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醫療兒科護理用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兒科護理中,為兒童進行靜脈點滴注射是一件普遍工作,但是因為大多數兒童都活潑好動,而家長又難以時時呆在孩子身邊防止孩子亂動,所以常會發生滾針現象,醫護人員不等不重新操作。此外,大多數的兒童較成年人缺少耐心,而點滴需要的時間往往較長,所以很多情況下,兒童會產生抵觸情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兒科護理用固定裝置,方便兒童輸液時進行手部固定。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一種醫療兒科護理用固定裝置,包括固定箱,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箱前方設有槽口,所述槽口兩側設有第一緊固板和第二緊固板,所述第一緊固板和所述第二緊固板由螺栓連接,所述第一緊固板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下方設有指孔板,所述指孔板上設有指孔,所述指孔板通過連接板連接U形槽前端,所述U形槽內設有一組條狀氣囊,所述條狀氣囊連通球狀氣囊,所述球狀氣囊位于所述連接板上,所述固定箱一側設有透明的測平箱,所述測平箱內的底板上設有一組擋板,所述底板上設有一組球槽,所述底板上設有圓球。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U形槽一側設有輸液管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兒童將手部放到固定箱上,條狀氣囊充氣后對手臂起到固定作用,球狀氣囊充氣后位于手心部位,手指穿過指孔板上的指孔,壓板下壓將手部進行固定,U形槽一側設置的輸液管槽可以將輸液管很好的固定,固定箱一側設置的測平箱內設有圓球,圓球在底板上滑動,到達球槽位置圓球能停住,通過透明的測平箱可以讓兒童在玩的同時手部保持平穩狀態,感覺到趣味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箱,2、指孔板,3、壓板,4、槽口,5、連桿,6、第一緊固板,7、指孔,8、連接板,9、測平箱,10、球槽,11、擋板,12、底板,13、圓球,14、條狀氣囊,15、U形槽,16、輸液管槽,17、球狀氣囊,18、第二緊固板,19、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固定箱1,所述固定箱1前方設有槽口4,所述槽口4兩側設有第一緊固板6和第二緊固18板,所述第一緊固板6和所述第二緊固板18由螺栓19連接,所述第一緊固板6連接有連桿5,所述連桿5連接有壓板3,所述壓板3下方設有指孔板2,所述指孔板2上設有指孔7,所述指孔板2通過連接板8連接U形槽15前端,所述U形槽15內設有一組條狀氣囊14,所述條狀氣囊14連通球狀氣囊17,所述球狀氣囊17位于所述連接板8上,所述固定箱1一側設有透明的測平箱9,所述測平箱9內的底板12上設有一組擋板11,所述底板12上設有一組球槽10,所述底板12上設有圓球13。
所述U形槽15一側設有輸液管槽16。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為:兒童將手部放到固定箱1上,條狀氣囊14充氣后對手臂起到固定作用,球狀氣囊17位于手心部位,對手部起到支撐作用,除了拇指外的手指穿過指孔板2上的指孔7,調整螺栓19外移,螺栓19帶動第二緊固板18外移,使第一緊固板6和第二緊固板18不再壓緊在槽口4上,向下移動壓板3將手部進行固定后擰緊螺栓19,使得第一緊固板6和第二緊固板18緊緊地夾在槽口4處,U形槽15一側設置的輸液管槽16可以將輸液管很好的固定,固定箱1一側設置的測平箱9內設有圓球13,圓球13在底板12上的擋板11形成的軌道滑動,能夠根據圓球13的滾動測量整個裝置是否放平,圓球13到達球槽10位置能夠停住,兒童也可以觀察圓球13的滾動,增加趣味性。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