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血工作臺止血帶鋪設裝置,屬于醫療設備衛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醫療衛生單位對每個前來就診的病人進行病情診斷的重要手段為血常規檢查,采血時為避免交叉感染,采血工作臺每采血一次就需要人工進行臺布和止血帶的更換,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采血工作臺止血帶鋪設裝置,臺布和止血帶的鋪設可自動化進行,只需醫護人員操作控制器,即可快速方便的更換臺布和止血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采血工作臺止血帶鋪設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前支架和連接在所述前支架后部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前部的其中一側設有上下布置的臺布卷軸A和臺布卷軸B,在所述前支架前部的另一側設有臺布卷軸C和臺布卷軸D,臺布卷軸A和臺布卷軸C之間用于安裝臺布卷,臺布卷軸C設置在連接板Ⅰ上并與所述臺布卷軸A同軸線設置,所述連接板Ⅰ的上端鉸接在所述前支架上,臺布卷軸D設置在連接板Ⅱ上并與所述臺布卷軸B同軸線設置,所述連接板Ⅱ的下端鉸接在所述前支架上,臺布卷軸B和臺布卷軸D之間用于安裝收布卷,所述臺布卷軸B由同步帶傳動機構驅動轉動,所述前支架的上部設有第一導向桿,所述前支架的下部設有可轉動的第二導向桿,在所述第二導向桿18的下部設有第五導向桿31,在所述后支架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第三導向桿和第四導向桿,所述第二導向桿18與所述第三導向桿4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前支架的后部設置有用于安放盤狀止血帶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還設有一對用于輸送止血帶的輥輪組,在所述支撐架的后端對應所述輥輪輸出止血帶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切斷止血帶的電磁鐵切割裝置,所述第二導向桿上安裝有一霍爾元件感應器,所述前支架上對應于所述霍爾元件感應器設有霍爾元件接收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在支撐架上安裝好盤狀止血帶,在臺布卷軸A和臺布卷軸C之間安裝整卷的臺布卷,在臺布卷軸B和臺布卷軸D之間安裝好收布卷,從臺布卷上拉出臺布自第一導向桿上部繞過,然后由第二導向桿的下部經第三導向桿的上部、第四導向桿、自后支架的下部經第五導向桿卷繞在收布卷上。實際使用時,可在后支架上部設置工作臺面,干凈的臺布位于工作臺面上部。通過同步帶傳動機構驅動臺布卷軸B轉動,臺布卷軸B轉動時帶動收布卷轉動,將使用過的臺布卷繞在收布卷上,收布卷在卷繞臺布時干凈的臺布自臺布卷上被拉出鋪設在工作臺面上,從而完成臺布的鋪設。在臺布鋪設過程中,用于輸送止血帶的輥輪組動作,夾持止血帶向工作臺面方向輸送并與臺布同時鋪設,當輸送至設定長度時,電磁鐵切割裝置將止血帶切斷,新的臺布與止血帶同時鋪設在采血工作臺上(止血帶落在已更新的臺布上)。其中,安裝在第二導向桿上的霍爾元件感應器在臺布運動時可隨第二導向桿轉動,第二導向桿每轉動一周,霍爾元件接收器向控制器發送一次感應信號,控制器根據已設定的參數判斷驅動機構的電機的通電情況。當第二導向桿轉動周數達到控制器設定值,控制器自動給電機斷電,臺布停止運動。
為便于拆裝臺布卷,所述連接板Ⅰ通過青蛙鉸鏈與所述前支架連接。當安裝臺布卷時,將連接板Ⅰ向外側翻折,臺布卷軸C隨之向外翻折,留出安裝空間,將臺布卷的一端自該側向對側的臺布卷軸A上安裝,然后將連接板Ⅰ及臺布卷軸C復位插入臺布卷的另一端內。拆卸臺布卷時,反向操作即可。
為便于對臺布進行有效導向,所述第二導向桿外部包裹有橡膠套。
為便于對止血帶進行計長,所述用于輸送止血帶的輥輪由步進電機驅動轉動。通過步進電機驅動,可控制止血帶的輸出長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傳感裝置進行信號反饋,能夠實現臺布和止血帶的自動鋪設,可快速有效進行臺布和止血帶的鋪設,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也為病人節省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右視示意圖;
圖5是圖1中的青蛙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側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電磁鐵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圖;
