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牙科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牙科多功能治療床。
背景技術:
牙科治療需要在口腔內由醫生進行操作。這些操作由于口腔內光線暗,視野受限,區域操作局限,周圍組織血管多,粘膜脆弱,需要極為細心,所以治療時間也就過長,這樣需要醫生操作時間長,肘部容易酸痛,同時在操作時候還需要選取不同的工具,所以需要一個適宜的操作臺來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牙科多功能治療床,以滿足醫生在使用過程中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牙科多功能治療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上部固定設有頸部支撐裝置,所述床體的底部設有升降支撐裝置,所述升降支撐裝置包括絲杠、絲杠手柄、軸承,所述絲杠的上端裝在所述軸承中,所述軸承固定在所述床體的底部,所述絲杠手柄設置在所述絲杠靠近所述軸承處,所述床體的一側設有操作臺支撐架,所述操作臺支撐架包括上支撐架、下支撐架,所述上支撐架的頂部設有肘部放置槽,所述床體的另一側設有牙科漱口池,所述牙科漱口池包括盆體和盆體底部相連通的排污管道,所述盆體內設有漱口盆, 漱口盆的上方設有沖水管、漱口龍頭,所述沖水管與所述漱口龍頭相連接,所述盆體的底部為斜面,所述沖水管包括主管和分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與給水管連接,所述主管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所述分支管。
所述頸部支撐裝置包括管狀充氣芯、連接軟管、進排氣閥和充氣氣囊,所述管狀充氣芯的端部通過所述連接軟管與所述進排氣閥連接,所述進排氣閥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充氣氣囊。
所述肘部放置槽包括垂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垂直支架與所述水平支架通過加固裝置垂直連接,所述垂直支架由左側垂直部、中間垂直部、右側垂直部組成,所述左側垂直部、所述中間垂直部、所述右側垂直部依次連接,所述中間垂直部上設有U型放置槽。
所述下支撐架包括底座、伸縮調節桿,所述底座設有鋸齒形限位槽,所述伸縮調節桿包括外套桿、內嵌桿,所述外套桿的內側設置有左旋內螺紋,所述內嵌桿的外側設置有左旋外螺紋,所述左旋外螺紋與所述左旋外螺紋相配合,所述內嵌桿的下端通過固定裝置抵靠在所述鋸齒形限位槽內。
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接水管、中轉管、防臭管,所述接水管通過所述中轉管與所述防臭管相連接,所述防臭管內設有玻璃鋼管道,所述接水管的左端安有閘門裝置, 所述接水管的右端設有外螺紋,所述中轉管的上端設有內螺紋,所述接水管與所述中轉管通過所述內螺紋、所述外螺紋以及第一密封膠圈密封固定連接,所述中轉管的右端設有連接裝置,所述中轉管與所述連接裝置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封水頭,所述封水頭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密封圈緊密接觸,所述封水頭的下端通過彈簧與所述防臭管相連接。
所述漱口龍頭包括漱口接頭座殼體,漱口接頭座殼體內設有供水腔道,所述漱口接頭座殼體上固定安裝非接觸式感應開關,所述非接觸式感應開關通過非接觸感應控制主板與電磁閥電氣連接,其中電磁閥的進水端和給水管相連,電磁閥的出水端與供水腔道相連。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升降支撐裝置可實現床體的上下高度升降調節;頸部支撐裝置可根據個人的情況通過充氣氣囊向管狀充氣枕芯中充氣,從而調節頸部支撐裝置的高度,患者舒適度高、也滿足治療時候需要抬高患者頸部的需求;伸縮調節桿可以通過外套桿的左旋內螺紋、內嵌桿的左旋外螺紋相互配合,通過旋轉擰動來調節下支撐架的高度,從而調節整體支架的高度;固定裝置抵靠在鋸齒形限位槽內的任一位置,從而調節整個支撐架的角度;上支撐架設有肘部放置槽可以讓醫生放置肘部休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設置避免了排水管的泄露;接水管與中轉管螺紋對接,安裝方便;防臭管內設有玻璃鋼管,使得防臭管內表面光滑、水流摩擦阻力小,進一步將廢水排放干凈;該漱口盆既便于病人將漱口水或者唾液等吐入漱口盆內,同時盆壁為傾斜面,可以防止漱口水迸出,防止漱口水對周圍環境或儀器造成污染,同時適宜漱口水流出;通過非接觸式感應取用漱口水,非接觸式感應開關未感應到水杯時,設備關閉,并通過控制電路關閉電磁閥,漱口水停止流出。