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拐杖擔架,特別是涉及一種既可以用于傷病員急救轉運,可為下肢骨折或輕傷病員提供助幫助的多用途擔架,它實現了擔架與拐杖的有機結合。
背景技術:
在救護傷員的過程中,運送傷員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包括將傷員搬運到運送的車輛上和將傷員迅速送往醫院。而在現場救護中,采取正確的救護措施是很重要的。而傷員的受傷情況在沒有醫生在場的時候很難確定。這時候只要能把傷員用擔架安放好后迅速尋找車子運到醫院救治才是關鍵。
遇到大型的災難,當救護人員不足時,有些僅僅下肢骨折或殘疾的輕傷病員,就會需要一到兩個救援人員的攙扶,這樣給醫護人員增加了醫護人員救護的壓力。要是能有一副拐杖可為下肢骨折或殘疾的輕傷病員提供助行幫助,減輕醫院救護力量的壓力。擔架是救援工作中的必要物資,但黃金救援就幾天時間,所以擔架在黃金救援幾天時間后使用率就會大大降低,很多處于無價值狀態。傷者康復時會用到拐杖,拐杖的需求量會大大提高,如果這時能合理利用擔架,把擔架和拐杖組合成一體,可以快速將擔架組裝成為拐杖,不會使擔架的使用率降低,減少了救援物資的籌備,循環利用增強了產品的價值。
為了滿足上的需求,需要設計一款便攜式拐杖擔架,可以從擔架快速拆分成拐杖,也可以從拐杖快速組裝成擔架,并且保證了通用擔架的要求。我們在此基礎還滿足了拐杖可調節高度的功能,滿足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這種拐杖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傷者使用時的舒適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攜式擔架拐杖在需要時可以拆分組裝成一副腋拐,實現擔架和腋拐兩用功能同時保證無多余零散部件。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便攜式拐杖擔架,主要包括把手(1)、擔架支腿(2)、擔架桿(3)、橫支撐桿件(4)、拐杖調節桿(5)、組合螺釘(6)、中間支架(7)、M8壓花螺母(8)、星型螺母(9)、布面固定螺栓(10)、M6壓花螺母(11)、擔架布面(12)、橫向緊固帶(13)、卡環(14)、卡扣(15)、拉鏈(16),其中:兩根擔架桿(3)和中間支架(7)通過組合螺釘(6)連接在一起,擔架桿(3)之間設有擔架布面(12),擔架布面(12)下方設有前后兩根橫支撐桿件(4),擔架布面上有兩根橫向緊固帶(13),擔架支腿(2)固定在擔架桿上。
所述的擔架桿(3)由長臂(28)和短臂(23)與兩端支架(25)通過組合螺釘(6)連接在一起,兩根擔架桿(3)用中間支架(7)連接。
所述的擔架布面(12)由兩塊布面拼接而成,外表面用拉鏈(16)連接,背面用金屬拉扣連接,拆分后成為腋托襯布。
所述的擔架橫支撐桿(4)上分別設有拐杖調節桿(5)。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的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拐杖擔架,既可以折疊成兩折也可以折疊成四折,具有結構新穎、操作簡單、拆裝快捷方便有機地將擔架和拐杖結合在一體,可以根據受傷傷員情況選擇使用擔架或拐杖形式、并且依傷員的康復情況便攜式拐杖擔架可以由擔架狀態轉換為拐杖狀態,循環利用增加的產品的使用價值,不僅緩解了由于重大災害或戰時的醫護救援人員的壓力,還可以減少野戰部隊攜行物資,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對現代野外作戰意義重大。
附圖說明
圖1 為拐杖擔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拐杖擔架結構側視圖;
圖3為拐杖擔架布面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拐杖擔架作為拐杖使用的示意圖;
圖5為拐杖擔架(四折)結構示意圖;
圖6為拐杖擔架(四折)結構側視圖;
圖7為拐杖擔架(四折)布面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拐杖擔架(四折)作為拐杖使用的示意圖;
圖中:(1)把手;(2)擔架支腿;(3)擔架桿;(4)橫支撐桿件;(5)拐杖調節桿;(6)組合螺釘;(7)中間支架;(8)M8壓花螺母;(9)星型螺母;(10)布面固定螺栓;(11)M6壓花螺母;(12)擔架布面;(13)橫向緊固帶;(14)卡環;(15)卡扣;(16)拉鏈;(23)短臂;(28)長臂;(25)兩端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新型便攜式拐杖擔架,主要包括把手1、擔架支腿2、擔架桿3、橫支撐桿件4、拐杖調節桿5、組合螺釘6、中間支架7、M8壓花螺母8、星型螺母9、布面固定螺栓10、M6壓花螺母11、擔架布面12、橫向緊固帶13、卡環14、卡扣15、拉鏈16組成,其中:兩根擔架桿3和中間支架7通過組合螺釘6連接在一起使其可以達到折疊的功能,擔架桿3之間設有擔架布面12,擔架布面12下方設有前后兩根橫支撐桿件4,將其撐開可以使擔架布面繃直,傷員就可以躺在擔架布面上,擔架布面上有兩根橫向緊固帶13,固定傷員使用,防止傷員在移動的過程中滑落。擔架支腿2固定在擔架桿上,方便擔架放置在地面上的時候支撐擔架桿,傷員躺上去后不至于與地面接觸,擔架支腿可以拆卸。擔架的把手材質的是橡膠套,改善了使用者的舒適度。
另外,如圖5至圖7所示,其中長臂28和短臂23與兩端支架25通過組合螺釘6連接在一起組成擔架桿3,兩根擔架桿用中間支架7連接使其可以達到折疊成四折的功能。
如圖4、圖8所示,當擔架為展開的狀態時,向兩邊拉開橫支撐桿件4使其擔架布面12成松懈狀態,手工拆下橫支撐桿4、2個擔架支腿2和擔架布面12;對折擔架桿在把手1端裝配橫支撐桿4并用布面固定螺栓10固定;擔架布面12拆分成兩塊,對折成小方塊放于腋拐的腋下位置(即中間支架7處)捆綁固定;拆下來的兩個擔架支腿2分別裝于腋拐把手位置;為實現腋拐特性,擔架橫支撐桿4上分別有拐杖調節桿5以便調節腋拐高低,腋拐手把(即擔架支腿)靈活拆卸便于調節手把高低位置。完成以上步驟后就成了拐杖。
擔架布面12由兩塊布面拼接而成,外表面用拉鏈16連接,背面用金屬拉扣連接,拆分后成為腋托襯布。擔架的兩側擔架桿通過元寶件的銷釘轉換作用可作為一副拐杖的主骨架使用。擔架橫撐桿組件通過小元寶組件和橫撐桿上的彈簧銷子部件可作為拐杖時底部支撐件,擔架支腿,通過專用合頁鉸接,在拆分為拐杖時可作為拐杖把手使用,并可以任意調節把手高度。通過連接鉤把拐杖主骨架上的兩個兩端支架連接固定在一起,在當拐杖左右使用的時候不至于擔架桿件左右晃動。通過兩端支架以及中間支架可以完成四次折疊,所占空間小,方便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