圖中,1是前支架,2是后支架,3是第四導向桿,4是第三導向桿,5是支撐架,6是輥輪,7是電磁鐵切割裝置,8是盤狀止血帶,9是青蛙鉸鏈,10是連接板Ⅰ,11是連接板Ⅱ,12是第一導向桿,13是臺布卷軸A,14是電機Ⅰ,15是臺布卷軸C,16是臺布卷軸D,17是臺布卷軸B,18是第二導向桿,19是霍爾元件接收器,20是霍爾元件感應器,21是同步帶輪Ⅰ,22是電機Ⅱ,23是同步帶輪Ⅱ,24是電磁鐵,25是導向軸,26是滑塊,27是切斷刀,28是切割座,29是止血帶出口,30是推桿,31是第五導向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非限定性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采血工作臺止血帶鋪設裝置,其包括前支架1和連接在所述前支架1后部的后支架2,前支架1和后支架2均為鋼板制作的框架式結構。所述前支架1前部的其中一側設有上下布置的臺布卷軸A13和臺布卷軸B17,在所述前支架1前部的另一側設有臺布卷軸C15和臺布卷軸D16,臺布卷軸A13和臺布卷軸C15之間用于安裝臺布卷,臺布卷軸C15設置在連接板Ⅰ10上并與所述臺布卷軸A13同軸線設置,所述連接板Ⅰ10的上端鉸接在所述前支架1上,臺布卷軸D16設置在連接板Ⅱ11上并與所述臺布卷軸B17同軸線設置,所述連接板Ⅱ11的下端鉸接在所述前支架1上,臺布卷軸B17和臺布卷軸D16之間用于安裝收布卷,連接板Ⅰ10和連接板Ⅱ11分別向外側翻折后形成安裝和拆卸臺布卷和收布卷的空間。所述臺布卷軸B17由同步帶傳動機構驅動轉動,所述同步帶傳動機構包括電機Ⅰ14、兩個同步帶輪Ⅰ21,電機Ⅰ14通過同步帶輪機同步帶驅動臺布卷軸B17轉動。在前支架1的上部設有第一導向桿12,在前支架1的下部設有可轉動的第二導向桿18,在第二導向桿18的下部的前支架1上設有第五導向桿31,第一導向桿12、第二導向桿18、第五導向桿31均位于各臺布卷軸后部,其中,為了增大摩擦力,便于有效輸送臺布,所述第二導向桿18外部包裹有橡膠套。在后支架2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別固定設有第三導向桿4和第四導向桿3。第一導向桿12、第三導向桿4、第四導向桿3、第五導向桿31均為表面光滑的不銹鋼桿件。其中,第二導向桿18與第三導向桿4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內,以形成一個平臺即采血工作臺。在前支架1的后部還設置有用于安放盤狀止血帶8的支撐架5,支撐架5固定在前支架1上,支撐架5為框架式結構,盤狀止血帶8可拆卸地安裝在支撐架5的前端,在支撐架5上還設有一對用于輸送止血帶的輥輪6,輥輪6位于盤狀止血帶8的后部,該對輥輪6由電機Ⅱ22和同步帶輪Ⅱ23及同步帶驅動轉動,電機Ⅱ22固定安裝在支撐架5上,該對輥輪6可夾持止血帶向后輸送。在所述支撐架5的后端對應所述輥輪6輸出止血帶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切斷止血帶的電磁鐵切割裝置7。電磁鐵切割裝置7為現有技術,其主要包括電磁鐵24、可由電磁鐵24推動的推桿、滑塊26、切割座28、切斷刀27,滑塊26通過導向軸25設置在切割座28的上部,滑塊26可沿導向軸25滑動,切斷刀27固定在滑塊26上,切割座28上設有止血帶出口29,電磁鐵24推動推桿30及滑塊26下行,同時帶動切斷刀27下行,從而可將由止血帶出口29出來的止血帶切斷。所述第二導向桿18上安裝有一霍爾元件感應器20,所述前支架1上對應于所述霍爾元件感應器20設有霍爾元件接收器19。本實用新型還設有控制器對電機Ⅰ、電機Ⅱ及霍爾元件進行控制。
為便于拆裝臺布卷,所述連接板Ⅰ通過青蛙鉸鏈9與所述前支架1連接。
為便于對止血帶進行計長,驅動輥輪6轉動的電機采用步進電機。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在支撐架5上安裝好盤狀止血帶8,將止血帶自兩個輥輪6之間穿出,并由電磁鐵切割裝置7的止血帶出口穿出,在臺布卷軸A13和臺布卷軸C15之間安裝整卷的臺布卷,在臺布卷軸B17和臺布卷軸D16之間安裝好收布卷。從臺布卷上拉出臺布后自第一導向桿12上部繞過,然后由第二導向桿18的下部經第三導向桿4的上部、第四導向桿3、自后支架2的下部經第五導向桿31卷繞在收布卷上。實際使用時,可在后支架2的上部設置工作臺面,干凈的臺布位于工作臺面上部。通過電機Ⅰ14驅動臺布卷軸B17轉動,臺布卷軸B17轉動時帶動安裝在臺布卷軸B17和臺布卷軸D16之間的收布卷轉動,將使用過的臺布卷繞在收布卷上,收布卷在卷繞臺布時干凈的臺布自臺布卷上被拉出鋪設在工作臺面上,從而完成臺布的更新。在臺布鋪設過程中,電機Ⅱ22驅動輥輪6動作,一對輥輪6夾持止血帶向工作臺面方向輸送并與臺布同時鋪設,當輸送至設定長度時,電磁鐵切割裝置7將止血帶切斷,新的臺布與止血帶同時鋪設在采血工作臺上(止血帶落在已更新的臺布上)。其中,安裝在第二導向桿18上的霍爾元件感應器20在臺布運動時隨第二導向桿18轉動,第二導向桿18每轉動一周,霍爾元件接收器19向控制器發送一次感應信號,控制器根據已設定的參數判斷電機Ⅰ的通電情況。當第二導向桿18轉動周數達到控制器設定值,控制器自動給電機Ⅰ斷電,臺布停止運動。
臺布運動的同時,電機Ⅱ22通過同步帶機構帶動輥輪6轉動,兩個輥輪6夾持止血帶向后輸送。通過設定控制器參數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動,進一步控制止血帶的輸出長度,當步進電機轉動達到控制器設定的參數時停止轉動,由控制器發出信號,控制電磁鐵切割裝置7動作一次,切斷刀將止血帶切斷,止血帶落在已更新的臺布上。
本實用新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