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療用約束帶。
背景技術:
在醫療過程中,因患者的情緒不穩定或兒童情緒難以控制時,需要約束帶輔助治療,能及時的控制患者的情緒防止病人危險性行為的發生,避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傷,防止小兒、高熱、譫妄、昏迷、躁動及危重患者因虛弱、意識不清或其他原因而發生墜床、撞傷、抓傷等意外,確保患者安全,確保治療、護理的順利進行,傳統的約束帶直接用卡扣卡死,使用時調節不方便,尤其是約束帶打結時使用麻煩,而且約束帶不透明,難以觀察患者的穿刺情況,為了方便使用約束帶,因此需要一種使用調節方便便于觀察且舒適的醫療用約束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醫療用約束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療用約束帶,包括束帶本體,所述束帶本體上設有觀察孔,所述觀察孔的開口處設有護蓋,所述護蓋靠近束帶本體的一側設有卡扣,所述束帶本體靠近護蓋的一側設有卡扣槽,且卡扣槽與卡扣匹配,所述觀察孔遠離護蓋的一端設有隔層,所述束帶本體的一端設有第一綁帶,所述第一綁帶上設有卡扣通孔,所述束帶本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綁帶,所述第二綁帶遠離束帶本體的一端安裝有皮帶扣,且皮帶扣與卡扣通孔匹配,所述束帶本體的一側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靠近護蓋的一側設有第一魔鬼粘層,所述容納槽遠離護蓋的一側設有緊固層,所述緊固層靠近束帶本體的一側設有第二魔鬼粘層,且第二魔鬼粘層與第一魔鬼粘層匹配,束帶本體下表面設有防滑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隔層由一種透明且柔軟的材料制成,所述隔層上設有透氣孔,所述隔層通過絲線與束帶本體縫合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護蓋和緊固層均由一種布料制成,且護蓋和緊固層通過絲線與束帶本體縫合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容納槽的內部填充有冷卻袋或干燥袋或溫水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綁帶遠離護蓋的一側與束帶本體遠離護蓋的一側平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綁帶遠離護蓋的一側與束帶本體遠離護蓋的一側平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過設置的觀察孔,在使用約束帶的同時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方便醫生了解患者的情況;
通過設置的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快速方便的調節約束帶的松緊,提高了患者使用約束帶的舒適度;
通過設置的容納槽,防止患者長時間佩戴帶約束帶的出汗、過冷、過熱現象發生,提高患者的佩戴的舒適度,緩解患者壓力,方便醫生治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醫療用約束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束帶本體、2觀察孔、3護蓋、4卡扣、5卡扣槽、6隔層、7第一綁帶、8卡扣通孔、9第二綁帶、10皮帶扣、11容納槽、12第一魔鬼粘層、13緊固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醫療用約束帶,包括束帶本體1,束帶本體1上設有觀察孔2,觀察孔2的開口處設有護蓋3,護蓋3靠近束帶本體1的一側設有卡扣4,束帶本體1靠近護蓋3的一側設有卡扣槽5,且卡扣槽5與卡扣4匹配,觀察孔2遠離護蓋3的一端設有隔層6,隔層6由一種透明且柔軟的材料制成,隔層6上設有透氣孔,隔層6通過絲線與束帶本體1縫合連接,束帶本體1的一端設有第一綁帶7,第一綁帶7上設有卡扣通孔8,束帶本體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綁帶9,第二綁帶9遠離束帶本體1的一端安裝有皮帶扣10,且皮帶扣10與卡扣通孔8匹配,束帶本體1的一側設有容納槽11,容納槽11的內部填充有冷卻袋或干燥袋或溫水袋,容納槽11靠近護蓋3的一側設有第一魔鬼粘層12,容納槽11遠離護蓋3的一側設有緊固層13,緊固層13靠近束帶本體1的一側設有第二魔鬼粘層,且第二魔鬼粘層與第一魔鬼粘層12匹配,第二綁帶9遠離護蓋3的一側與束帶本體1遠離護蓋3的一側平齊,第一綁帶7遠離護蓋3的一側與束帶本體1遠離護蓋3的一側平齊。
束帶本體1下表面設有防滑紋,目的是防止患者晃動手臂,使得束帶本體1脫落,增加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的觀察孔2,在使用約束帶的同時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方便醫生了解患者的情況;通過設置的第一綁帶7和第二綁帶9,快速方便的調節約束帶的松緊,提高了患者使用約束帶的舒適度;通過設置的容納槽11,防止患者長時間佩戴帶約束帶的出汗、過冷、過熱現象發生,提高患者的佩戴的舒適度,緩解患者壓力,方便醫生治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