本實用新型可以調整床體及患者頸部的高度,適合專門用于口腔長時間治療時的操作,以使被治療者及操作者在治療期中輕松,同時可避免因廢水排放不完全而造成病菌孳生,更可通過該抽吸裝置及流路閘門而隔絕外界病菌的侵入,可有效地控制病菌感染,以保障病患的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肘部放置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牙科漱口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體;2、頸部支撐裝置;3、升降支撐裝置;4、牙科漱口池;5、垂直支架;6、水平支架;7、加固裝置;8、左側垂直部;9、中間垂直部;10、右側垂直部;11、U型放置槽;12、盆體;13、漱口盆 ;14、漱口龍頭;15、主管;16、分支管;17、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牙科多功能治療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上部固定設有頸部支撐裝置,所述床體的底部設有升降支撐裝置,所述升降支撐裝置包括絲杠、絲杠手柄、軸承,所述絲杠的上端裝在所述軸承中,所述軸承固定在所述床體的底部,所述絲杠手柄設置在所述絲杠靠近所述軸承處,所述床體的一側設有操作臺支撐架,所述操作臺支撐架包括上支撐架、下支撐架,所述上支撐架的頂部設有肘部放置槽,所述床體的另一側設有牙科漱口池,所述牙科漱口池包括盆體和盆體底部相連通的排污管道,所述盆體內設有漱口盆, 漱口盆的上方設有沖水管、漱口龍頭,所述沖水管與所述漱口龍頭相連接,所述盆體的底部為斜面,所述沖水管包括主管和分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與給水管連接,所述主管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所述分支管。所述頸部支撐裝置包括管狀充氣芯、連接軟管、進排氣閥和充氣氣囊,所述管狀充氣芯的端部通過所述連接軟管與所述進排氣閥連接,所述進排氣閥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充氣氣囊。所述肘部放置槽包括垂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垂直支架與所述水平支架通過加固裝置垂直連接,所述垂直支架由左側垂直部、中間垂直部、右側垂直部組成,所述左側垂直部、所述中間垂直部、所述右側垂直部依次連接,所述中間垂直部上設有U型放置槽。所述下支撐架包括底座、伸縮調節桿,所述底座設有鋸齒形限位槽,所述伸縮調節桿包括外套桿、內嵌桿,所述外套桿的內側設置有左旋內螺紋,所述內嵌桿的外側設置有左旋外螺紋,所述左旋外螺紋與所述左旋外螺紋相配合,所述內嵌桿的下端通過固定裝置抵靠在所述鋸齒形限位槽內。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接水管、中轉管、防臭管,所述接水管通過所述中轉管與所述防臭管相連接,所述防臭管內設有玻璃鋼管道,所述接水管的左端安有閘門裝置, 所述接水管的右端設有外螺紋,所述中轉管的上端設有內螺紋,所述接水管與所述中轉管通過所述內螺紋、所述外螺紋以及第一密封膠圈密封固定連接,所述中轉管的右端設有連接裝置,所述中轉管與所述連接裝置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封水頭,所述封水頭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密封圈緊密接觸,所述封水頭的下端通過彈簧與所述防臭管相連接。所述漱口龍頭包括漱口接頭座殼體,漱口接頭座殼體內設有供水腔道,所述漱口接頭座殼體上固定安裝非接觸式感應開關,所述非接觸式感應開關通過非接觸感應控制主板與電磁閥電氣連接,其中電磁閥的進水端和給水管相連,電磁閥的出水端與供水腔道相連。
工作過程:病患平躺于床體上,頭部放置于頸部支撐裝置上,根據需要的高度,用絲杠手柄順或逆時針轉動,根據個人的情況通過充氣氣囊向管狀充氣枕芯中充氣,從而調節頸部支撐裝置的高度,需要漱口時候,患者通過非接觸式感應取用漱口水,非接觸式感應開關未感應到水杯時,設備關閉,并通過控制電路關閉電磁閥,漱口水停止流出,病人將漱口水或者唾液等吐入漱口盆內,沿傾斜的盆壁流出。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