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護理領域,涉及一種臥床病人接尿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臥床的男性病人需要在床上將小便收集,目前的操作方式插入導尿管,但是導尿管使用久后容易引發感染,需要經常更換,引發病人的痛苦,還有其他的接尿裝置基本是通過布袋套設在病人的生殖器官上,然后連出導管,該種方式當病人翻身時,很容易將布袋壓扁,造成連接脫落,目前的接尿裝置方式和裝置存在各種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臥床病人接尿裝置,該臥床病人接尿裝置穩定性強,功能設計優化,解決了目前接尿裝置設計存在多種缺陷,使用不便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臥床病人接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尿裝置包括鐵板,海綿片和由布料制成的外套,所述鐵板包括呈片狀的組成部一和寬度大于所述組成部一的組成部二,所述組成部一的一端與所述組成部二相連,所述組成部二上具有貫穿所述組成部二兩側且呈長方形的插口,所述插口的寬度大于所述組成部一的寬度,所述海綿片和外套與所述鐵板的形狀相同均由組成部一和組成部二構成,所述外套內部為空腔,所述外套的組成部一的一側上具有粘帖面一,所述外套的組成部一的另一側上具有粘帖面二,所述外套的組成部一上的粘帖面一穿過所述插口粘帖于所述粘帖面二上,所述鐵板和海綿片位于所述外套內,所述鐵板的一側貼合于所述外套內底壁,所述鐵板的另一側貼合于所述海綿片的一側,所述海綿片另一側貼合于所述外套內頂壁,所述鐵板的組成部二上固連有鐵片,所述鐵片的一端固連在所述鐵板的組成部二上,所述鐵片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套且固連有呈圓環形內壁具有螺紋的螺接環,所述螺接環內螺紋連接有呈圓筒形上端為開口的排放筒,所述排放筒下端連有導管,所述導管的上端連于所述排放筒,所述導管下端連有呈長方形箱狀的集尿箱,所述集尿箱上端具有透氣孔,所述集尿箱的一側具有凸出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一端連通所述集尿箱,所述排放管另一端螺紋連接有旋蓋。
本接尿裝置的大致使用過程如下:外套通過縫合的方式將鐵板和海綿塊縫合。將集尿箱放置在病床底部,將導管下端連通集尿箱,將排放筒螺紋聯接在螺接環內,將導管上端連通排放筒下端,將含有鐵板,海綿塊的外套纏繞在病人的一條大腿根部上,使外套的組成部一上的粘帖面一穿過所述插口粘帖于所述粘帖面二上,粘帖面一和粘帖面二為魔術貼原理,粘帖面一由細小的纖維組成,粘帖面二由毛刺面。粘帖面一和粘帖面二可在外套上直接加工出,或者再在外套上縫合上帶有粘帖面一和粘帖面二的布塊。通過鐵板的韌性實現彎曲能夠纏繞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海綿片的設置使鐵板能夠與皮膚阻隔開,通過柔軟,具有彈性的的海綿片使病人纏繞處不會產生不適感。然后將調節鐵片的位置,將病人的陰莖塞入排放筒內,病人的藥液通過排放筒,導管進入集尿箱內,通過排放管能夠對尿液進行排放,十分的方便。本接尿裝置的部分組件能夠實現更換,使用一定時間后,排放筒和導管直接取出,換上新的即可,能夠有效的防止病人內感染。本裝置排放筒的位置能夠隨著病人的腿部運動而運動,尤其適合翻身動作,且沒有通過布袋的方式機械能接尿,不會使接尿組件被壓迫導致陰莖脫離,結構設計巧妙。組成部二的寬度大于組成部一的寬度使插口能夠順利通過。
上述的一種臥床病人接尿裝置,所述排放筒的下端為開口連通有兩端為開口且從上到下為縮口形的導尿筒,所述導尿筒的上端固連在所述排放筒的下端,所述導尿筒的下端具有凸出的呈圓筒形下端為開口的安裝頭一,所述集尿箱的上端凸出的呈圓筒形上端為開口的安裝頭二,所述導管的兩端內壁均具有螺紋且螺紋聯接有呈圓筒形兩端為開口的內套筒,所述內套筒的外壁螺紋連接于所述導管兩端內壁,所述導管的兩端外壁上也具有螺紋且螺紋聯接有呈圓筒形兩端為開口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內壁螺紋連接于所述導管兩端外壁,所述安裝頭一和安裝頭二的內壁均具有螺紋,所述外套筒的外壁具有螺紋,所述外套筒螺紋連接于所述安裝頭一或安裝頭二內。
通過內套筒,外套筒的配合實現柔性材料的導管能夠固定在安裝頭一和安裝頭二且能夠通過外套筒螺紋連接在導管上時與內套筒之間產生壓緊力實現導管兩端的壓緊,密封性強。
上述的一種臥床病人接尿裝置,所述集尿箱的上端固連有呈冂形的把手,所述把手的兩端固連在所述集尿箱的上端。
通過把手方便拿取集尿箱。
上述的一種臥床病人接尿裝置,所述鐵板的厚度在0.1mm至0.2mm之間,所述鐵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鐵板的厚度。
該厚度的鐵板彎曲時較為省力,鐵片的彎曲力小于鐵板的彎曲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有以下優點:
1、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穩定性強,功能設計優化。
2、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中排放筒的位置能夠隨著病人的腿部運動而運動,尤其適合翻身動作,且沒有通過布袋的方式機械能接尿,不會使接尿組件被壓迫導致陰莖脫離,結構設計巧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中部分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除圖1外其余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中導管端部的結構爆炸圖。
圖4是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中鐵板,海綿片和外套的結構爆炸圖。
圖中,1、鐵板;1a、組成部一;1b、組成部二;1b1、插口;2、海綿片;3、外套;3a、粘帖面一;4、鐵片;5、螺接環;6、排放筒;7、導管;8、集尿箱;8a、透氣孔;8b、安裝頭二;9、排放管;10、旋蓋;11、導尿筒;11a、安裝頭一;12、內套筒;13、外套筒;14、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包括鐵板1,海綿片2和由布料制成的外套3,鐵板1包括呈片狀的組成部一1a和寬度大于組成部一1a的組成部二1b,組成部一1a的一端與組成部二1b相連,組成部二1b上具有貫穿組成部二1b兩側且呈長方形的插口1b1,插口1b1的寬度大于組成部一1a的寬度,海綿片和外套3與鐵板1的形狀相同均由組成部一1a和組成部二1b構成,外套3內部為空腔,外套3的組成部一1a的一側上具有粘帖面一3a,外套3的組成部一1a的另一側上具有粘帖面二,外套3的組成部一1a上的粘帖面一3a穿過插口1b1粘帖于粘帖面二上,鐵板1和海綿片2位于外套3內,鐵板1的一側貼合于外套3內底壁,鐵板1的另一側貼合于海綿片的一側,海綿片另一側貼合于外套3內頂壁,鐵板1的組成部二1b上固連有鐵片4,鐵片4的一端固連在鐵板1的組成部二1b上,鐵片4的另一端穿出外套3且固連有呈圓環形內壁具有螺紋的螺接環5,螺接環5內螺紋連接有呈圓筒形上端為開口的排放筒6,排放筒6下端連有導管7,導管7的上端連于排放筒6,導管7下端連有呈長方形箱狀的集尿箱8,集尿箱8上端具有透氣孔8a,集尿箱8的一側具有凸出的排放管9,排放管9一端連通集尿箱8,排放管9另一端螺紋連接有旋蓋10。
本接尿裝置的大致使用過程如下:外套3通過縫合的方式將鐵板1和海綿塊縫合。將集尿箱8放置在病床底部,將導管7下端連通集尿箱8,將排放筒6螺紋聯接在螺接環5內,將導管7上端連通排放筒6下端,將含有鐵板1,海綿塊的外套3纏繞在病人的一條大腿根部上,使外套3的組成部一1a上的粘帖面一3a穿過插口1b1粘帖于粘帖面二上,粘帖面一3a和粘帖面二為魔術貼原理,粘帖面一3a由細小的纖維組成,粘帖面二由毛刺面。粘帖面一3a和粘帖面二可在外套3上直接加工出,或者再在外套3上縫合上帶有粘帖面一3a和粘帖面二的布塊。通過鐵板1的韌性實現彎曲能夠纏繞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海綿片2的設置使鐵板1能夠與皮膚阻隔開,通過柔軟,具有彈性的的海綿片2使病人纏繞處不會產生不適感。然后將調節鐵片4的位置,將病人的陰莖塞入排放筒6內,病人的藥液通過排放筒6,導管7進入集尿箱8內,通過排放管9能夠對尿液進行排放,十分的方便。本接尿裝置的部分組件能夠實現更換,使用一定時間后,排放筒6和導管7直接取出,換上新的即可,能夠有效的防止病人內感染。本裝置排放筒6的位置能夠隨著病人的腿部運動而運動,尤其適合翻身動作,且沒有通過布袋的方式機械能接尿,不會使接尿組件被壓迫導致陰莖脫離,結構設計巧妙。組成部二1b的寬度大于組成部一1a的寬度使插口1b1
排放筒6的下端為開口連通有兩端為開口且從上到下為縮口形的導尿筒11,導尿筒11的上端固連在排放筒6的下端,導尿筒11的下端具有凸出的呈圓筒形下端為開口的安裝頭一11a,集尿箱8的上端凸出的呈圓筒形上端為開口的安裝頭二8b,導管7的兩端內壁均具有螺紋且螺紋聯接有呈圓筒形兩端為開口的內套筒12,內套筒12的外壁螺紋連接于導管7兩端內壁,導管7的兩端外壁上也具有螺紋且螺紋聯接有呈圓筒形兩端為開口的外套筒13,外套筒13的內壁螺紋連接于導管7兩端外壁,安裝頭一11a和安裝頭二8b的內壁均具有螺紋,外套筒13的外壁具有螺紋,外套筒13螺紋連接于安裝頭一11a或安裝頭二8b內。通過內套筒12,外套筒13的配合實現柔性材料的導管7能夠固定在安裝頭一11a和安裝頭二8b且能夠通過外套筒13螺紋連接在導管7上時與內套筒12之間產生壓緊力實現導管7兩端的壓緊,密封性強。
集尿箱8的上端固連有呈冂形的把手14,把手14的兩端固連在集尿箱8的上端。通過把手14方便拿取集尿箱8。
鐵板1的厚度在0.1mm至0.2mm之間,鐵片4的厚度小于鐵板1的厚度。該厚度的鐵板1彎曲時較為省力,鐵片4的彎曲力小于鐵板1的彎曲力。
本臥床病人接尿裝置穩定性強,功能設計優化。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