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適用于兒童手術時,方便患者手臂放置的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兒童手術擱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兒童手術過程中,經常需要同時為患者進行輸液等治療,因此,需要將患者的手臂放置于手術手術床之外,并且,還需要適當固定。現有的擱手裝置基本都是平直的,手臂長時間的放置后,容易感覺不適。而兒童由于控制力較差,往往會因不適而轉動手臂,給治療帶來困難。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適合兒童使用的擱手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當前在兒童手術中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一種兒童手術擱手裝置,能夠使手臂的擱置更加舒服,避免兒童患者因手臂不是而產生的手臂轉動,確保治療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還可靈活調節位置,以便適應不同大小患者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兒童手術擱手裝置,包括底板和擱板,所述底板和擱板均為條狀;所述底板的一端和所述擱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且連接處為鈍角;所述擱板的上部設有半球形凸起,能夠襯托在患者的手掌中;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設有開口向下的卡槽,并在該卡槽的側壁上設有緊固螺栓,使卡槽能夠卡裝在手術床邊框上,并能夠沿手術床邊框移動或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和擱板上設有多個通孔,便于透氣。
進一步的,還包括能夠活動套裝在所述擱板上的套袋;該套袋由棉質材料制成,大小與隔板相適應,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所述套袋上還設有多組系帶,能夠扣系在患者的手臂和手掌上,將其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使手臂的擱置更加舒服,避免兒童患者因手臂不是而產生的手臂轉動,確保治療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還可靈活調節位置,以便適應不同年齡大小的患者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套袋的示意圖。
其中:1-底板;2-凸起;3-擱板;4-緊固螺栓;5-卡槽;6-套袋;7-系帶;8-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兒童手術擱手裝置,包括底板1和擱板3。所述底板1和擱板3均為條狀,可以由不銹鋼制成。所述底板1的一端和所述擱板3的底端固定連接,且連接處為鈍角,例如150°,使底板水平放置時,擱板為斜向上。如此,患者的手臂可以斜向上的姿勢放置,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不易造成手臂的疲勞。所述擱板3的上部設有半球形凸起2,能夠襯托在患者的手掌中,使患者更加放松,避免扭動。所述底板1的底面上設有開口向下的卡槽5,并在該卡槽5的側壁上設有緊固螺栓4,使卡槽5能夠卡裝在手術床邊框上,并能夠沿手術床邊框移動。當移動至合適位置后,可旋緊所述緊固螺栓4而使本裝置固定在手術床沿上,從而通過位置的適時調節,滿足了不同患者的需要。
所述底板1和擱板3上設有多個通孔8,便于透氣,使患者感覺更加舒適。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能夠活動套裝在所述擱板3上的套袋6。該套袋6由棉質材料制成,大小與隔板3相適應,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能夠方便的套裝在擱板3上,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感覺,而且,還便于及時更換和清潔,避免交叉感染。所述套袋6上還設有多組系帶7。每組系帶7兩兩對置,并在系帶7的端部設置搭扣,能夠方便的扣系在患者的手臂和手掌上,將其固定,避免意外的手臂動作對治療造成的困難。當套袋6套裝在擱板3上時,所述底板1的表面可以用手術手術床上的床單覆蓋,避免底板1裸露而給患者造成不適。
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