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外科手術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下肢手術體位架。
背景技術:
在手術室臨床工作中,手術體位是我們手術室老師每天所接觸到的,手術患者正確舒適的體位,它能充分的暴露手術野,是手術完成的安全保障。現有各種大小不等的體位墊加手術床可以滿足手術患者手術的基本需要,但大部分手術,特別是下肢手術如股骨、膝關節、脛腓骨等手術中,由于患者手術中需要經常變換患者手術肢體位置,常常需要手術助手不斷變換固定手術體位來解決,這樣既浪費人力資源,手術醫生又容易疲乏,還容易污染手術野,影響麻醉醫生的操作甚至麻醉效果,導致手術失敗,如果能制作一種多功能下肢手術體位架,上述問題將迎刃而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下肢手術體位架,該體位架方便醫護人員在手術中對患者下肢的角度進行調節從而滿足手術需要。
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功能下肢手術體位架,其關鍵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前立板和后立板,所述前立板的下邊緣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前立板的上邊緣與所述后立板的上邊緣鉸接,所述底板上設有直線運動裝置,該直線運動裝置上設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設有后立板限位件,所述后立板的下邊緣抵靠在所述后立板限位件上。采用本技術方案前立板和后立板形成下肢安放支架便于醫護人員進行手術,又由于后立板可隨滑板在直線運動裝置上移動,從而可對安放支架的角度進行調節,使其滿足不同的手術體位要求。
作為優選:上述直線運動裝置為直線導軌,該直線導軌的滑軌沿長度方向固定安裝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板固定安裝在所述直線導軌的滑塊上。采用此方案利用直線滑軌可實現對后立板和前立板之家夾角的無極調節,從而實現對患者手術體位的無極調節。
上述滑軌和滑塊之間設有限位螺栓,該限位螺栓穿過所述滑塊后抵緊在所述滑軌上。采用此方案利用滑塊和滑軌調整前立板和后立板的角度后可通過限位螺栓使滑塊固定在滑軌的某一位置上,防止在手術過程中滑塊受到外力作用而在滑軌上滑動影響手術。
上述直線導軌共兩根,兩根所述直線導軌正對設置在所述底板上,兩根所述直線導軌分別靠近所述底板的兩側側邊,兩根所述直線導軌的所述滑塊上固定安裝有同一個所述滑板。采用此方案兩根滑軌同時可對滑板提供支撐作用使滑板在滑動過程中更平穩。
上述后立板限位件為抵接槽,所述后立板的下邊緣抵靠在所述抵接槽的槽底上。采用此方案后立板的下端抵接在抵接槽內,槽底或槽壁可對后立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在手術過程中滑動影響手術的準確度。
上述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間沿其寬度方向設有圓柱狀的關節契合件。關節契合件呈圓柱狀與上下肢之間的關節形狀相吻合,手術中可使患者感覺更舒適,減輕患者痛苦
上述前立板上和所述后立板的上部分別鋪設有第一軟墊,所述后立板的下部鋪設有第二軟墊,該第二軟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軟墊的厚度。采用此方案軟墊可進一步提升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舒適度,減輕患者痛苦,同時第二軟墊的厚度較第一軟墊厚可略微抬高患者的手術部位,方便醫護人員手術。
上述第二軟墊上設有關節凹槽,該關節凹槽沿下肢的體位方向貫穿所述第二軟墊。采用此方案手術中患者的踝關節可放置在該關節凹槽內,既不影響手術又能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上述前立板包括前固定板和前伸縮板,所述后立板包括后固定板和后伸縮板,所述前固定板的下邊緣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前伸縮板的下邊緣與所述前固定板的上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前伸縮板的上邊緣與所述后固定板的上邊緣鉸接,所述后固定板的下邊緣與所述后伸縮板的上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后伸縮板的下邊緣抵靠在所述抵接槽的槽底上。采用此方案可根據患者下肢的長度調整前伸縮板和后伸縮板的長度從而使整個前立板或后立板長度適應患者下肢的長度,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手術。
