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為一種醫用銳器收容盒。
背景技術:
輸液管是醫院中最常用的一次性消耗用具,每天都會有大量的輸液管被使用和消耗掉,而作為醫療垃圾被收集和處理掉,使用后的輸液管,其針頭部分是裸露在外的,很容易刺傷到醫護人員,而且,這些使用過的輸液管由于曾經與病人的體液接觸,可能沾染著大量不同種類的病菌,這會給醫護人員帶來較大的危險。
醫院中常設置銳器盒來集中收容和銷毀輸液管,以減少醫護人員被意外傷害的可能。現有的銳器盒多種多樣,分別適應著不同的習慣和需求,然而仍然存在著不同的缺點和不足,依然有著較大的創新和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銳器盒,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銳器盒,包括桶體,所述桶體為上下兩個圓柱同軸連接而成的帶桶蓋的空心結構,上部分為剪切部分,直徑較小,下部分為收容部分,直徑較大,所述桶體頂部開設有剪切口,剪切口處安裝有切剪,切剪設于桶蓋內側;所述收容部分內設可取出的收容桶。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切剪包括V形刀片,刀片V形轉彎部于桶蓋中心轉動連接,刀片V行一條邊開刃,另一條邊固定有手柄,所述桶蓋上與之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缺口,手柄穿過缺口,通過撥動手柄可剪切輸液管;所述切剪上還設置有彈簧,彈簧一端固定在刀片上,另一端固定于桶體或桶蓋。
進一步的,所述切剪與桶蓋之間設置有旋轉蓋,旋轉蓋于桶蓋中心轉動連接,上表面固定有撥塊,所述桶蓋上與之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缺口,撥塊穿過缺口,通過撥動撥塊可實現遮蔽或敞開剪切口。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剪切口延伸至桶蓋邊緣處,并在桶體側壁開設與之對應的向下延伸的缺口,便于將輸液管的針頭部分放入剪切口內。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桶體上部分與下部分連接處設置有漏液孔,漏液孔處向下凹陷,能將輸液管殘留的輸液引流到收容桶里。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桶體底部無底,移開桶體即可更換或移走收容桶。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桶體下部開設有可啟閉門,通過打開門即可更換或移走收容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使用方便,輕輕撥開手柄,松開手即可切下輸液管的針頭;
(2)漏液孔的設置能有效的防止殘液低落到地面上,干凈整潔;
(3)旋轉蓋能有效的防止隔離銳器盒內外,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4 為圖3中切剪結構示意圖。
圖中:桶體1、桶蓋2、切剪3、旋轉蓋4、收容桶5、刀片6、手柄7、彈簧8、撥塊9、漏液孔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參見圖1-4所示的銳器盒,包括帶有桶蓋2的空心桶體1和桶體1內的收容桶5,所述桶體1的上部為剪切部分,直徑較小,頂部開設有剪切口,下部為收容部分,直徑較大,內設可取出收容桶5;所述剪切口處安裝有切剪2和旋轉蓋4,旋轉蓋4設置在桶蓋2與切剪3之間,所述切剪3包括V形刀片6,刀片6的轉彎部于桶蓋2中心轉動連接,刀片6一條邊開刃,另一條邊固定有手柄7和彈簧8,所述桶蓋2上與之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缺口,手柄7穿過缺口,通過撥動手柄7可剪切輸液管,所述彈簧8的一端固定在刀片6上,另一端固定于桶蓋2上;所述旋轉蓋于桶蓋2中心轉動連接,上表面固定有撥塊9,所述桶蓋2上與之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缺口,撥塊9穿過缺口,通過撥動撥塊9可實現遮蔽或敞開剪切口。所述剪切口延伸至桶蓋2邊緣處,并在桶體側壁開設與之對應的向下延伸的缺口,便于將輸液管的針頭部分放入剪切口內。所述桶體上部與下部連接處設置有漏液孔10,漏液孔處向下凹陷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桶體1下部開設有可啟閉門,通過打開門即可更換或移走收容桶5。
本實用新型實際應用時,撥動撥塊9,使剪切口敞開,撥動手柄7,使彈簧8受力,切剪3的刀片6顯現出剪切空間,將廢棄輸液管的針頭處放在剪切口內,松開手柄,刀片6在彈簧8的拉力下剪斷輸液管,針頭部分下落到桶體2內的收容桶5內,輸液管滴落的殘液通過漏液孔落入到收容桶5內,撥動撥塊9,使剪切口閉合即完成了剪切過程。
綜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還能保證剪切處環境衛生,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