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創可貼。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難免產生一些小的皮膚傷口,便用到了創可貼,但有些傷口采用目前普遍的使用的長條狀創可貼并不適合,例如手指尖、掌面,這些部位經常會受傷,但長條狀的創可貼這么貼也貼不好,手指尖容易漏縫,掌面在活動的時候兩側都會漏縫,很容易受到感染。
另外現有的創可貼大都不透氣,不長時間與膠黏劑接觸的皮膚就發白發癢,而且材料也不防水,遇水后可能污染傷口。
公開號CN201139694的實用新型公開了公開了一種指根關節創可貼。它包括創可貼,其內面為保護膜,在創可貼內面中央部分為涂撒上藥粉的與傷口接觸部分,所述創可貼為Y型,即創可貼的上部設有兩分支,創可貼下部則在中間剪開成兩分片。這種創口貼雖然比長條狀的創可貼能更好滴適合創傷面,但其異形形狀導致工業生產的不便利或價格畸高,限制了其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適應不同部位的傷口、還能防水透氣的創可貼,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創可貼,包括涂覆有不干膠的長圓形的基材、設置在長圓形中心的藥棉層及設置在不干膠表面的隔離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為TPU薄膜,在遠離藥棉層上、下5mm-10mm的基材上設置直達基材長度方向的中分切口,在中分切口及基材的直線邊緣上設置mm的小切口,在遠離藥棉層上、下5mm-10mm的基材上還設置直徑1mm的通孔。通孔為了更透氣
進一步地,在基材中心設置距離藥棉層左右5mm-10mm的弧形護翼,弧形護翼的邊緣上設置1mm的小切口。
TPU是“Thermoplastic Urethane”的簡稱,中文名稱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是由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和大分子多元醇、擴鏈劑共同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TPU具有卓越的高張力、高拉力、強韌和耐老化的特性,是一種成熟的環保材料,它不但擁有橡膠及普通塑料的大部分特性,而且還擁有優良的綜合物理及化學性能,所以又被稱為未來素材。TPU薄膜是采用TPU粒料,通過特殊工藝制成的薄膜其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強度高、韌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氣候等特性,同時他具有高防水性透濕性、防風、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線以及能量釋放等許多優異的功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防水透氣,而且可適應各種位置的傷口,基材可任意拉扯粘貼,使傷口不易暴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附圖,一種創可貼,包括涂覆有不干膠的長圓形的基材2、設置在長圓形中心的藥棉層1及設置在不干膠表面的隔離紙3,所述的基材為TPU薄膜,在遠離藥棉層上、下8mm的基材上設置直達基材長度方向的中分切口21,在中分切口21及基材的直線邊緣上設置1mm的小切口22,在遠離藥棉層上、下8mm的基材上還設置直徑1mm的通孔23。
如果是手指上的傷口,本實用新型如同通常的長條狀創可貼一樣使用,不用通過基材上的中分切口21將基材分為左右兩部分分開來貼。若是傷口在掌心處,則可以通過基材上的中分切口21將基材分為左右兩部分分開來貼成是X形狀,以分散受力,使傷口不容易暴露。小切口22使得基材能隨意彎曲。
實施例2,其他同實施例1,不同的是在基材中心設置距離藥棉層左右10mm的弧形護翼24,弧形護翼24的邊緣上設置1mm的小切口22。
這種形狀創可貼不僅適宜貼在掌心處,傷口不容易暴露,更適宜貼在指跟夾縫處,通過基材上的中分切口21將基材分為左右兩部分分開來分別繞在兩邊的手指上,護翼更能貼在指跟前后處,使傷口不容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