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直線滑軌可實現對后立板和前立板之間夾角的無極調節,從而實現對患者手術體位的無極調節,調整完前立板和后立板的角度后可通過限位螺栓使滑塊固定在滑軌的某一位置上,防止在手術過程中滑塊受到外力作用而在滑軌上滑動影響手術,另外根據患者下肢的長度調整前伸縮板和后伸縮板的長度從而使整個前立板或后立板長度適應患者下肢的長度,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手術。還有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間還設有提高患者舒適度的關節契合件,前立板和后立板上還設有軟墊,此種設計有效提高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舒適度,減輕了患者痛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不帶關節契合件的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
圖5為第二軟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多功能下肢手術體位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設有前立板2和后立板3,所述前立板2的下邊緣與所述底板1鉸接,所述前立板2的上邊緣與所述后立板3的上邊緣鉸接,所述底板1上設有直線運動裝置,該直線運動裝置上設有滑板4,所述滑板4上設有后立板限位件,所述后立板3的下邊緣抵靠在所述后立板限位件上。
所述直線運動裝置為直線導軌5,該直線導軌5的滑軌51沿長度方向固定安裝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滑板4固定安裝在所述直線導軌5的滑塊52上,所述滑軌51和滑塊52之間設有限位螺栓6,該限位螺栓6穿過所述滑塊52后抵緊在所述滑軌51上,所述后立板限位件為抵接槽7,所述后立板3的下邊緣抵靠在所述抵接槽7的槽底上,優選地,所述直線導軌5共兩根,兩根所述直線導軌5正對設置在所述底板1上,兩根所述直線導軌5分別靠近所述底板1的兩側側邊,兩根所述直線導軌5的所述滑塊52上固定安裝有同一個所述滑板4。
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之間沿其寬度方向設有圓柱狀的關節契合件8,所述前立板2上和所述后立板3的上部分別鋪設有第一軟墊9,所述后立板3的下部鋪設有第二軟墊10,該第二軟墊1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軟墊9的厚度,所述第二軟墊10上設有關節凹槽11,該關節凹槽11沿下肢的體位方向貫穿所述第二軟墊10。
所述前立板2包括前固定板21和前伸縮板22,所述后立板3包括后固定板31和后伸縮板32,所述前固定板21的下邊緣與所述底板1鉸接,所述前伸縮板22的下邊緣與所述前固定板21的上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前伸縮板22的上邊緣與所述后固定板31的上邊緣鉸接,所述后固定板31的下邊緣與所述后伸縮板32的上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后伸縮板32的下邊緣抵靠在所述抵接槽7的槽底上。具體地,所述前固定板21內部中空,所述前伸縮板22套裝在所述前固定板21內,前固定板21側邊邊緣上設有至少兩個前伸縮孔23,所述前伸縮板22的側邊邊緣設有前固定孔,該前固定孔與所述前伸縮孔23同側,任一所述前伸縮孔23內設有前固定銷,該前固定銷伸入所述前固定孔內從而將所述前固定板21和前伸縮板22固定;所述后固定板31內部中空,所述后伸縮板32套裝在所述后固定板31內,后固定板31側邊邊緣上設有至少兩個后伸縮孔33,所述后伸縮板32的側邊邊緣設有后固定孔,該后固定孔與所述后伸縮孔33同側,任一所述后伸縮孔33內設有后固定銷,該后固定銷伸入所述后固定孔內從而將所述后固定板31和后伸縮板32固定。
所述底板1的長度為80厘米,所述前固定板21和后固定板31的長度和寬度均為20厘米,所述前伸縮板22和后伸縮板32的長度和寬度均為19厘米,所述前固定板21、前伸縮板22和后固定板31上沿長度方向分別黏貼有兩塊所述第一軟墊9,所述第一軟墊9的規格為10厘米×20厘米,厚度為2厘米,所述后伸縮板32的上部沿長度方向黏貼有所述第一軟墊9,所述后伸縮板32的下部沿長度方向黏貼有所述第二軟墊10,該第二軟墊10的規格為10厘米×20厘米,厚度為4厘米,所述關節凹槽11的深度為1厘米。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