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在復雜阻生齒拔除手術后,用于剪掉縫合軟組織縫線的器具,具體是管狀剪線拆線器。
背景技術:
牙齒拔除或其它口腔手術后通常會用縫線縫合創口,以便更好的愈合;目前臨床中主要使用眼科剪或線剪,來剪除縫合后的線頭或愈合后縫線,但是,口腔空間狹小、視野不清晰,縫線位置深;加再上眼科剪或線剪的前端頭也有刃口,操控不好會剪到黏膜軟組織或其它組織,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傷和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不會剪到黏膜軟組織或其它正常組織的管狀剪線拆線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管狀剪線拆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和刀桿,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弧形斜切,外凸的底面管壁切割出弧形的方便縫線進入的開口槽,所述開口槽的朝前一側邊緣開刃,所述刀桿的前端弧形斜切并在端頭開刃;前推時,所述刀桿的前端推過所述開口槽,但不超過外凸的底面管壁。
所述刀桿的中間位置向內車削形成細腰桿,所述細腰桿外套有兩個半圓瓣和一個彈簧,所述半圓瓣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外套管上,所述彈簧卡在所述半圓瓣與所述細腰桿的臺階面之間。
所述刀桿的中后部設置有便于小母指操控的推壓桿,所述外套管的尾端設置有桿槽,所述桿槽設置在底面管壁上,所述推壓桿在所述桿槽內活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刀桿前端的刃口與開口槽側邊的刃口所形成的剪切力剪開口腔中的縫線;原地剪線,不會拉拽到軟組織,不會增加疼痛;2、小母指可以推動推壓桿進行剪線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彈開時的俯視工作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彈開時的主視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剪切時的俯視工作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剪切時的主視工作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5所示;圖中標注如下:外套管1、刀桿2、開口槽3、細腰桿4、半圓瓣5、彈簧6、螺釘7、推壓桿8、桿槽9。
管狀剪線拆線器包括外套管1和刀桿2,外套管的前端弧形斜切,外凸的底面管壁切割出弧形的方便縫線進入的開口槽3,開口槽的朝前一側邊緣開刃,刀桿的前端弧形斜切并在端頭開刃;前推時,刀桿的前端推過開口槽,但不超過外凸的底面管壁。
刀桿的中間位置向內車削形成細腰桿4,細腰桿外套有兩個半圓瓣5和一個彈簧6,半圓瓣通過螺釘7固定在外套管上,彈簧卡在半圓瓣與細腰桿的臺階面之間,這樣設計可以使得刀桿可以回彈復位。
刀桿的中后部設置有便于小母指操控的推壓桿8,外套管的尾端設置有桿槽9,桿槽設置在底面管壁上,推壓桿在桿槽內活動;還可以設置鏈條與圈套的結構,或者其它有利于小母指勾住并活動的方式;當單手操作時,四個指頭握住外套管已足夠穩定,小母指可以解放出來推動推桿,正常人的小母指在開合時可以向前推動6-8毫米,少得也有3-5毫米;但是縫線不會越過0.5毫米,足夠切斷,并且小母指的壓動力也足夠切斷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