間設有金屬墊片12和金屬焊接片13。所述輸入接頭21與所述輸入接口5間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方式,安裝及拆卸方便。所述輸入接頭21與所述輸入接口5的連接處設于密封圈4。防止連接處的漏氣,保證吸附罐內負壓環境。所述吸附罐體20開口端設有密封膠圈6。密封膠圈6在使用貼覆人體皮膚處,受吸壓時產生一定的變形,使表面積增大,從而增大與人體肌膚的接觸面積,有助于密封性能的提高。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的抽氣及保壓原理如下:本吸附罐通常配合與之配套的吸附槍使用,當吸附槍的吸嘴對接上抽氣外殼2上的出氣孔時,由吸附槍的吸嘴吸氣,把活動氣塞桿1部分吸出,使活動氣塞桿1兩端的增大部分別脫離抽氣外殼2上的出氣孔和抽氣座3上的抽氣孔,此時,吸附罐內腔的氣體通過氣流通道被吸附槍吸走,吸附罐內產生負壓;當吸附槍拿走后,由于吸附罐內負壓的作用,會把活動氣塞桿1吸回原來的位置,即活動氣塞桿1兩端的增大部分別抵住抽氣外殼2上的出氣孔和抽氣座3上的抽氣孔的位置,從而對吸附罐內腔密封,使負壓保持。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復治療或預防的低頻電磁吸附罐,一方面,通過配合抽氣工具(比如抽氣槍)的作用,對吸附罐體底部的抽氣結構進行吸吮,抽走吸附罐體內腔內的空氣,使吸附罐體內腔形成負壓環境,取代了傳統拔罐采用燃燒產生負壓的方式,因此操作上更具安全性及壓力可控性強;另一方面,吸附罐體內的電磁發生器能夠產生電磁波,對人體進行診斷、治療,突破了傳統拔罐只有吸吮功效的局限性,功能及療效更好。在結構上,采用吸附罐體、輸入接頭、電磁發生器和信號線等結構,相對部件少,結構簡單。只要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的思想,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實施例進行任意組合,均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對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的變型及不同實施例進行的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的思想的任意組合,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