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
背景技術:
一般指熱力,包括熱液(水、湯、油等)、蒸氣、高溫氣體、火焰、熾熱金屬液體或固體(如鋼水、鋼錠)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指皮膚和/或黏膜,嚴重者也可傷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組織,如肌肉、骨、關節甚至內臟。燙傷是由熱液、蒸氣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傷,是熱力燒傷的一種。中國九分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提出,將成人體表面積分為11等份,其中頭面頸部為9%,雙上肢為2個9%,軀干前后(各占13%)及會陰(占1%)為3個9%,雙下肢包括臀部為5個9%+1%(46%)。
燒傷病人治療時,棉被不能與病人皮膚接觸,為了病人保暖的需要,普遍采取在病床上增設一個托架,將棉被放置在托架上,現有技術的棉被托架存在結構復雜,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托架固定在病床上以后,病人起身、上下床非常的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解決現有托架使用不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包括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上邊框和下邊框正面均開設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內均活動連接有10個滑輪,所述的支撐架正面設置有9根支撐桿和位于支撐桿最右側的帶動桿,所述的支撐桿和帶動桿的上端均與上邊框內對應的滑輪相連接,所述的支撐桿和帶動桿的下端均與下邊框內對應的滑輪相連接,所述的支撐架左邊框頂端固定連接有左擋板,所述的帶動桿上端與滑輪連接處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的安裝板上活動連接有右擋板,所述的支撐架左邊框和右邊框正面近中部設置有收線輪,所述的支撐桿和帶動桿中部開設均有左右貫穿的線孔,所述的線孔內設置有左、右兩端分別與收線輪相連接的拉繩,所述的拉繩對應帶動桿左、右側壁位置固定連接有止位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滑槽為“T”型滑槽。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支撐架左、右邊框底端均設置有用于固定支撐架的安裝座。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收線輪正面固定連接有搖柄。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拉繩為鋼絲繩。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支撐架和支撐桿均由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通過設置支撐桿、右擋板、拉繩、收線輪等裝置實現手搖收疊棉被的功能,極大的方便了護理人員的操作,降低其工作強度和負擔,便于病人的起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收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架,2.滑槽,3.滑輪,4.支撐桿,5.帶動桿,6.左擋板,7.安裝板,8.右擋板,9.收線輪,10.收線孔,11.拉繩,12.止位塊,13.安裝座,14.搖柄。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包括支撐架1,支撐架1上邊框和下邊框正面均開設有滑槽2,滑槽2內均活動連接有10個滑輪3,支撐架1正面設置有9根支撐桿4和位于支撐桿4最右側的帶動桿5,支撐桿4和帶動桿5的上端均與支撐架1上邊框內對應的滑輪3相連接,支撐桿4和帶動桿5的下端均與支撐架1下邊框內對應的滑輪3相連接,支撐架1左邊框頂端固定連接有左擋板6,帶動桿5上端與滑輪3連接處固定連接有安裝板7,安裝板7上活動連接有右擋板8,支撐架1左邊框和右邊框正面近中部設置有收線輪9,支撐桿4和帶動桿5中部開設均有左右貫穿的線孔10,線孔10內設置有左、右兩端分別與收線輪9相連接的拉繩11,拉繩11對應帶動桿5左、右側壁位置固定連接有止位塊12。
實施例1:使用托架為病患棉被保溫時,一種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包括支撐架1,支撐架1上邊框和下邊框正面均開設有滑槽2,滑槽2內均活動連接有10個滑輪3,支撐架1正面設置有9根支撐桿4和位于支撐桿4最右側的帶動桿5,支撐桿4和帶動桿5的上端均與支撐架1上邊框內對應的滑輪3相連接,支撐桿4和帶動桿5的下端均與支撐架1下邊框內對應的滑輪3相連接,支撐架1左邊框頂端固定連接有左擋板6,帶動桿5上端與滑輪3連接處固定連接有安裝板7,安裝板7上活動連接有右擋板8,支撐架1左邊框和右邊框正面近中部設置有收線輪9,支撐桿4和帶動桿5中部開設均有左右貫穿的線孔10,線孔10內設置有左、右兩端分別與收線輪9相連接的拉繩11,拉繩11對應帶動桿5左、右側壁位置固定連接有止位塊12。
滑槽2為“T”型滑槽,支撐架1左、右邊框底端均設置有用于固定支撐架1的安裝座13,收線輪9正面固定連接有搖柄14,拉繩11為鋼絲繩,支撐架1和支撐桿4均由不銹鋼材料制成。
收疊時,上翻右擋板8,緩慢搖轉支撐架1左邊框上的收線輪9,收線輪9收緊拉繩10,拉繩10帶動止位塊12將帶動桿5向左側拉動,帶動桿5帶動右擋板8向左側運動,棉被被右擋板向左壓縮折疊。
實施例2:不使用時,一種燒傷護理用棉被托架,包括支撐架1,支撐架1上邊框和下邊框正面均開設有滑槽2,滑槽2內均活動連接有10個滑輪3,支撐架1正面設置有9根支撐桿4和位于支撐桿4最右側的帶動桿5,支撐桿4和帶動桿5的上端均與支撐架1上邊框內對應的滑輪3相連接,支撐桿4和帶動桿5的下端均與支撐架1下邊框內對應的滑輪3相連接,支撐架1左邊框頂端固定連接有左擋板6,帶動桿5上端與滑輪3連接處固定連接有安裝板7,安裝板7上活動連接有右擋板8,支撐架1左邊框和右邊框正面近中部設置有收線輪9,支撐桿4和帶動桿5中部開設均有左右貫穿的線孔10,線孔10內設置有左、右兩端分別與收線輪9相連接的拉繩11,拉繩11對應帶動桿5左、右側壁位置固定連接有止位塊12。
滑槽2為“T”型滑槽,支撐架1左、右邊框底端均設置有用于固定支撐架1的安裝座13,收線輪9正面固定連接有搖柄14,拉繩11為鋼絲繩,支撐架1和支撐桿4均由不銹鋼材料制成。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