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負壓式藥液置換器。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時,一般都需要護理人員進行配藥,常常是將粉針劑藥物通過注射器,注射到輸液瓶中進行配藥。傳統(tǒng)的配藥方式存在,護理人員為了提高粉狀藥物的利用率,減少粉針劑藥瓶內的藥物殘留,常常需要反復穿刺粉針劑藥瓶,操作過程十分繁重,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較大。
在反復穿刺的過程中,針頭容易和針筒脫離,注射器針頭反復暴露在空氣中,針頭會受到空氣中細菌的污染。
人為注入時,常常會向注射器中引入空氣,在將所述空氣排出注射器時,會造成藥液的外滲,如果是配置高危藥物(如化療藥物),對操作人員存在著潛在危害。
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針頭易受細菌污染、對操作人員存在著潛在危害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配藥時針頭易受細菌污染、對操作人員存在著潛在危害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負壓式藥液置換器。
本方案提供的基礎方案為:負壓式藥液置換器,包括:
機架,機架上設有配藥瓶,配藥瓶包括瓶上蓋、瓶體和瓶底蓋,瓶上蓋上固設有上針頭,瓶底蓋上固設有下針頭,瓶體中部設有連通口;
無針頭的注射器,注射器上固設有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上分別設有第一氣閥和第二氣閥;
連通管,連通管的一端與連通口相連,連通管的另一端與第一通氣管相連。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通過無針頭的注射器與第一氣閥和第二氣閥的配合,實現(xiàn)對配藥瓶進行抽壓的目的。第一氣閥打開,第二氣閥關閉,拉動注射器,可對配藥瓶進行抽壓;推動注射器,可對配藥瓶進行加壓。第一氣閥關閉,第二氣閥打開,此時拉動注射器,使注射器內容積達到最大,然后第一氣閥打開,第二氣閥關閉,可實現(xiàn)快速的對配藥瓶進行加壓的目的。
將下針頭插入粉針劑藥瓶里,上針頭插入液體瓶里。然后通過與配藥瓶向連的注射器實現(xiàn)對配藥瓶的抽壓,由于配藥瓶內的壓力降低,因此,粉針劑藥瓶力的粉末狀藥物和液體瓶中的藥液,都會進入到配藥瓶中。并且,可通過轉動配藥瓶,使得粉針劑藥瓶和液體瓶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使得粉末狀藥物和藥液混合更加充分。由于液體瓶在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藥液會從上到下流動,最后流入到粉針劑藥瓶里,這樣就避免了粉末狀的藥物在抽壓時隨空氣排出,提高了藥物的利用率。
最后,通過向配藥瓶內加壓,使得混合之后的液體能夠快速的從配藥瓶中排出。
本方案負壓式藥液置換器,在操作時,僅需要對粉針劑藥瓶進行一次穿刺,并且針頭不會反復暴露在空氣中,就可以完成對藥物的混合。
優(yōu)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yōu)選方案,連通管為塑料軟管。塑料軟管不會妨礙到配藥瓶的轉動過程,方便配藥瓶轉動。
優(yōu)選方案二:作為優(yōu)選方案一的優(yōu)選方案:瓶上蓋與瓶體的上端螺紋連接,瓶底蓋與瓶體的下端螺紋連接。瓶上蓋、瓶下蓋分別與瓶體的上端和下端螺紋連接,這樣方便在配藥完成后清洗、消毒。
優(yōu)選方案三:作為優(yōu)選方案二的優(yōu)選方案:第一氣閥和第二氣閥之間設有聯(lián)動桿。當第一氣閥開啟時,第二氣閥關閉;當第一氣閥關閉時,第二氣閥開啟。聯(lián)動桿的存在使得醫(yī)務人員僅需要對任一氣閥進行操作,而不需要分別對兩個氣閥進行起操作,簡化的操作步驟。
優(yōu)選方案四:作為優(yōu)選方案三的優(yōu)選方案:機架底部設有橡膠墊層。由于機架通常是放置在桌面上,橡膠墊層可起到防滑的效果,防止機架在配藥瓶轉動的過程中滑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負壓式藥液置換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配藥瓶2、瓶上蓋21、瓶下蓋22、瓶體23、上針頭211、下針頭222、注射器3、第一通氣管31、第二通氣管32、第一氣閥311、第二氣閥322、連通管4、橡膠墊層5。
實施例1
負壓式藥液置換器,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有配藥瓶2,配藥瓶2包括瓶上蓋21、瓶體23和瓶底蓋,瓶上蓋21上固設有上針頭211,瓶底蓋上固設有下針頭222,瓶體23中部設有連通口;無針頭的注射器3,注射器3上固設有第一通氣管31和第二通氣管32,第一通氣管31和第二通氣管32上分別設有第一氣閥311和第二氣閥322;連通管4,連通管4的一端與連通口相連,連通管4的另一端與第一通氣管31相連。
具體使用時:首先將上針頭211插入藥液瓶中,下針頭222插入粉針劑藥瓶中,然后關閉第二氣閥322,打開第一氣閥311,然后向左拉動注射器3,這樣使得配藥瓶2內的氣壓降低。配藥瓶2的氣壓降低之后,使得藥液瓶內的藥液加速排出,在重力的作用下浸入到粉針劑藥瓶內,浸濕粉末狀的藥物,使得粉末狀的藥物不會隨空氣流動。
然后打開第二氣閥322,使得配藥瓶2內的氣壓與大氣壓相同。然后關閉第二氣閥322,向右推動注射器3,使得配藥瓶2內的氣壓上升,在氣壓的作用下,配藥瓶2內的藥液流入到粉針劑藥瓶中,此時藥液與粉末狀的藥物混合。
然后轉動配藥瓶2,使得粉針劑藥瓶在上方,然后重復抽壓的步驟,讓混合后的藥物流入到配藥瓶2中,然后向配藥瓶2加壓,使得混合后的藥液排出配藥瓶2,完成配藥步驟。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相比,不同之處僅在于,連通管4為塑料軟管瓶上蓋21與瓶體23的上端螺紋連接,瓶底蓋與瓶體23的下端螺紋連接。在操作過程中,由于塑料軟管的存在,在轉動配藥瓶2的過程中更加方便,也能更好的對配藥瓶2進行清洗、消毒。
實施例3
與實施例2相比,不同之處僅在于,第一氣閥311和第二氣閥322之間設有聯(lián)動桿??杉涌觳僮魉俣?。
實施例4(基本如附圖1所示)
與實施例3相比,不同之處僅在于,機架1底部設有橡膠墊層5。增大機架1與桌面的摩擦力,防止機架1滑動。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