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在單片機智能控制下,推動注射泵活塞運動,速度精準可控制,實現在有X射線輻射環境下抗輻射注射藥液的器械。
背景技術:
影像科給病人做的多種檢查,都需要持續速度可控地向血管注入造影劑。速度需可控,醫務人員需要防輻射。但至今未見相關醫療器械和專利問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正是為上述需要而發明的一種注液速度可控的防輻射藥液注射機器人,由智能控制器和機械構件兩部分組成,機械構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構成:基板(1),固定在基板邊緣的直線導軌(2),能在導軌上滑動的滑塊(3),電動機(4),固定在基板上的電動機支架(5),帶有螺紋的絲桿(6),絲桿與電動機軸間的連軸器(7),與絲桿相配的螺帽(8),支架(9)與滑塊(3)相固定,支架(9)與螺帽(8)相固定,與滑塊固定的推桿(10),推桿前端的壓力傳感器(11),注射泵活塞被推動端(12),平臥的半圓筒狀注射泵限位凹槽(13),弧形的、帶有鉸鏈能翻折的注射泵上部限位蓋板(14),注射泵(15),電動機轉動角度傳感器(16),智能控制器(17)與導軌、電動機安裝在一直線上。
基板較大、較薄,注射泵、導軌、電動機、智能控制器均安裝在基板邊緣且在一直線上,并加有保護罩。基板上大部分面積未安裝任何零部件,基板大部分可壓在患者身體下,整套裝置可隨床位移動,可由智能控制器設定任何時刻、用任意速度自動注射藥液。
壓力傳感器作用:當壓力達到一定值還不能實施注射時,自動停機,保護特殊患者。
附圖說明
圖1.注液速度可控的防輻射藥液注射機器人整體結構圖
圖2.注射泵限位凹槽,上限位蓋板、鉸鏈示意圖
將凹槽用螺絲(19)固定于基板,已吸藥液的注射泵置于凹槽內,翻轉蓋板(14),(21)為鉸鏈,(20)為蓋板閉鎖扣。凹槽和蓋板大小可視注射泵大小選配。
具體實施方式
由智能控制器和機械構件兩部分組成。
1、用單片機制作智能控制器并固定在基板邊緣。
2、機械構件制作和安裝:較大較薄的基板(1),固定在基板邊緣的直線導軌(2),能在導軌上滑動的滑塊(3),電動機(4),固定在基板上的電動機支架(5),帶 有螺紋的絲桿(6),絲桿與電動機軸間的連軸器(7),與絲桿相配的螺帽(8),支架(9)與滑塊(3)相固定,支架(9)與螺帽(8)相固定,與滑塊固定的推桿(10),推桿前端的壓力傳感器(11),注射泵活塞被推動端(12),平臥的半圓筒狀注射泵限位凹槽(13),弧形的、帶有鉸鏈能翻折的注射泵上部限位蓋板(14),注射泵(15),電動機轉動角度傳感器(16),智能控制器(17)與導軌、電動機安裝在一直線上。
基板較大、較薄,注射泵、導軌、電動機、智能控制器均安裝在基板邊緣且在一直線上,并加有保護罩。全部零部件在基板上占的寬度不超過6厘米,呈條帶狀。基板上大部分未安裝任何零部件,基板大部分可壓在患者身體下,基板邊緣磨薄磨光以人壓在基板上無不適感為度,基板放置于床位上,基板長度以容得下所有零部件為度。
整套裝置可隨床位移動,可由智能控制器設定任何時刻、用任意速度自動注射藥液。
壓力傳感器作用:當壓力達到一定值還不能實施注射時,自動停機,保護特殊患者。
在床位移動過程中注射造影劑的注射泵、導管、針頭與患者間相對位置不變,更安全。
醫務人員在安全區域遠程監控和智能操作,使醫務人員免受射線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