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學上,在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利用靜脈內瘺穿刺針進行注射,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態和血管的狀態需在手臂的不同部位進行穿刺針的注射,由于穿刺針針體較長,在插入手臂后保留在血管內的部分較長,需要患者保持手臂筆直不能彎曲,往往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血管壁薄、患者輕微的抖動手臂,會造成血管壁破裂,影響治療進程,嚴重時甚至會耽誤病情,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以解決患者抖動或彎曲手臂使針頭對血管壁造成損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弧形夾板,兩塊弧形夾板的一端通過鉸軸連接在一起,在所述鉸軸上套設有可使兩塊弧形夾板夾緊手臂的扭簧,還包括設置在兩塊弧形夾板之間、且位于所述鉸軸下方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壓迫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使其與手臂保持緊貼。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設有用于固定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的凹槽。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夾板內側的用于減緩夾板對手臂壓迫力的緩沖層。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層上設有防滑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防滑凸起為防滑氣泡。
進一步地,所述防滑凸起設有旋轉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兩塊弧形夾板配合套設在鉸軸上的扭簧和固定件將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固定在患者手臂上,緩沖件緩沖夾板對手臂的壓迫力,避免夾緊力度過大使血液流通不暢,防滑凸起增大手臂的摩擦力,使固定裝置在手臂上不會移動,從而固定患者手臂,使患者無法彎曲手臂,以及在患者輕微的抖動手臂時,針頭不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壞,使用方便、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一種實施例示意圖;
1-夾板、2-鉸軸、3-固定件、4-緩沖層、5-防滑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包括夾板1、鉸軸2、固定件3、緩沖層4和防滑凸起5,夾板共兩塊設置在鉸軸的兩側,在鉸軸上套設有扭簧,扭簧連接兩側夾板的一端,對夾板產生夾緊的力,使夾板將手臂夾緊;固定件位于兩塊夾板之間、且位于鉸軸的下方,固定件采用彈性材料,用于壓迫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使其與手臂保持緊貼,在固定件的中部設有凹槽,凹槽用于固定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對動靜脈內瘺穿刺針漏出皮膚表面部分和導流管產生下壓力和左右的支撐力,使其貼附在皮膚上并固定在凹槽內不會左右移動;緩沖層貼附在兩側夾板的內表面上,用于壓迫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使其與手臂保持緊貼并減緩夾板對手臂的壓迫力,避免夾緊力度過大使血液流通不暢;防滑凸起設置在緩沖層表面,防滑凸起采為向外凸起結構,凸起結構在夾板夾緊手臂時,壓入手臂皮膚內,與手臂皮膚產生摩擦力,防滑凸起為防滑氣泡,在防滑凸起的表面設有旋轉螺紋,旋轉螺紋為正時針旋轉或逆時針旋轉方式分布在凸起結構上,增大摩擦力。
參考圖2并結合圖3,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固定件3為兩段式結構,在兩塊夾板向兩側開啟的情況下,左右兩端固定件隨左右夾板向上移動,當手臂伸入夾板腔體內時,左右夾板在鉸軸的扭簧的夾緊力作用下,左右固定件相互之間形成夾持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的結構,該結構更有利用在患者佩戴固定裝置時,將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固定起來,不需要在佩戴好固定裝置后去調整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的位置,實用性更佳。
由以上實施例可見,該結構的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固定裝置,兩塊弧形夾板配合套設在鉸軸上的扭簧和固定件將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和導流管固定在患者手臂上,緩沖件緩沖夾板對手臂的壓迫力,避免夾緊力度過大使血液流通不暢,防滑凸起增大手臂的摩擦力,使固定裝置在手臂上不會移動,從而固定患者手臂,使患者無法彎曲手臂,以及在患者輕微的抖動手臂時,針頭不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壞,使用方便、安全。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