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藥灸刷。
背景技術:
掃穴治療是一種新型療法。通過辨證,以刷子采用一定的手法,輕掃患者的經絡、穴位可以起到緩解疼痛,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并可用掃穴來代替小兒推拿手法來治療小兒常見病,目前沒有類似的治療方法,也沒有配套的器具可以使用。
現在掃穴治療使用的配套器具暫時以生活用的刷子改造后代替使用。但是,生活中使用的刷子不僅在外觀上不雅觀,而且尺寸和形狀都不利于臨床操作,不能滿足掃穴治療的治療需要。市面上還有以美容減肥排毒為目的生產設計的五行經絡刷和循環能量經絡筆,前者的結構和材質都不適于掃穴治療的需要,后者則是通過電療刺激經絡達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循環的目的,也不適于掃穴治療的需要。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適合掃穴治療的工具或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設計一種適合掃穴治療的工具,以滿足不同族群患者的需要。
一種藥灸刷,包括手持部和刷頭,所述手持部和刷頭固定連接,所述刷頭上開設有多個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設置有刷絲。
為通過藥灸刷同時實現溫灸治療,并使得溫灸治療產生的熱量可以均勻釋放,所述刷頭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部上方形成有空腔,所述底板上開設有多個氣孔,所述氣孔對應開設在所述空腔下方。
為使得藥灸刷整體美觀,且可以同時進行掃經療法和藥灸療法,所述固定孔均勻開設在所述空腔周圍并環繞所述空腔設置。
為同時通過遠紅外陶瓷材料實現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所述刷頭上還設置有遠紅外陶瓷板,所述遠紅外陶瓷板設置在所述氣孔下方。
為了可以方便的更換藥灸使用的藥料且同時便于清理,所述空腔中設置有藥匣。
為使得熱量均勻傳遞,同時防止藥渣通過藥匣漏出,所述藥匣由網狀材料制成,所述藥匣呈圓筒形。
為了便于更換和清理操作,所述藥匣上端兩側設置有提手。
優選的,所述本體由木材制成。
為提高療效,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率,所述刷絲由植物根莖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公開的藥灸刷,針對掃經療法設計,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于不同族群的患者,根據治療需要進行操作,無需頻繁更換,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需要,醫生可以長時間手持進行操作。還可以通過一個藥灸刷,綜合掃經療法、艾灸療法和遠紅外陶瓷板的治療效果,相輔相成,一舉多得。艾灸形成熱量和熱輻射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遠紅外材料的輻射量,互相促進。在本實施例中刷絲選用天然中草藥的根莖制成,不但綠色環保無污染,而且能發揮藥物的藥效,增強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藥灸刷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圖3為圖1所示藥灸刷的剖視圖;
圖4為圖1所示藥灸刷的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藥灸刷中藥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藥灸刷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公開的藥灸刷的總體結構呈類似于勺形,整體結構包括手持部1和刷頭2。手持部1的設計滿足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兩側內凹,便于醫師長時間手持進行治療。手持部1和刷頭2固定連接,刷頭2優選為圓形,刷頭2邊緣平滑圓潤,不會在治療過程中劃傷皮膚。刷頭2也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要設計成其它形狀,只需要保證其邊緣平滑圓潤即可,在此不做具體的限定。刷頭2的直徑大于手持部1的寬度,刷頭2的直徑優選為70至100mm,手持部1的長度優選為140mm至200mm。
在刷頭2上均勻開設有多個固定孔3,固定孔3的數量優選設置為8至16個,在每一個固定孔3中均固定設置有刷絲。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藥灸刷中的刷絲均由中草藥的根莖制成,刷絲的直徑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選取,保證刷絲軟硬適中。固定設置在固定孔3中的刷絲的邊緣經過修剪,與刷頭2外緣一樣,需保持整體圓潤。由于在本實施例中的刷頭2設計呈圓形,所以,為便于使用且使得外部美觀,固定孔3沿刷頭2的周向均勻分布。刷絲沿固定孔3從刷頭2的正面伸出,手握手持部1,將刷絲刷過皮膚表面即可以滿足掃經治療的需要。
在刷頭2的中心位置設計有用于容納艾灸的空腔4。具體來說,刷頭2包括呈圓形的底板5,在底板5中部上方形成有空腔4,空腔4中容納艾絨或其它藥料,在體表一定部位上進行烘烤。對應空腔4的下方開設有多個氣孔6,氣孔6均勻布設在空腔4下方,起到傳遞熱量的作用。氣孔6的個數優選在6至10個之間,在空腔4中可以直接容納用于進行艾灸的藥料,也可以通過藥匣8承載藥料。藥匣8優選為網狀合金材料制成的圓筒結構,底部和圓周均勻形成多個通孔。藥匣8的高度和直徑均優選小于50mm,適用于大部分艾灸治療的中藥料用量的盛放需要。使用時,點燃艾絨、艾條或其它藥料并將其散入空腔4中的藥匣8中,由于藥匣8置于空腔4中,而空腔4底部均勻開設有多個氣孔6,所以艾灸產生的熱量可以均勻的到達皮膚,完成艾灸治療。優選的在藥匣8底部還可以設置一層金屬網11,并保證金屬網11的孔隙小于等于1mm。在藥匣8的上端兩側設置有提手10,使用完畢后將藥匣8提出,便可以及時方便的清理其中的灰燼。臨床疾病中,有因寒邪重者,除了通過藥灸刷所達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外,可以同時進行艾灸,從而達到溫散寒邪、溫經通絡、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可以與掃經療法相輔相成,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對于艾灸的生物物理研究證實,艾灸的治療作用不單純是溫熱效應,還具有光譜輻射和生物熱效應,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刷頭2上還設置有遠紅外陶瓷板7,或者也可以直接使用遠紅外陶瓷板制作刷頭2的底板5,在掃經療法和溫灸的基礎上,同時可以通過遠紅外陶瓷材料實現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同時進一步加強局部治療的治療效果,如圖3和圖4所示,遠紅外陶瓷板7設置在所述氣孔6下方。艾灸時形成的熱空氣同時會提高遠紅外陶瓷板7的溫度,遠紅外線能夠迅速被皮膚吸收,舒張毛孔,進一步提高遠紅外陶瓷材料的治療效果。
本實施例所提出的藥灸刷的手持部1和刷頭2優選由實木制成。刷絲選用天然中草藥根莖制成,不容易產生皮膚過敏。
本實施例中所公開的藥灸刷,針對掃經療法設計,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于不同族群的患者,根據治療需要進行操作,無需頻繁更換,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需要,醫生可以長時間手持進行操作。還可以通過一個藥灸刷,綜合掃經療法、艾灸療法和遠紅外陶瓷板的治療效果,相輔相成,一舉多得。艾灸形成熱量和熱輻射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遠紅外材料的輻射量,互相促進。在本實施例中刷絲選用天然中草藥的根莖制成,不但綠色環保無污染,而且能發揮藥物的藥效,增強治療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