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水護耳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
背景技術:
在外科手術中,尤其是面部手術中,經常涉及到使用水液態醫療物品,如用于術中消毒清潔液體等,其液體在面部手術中會隨著面部流入到耳廓以及耳道。由此引發耳廓以及耳道的相關并發癥。
現有技術中,在面部手術中通常使用棉球阻塞外耳道口或頭面部包扎時保護耳廓,以阻止液體在面部手術中會隨著面部流入到耳廓以及耳道,然而,這樣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首先,將棉球置入耳道不能滿足于面部手術中,因面部手術中每個環節均需要大量呈液體式的醫用物品,棉球不能實現完全阻隔;在耳道中的棉球吸附了液體后,其體積收縮變小,吸液后的棉球在耳道中會移動,如棉球向外移動,則失去了阻塞的功能,若吸液后棉球向耳道內移動,導致棉球無法取出,影響患者的聽覺。
其次,棉球植入的方式沒有對耳廓進行保護,因人體耳廓特殊的生理結構,即耳廓皮下組織少,富含血管和神經,感覺敏銳,穴位豐富,在手術中如果不對耳廓進行保護,因面部手術中常常會對耳廓壓迫、觸摸等機械刺激,會引起耳廓漿液性軟骨膜炎等并發癥。有時還引起耳廓內積液,耳廓內積液可誘發局麻患者緊張焦慮,影響手術進行。
中國專利文獻CN201520180634.X,申請日2015.03.27,專利名稱為:一種一次性可反折防霧防水面部防護裝置,公開了一種一次性可反折防霧防水面部防護裝置,所述的面部防護裝置包括面罩和口罩,所述的面罩下方設有防水兜,所述的口罩上設有彎折鼻夾、固定扣和固定帶,所述的面罩和口罩通過固定扣連接,所述的固定扣位于彎折鼻夾的兩個遠端。優點在于:面罩采用面部輪廓設計,運用透明防霧材料,能全面保護面部不受污染,同時保持視野清晰;面罩下方設有防水兜,可承接血液體液等,避免液體順面罩流下污染手術衣或手術區域;本實用新型成本低,輕便安全,佩戴方便、衛生舒適。
上述專利公開技術方案主要用于醫務人員在手術中佩戴,避免術中血液以及體液飛濺在醫務人員面部上。不能應用在面部手術中的患者佩戴。
綜上所述,亟需一種防止液體進入耳廓以及耳道,保護外耳及耳道,不易脫落,粘附效果好的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而關于這種防水護耳貼片目前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液體進入耳廓以及耳道,保護外耳及耳道,不易脫落,粘附效果好的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所述防水護耳貼片包括隔水區和粘附區;所述的粘附區位于隔水區的一側;所述的隔水區呈長方形,長為10cm,寬為6cm;所述的粘附區呈長方形,長為10cm.寬為1cm;所述防水護耳貼片包括底片層、中間層、外表層;所述的底片層為聚氨酯;所述的中間層為醫用丙烯酸酯粘膠壓敏膠;所述外表層為離型紙;所述中間層的覆蓋的面積對應于粘附區覆蓋面積;所述的底片層覆蓋的面積對應于粘附區和隔水區覆蓋面積之和;所述的底片層、中間層、外表層的厚度總共為3mm;所述底片層的厚度為1±0.2mm;所述中間層的厚度為1.5±0.2mm;所述外表層的厚度為0.5±0.2mm。
優選地,所述底片層的一端與中間層的一端平齊;所述中間層的另一端向外伸出于中間層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外表層的兩端相對于中間層的兩端均向外伸出。
優選地,所述底片層的厚度為1mm,中間層的厚度為1.5mm,外表層的厚度為0.5mm。
優選地,所述離型紙上涂有硅酸。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防止液體進入耳廓以及耳道,保護外耳及耳道,不易脫落,粘附效果好,使用簡單,效果明確,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能形成專用于術中耳廓、耳道保護以及術后外耳包扎保護的標準醫療產品;
2、粘附區的形狀以及粘附面積,是根據臨床經驗制定的,粘附區使用狀態下,位于外耳前側皮膚上,超出耳廓區域后向后折疊,粘附與耳廓后皮膚面上,充分利用耳廓生理結構形狀,使得粘附區能緊緊粘附在耳廓上,不易脫落;
3、隔水區的形狀設計成長方形,隔水區尺寸設計為以6×10cm,確保能覆蓋的外耳所在的面積,避免液體進入外耳及耳道,從而實現對外耳及耳道的保護;
4、底片層為聚氨酯,抗微生物,操作制備工藝簡單,有強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點;
5、中間層為醫用丙烯酸酯粘膠壓敏膠,耐久性能優異,粘接多種材質,耐高溫,成本低;
6、外表層為離型紙,主要是保護作用,能防止外界水分、粉塵等侵入,外界環境的溫變化時,離型紙的長度以及寬度均保持不變,保證粘附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主視方向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橫斷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粘附區 2.隔水區
3.底片層 4.中間層
5.外表層
請參照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主視方向示意圖。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所述防水護耳貼片包括隔水區2和粘附區1;所述的粘附區1位于隔水區2的一側;所述的隔水區2呈長方形,長為10cm,寬為6cm;所述的粘附區1呈長方形,長為10cm.寬為1cm。
請參照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橫斷面結構示意圖。所述防水護耳貼片包括底片層3、中間層4、外表層5;所述的底片層3為聚氨酯;所述的中間層4為醫用丙烯酸酯粘膠壓敏膠;所述外表層5為離型紙;所述底片層3的一端與中間層4的一端平齊;所述中間層4的另一端向外伸出于中間層4的一端;所述外表層5的兩端相對于中間層4的兩端均向外伸出;所述中間層4的覆蓋的面積對應于粘附區1覆蓋面積;所述的底片層3覆蓋的面積對應于粘附區1和隔水區2覆蓋面積之和;所述的底片層3、中間層4、外表層5的厚度總共為3mm;所述底片層3的厚度為1±0.2mm;所述中間層4的厚度為1.5±0.2mm;所述外表層5的厚度為0.5±0.2mm,優選底片層3的厚度為1mm,中間層4的厚度為1.5mm,外表層5的厚度為0.5mm。
需要說明的是:護耳貼片的隔水區2的形狀設計成長方形,隔水區2尺寸設計為以6×10cm,確保能覆蓋的外耳所在的面積,避免液體進入外耳及耳道,從而實現對外耳及耳道的保護。
所述的粘附區1設計尺寸為1×10cm的方形結構,該形狀以及粘粘附面積下,不易產生褶皺,粘附效果好,不會脫落,粘附區1使用狀態下,位于外耳前側皮膚上,超出耳廓區域后向后折疊,粘附與耳廓后皮膚面上,充分利用耳廓生理結構形狀,使得粘附區1能緊緊粘附在耳廓上,不易脫落,手術人員能夠集中在面部手術上,不用顧慮外耳保護貼片是否脫落,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底片層3為聚氨酯,抗微生物,操作制備工藝簡單,聚氨酯材質由異氰酸酯、聚醚等經加成聚合反應而成的含異氰酸酯基的預聚體,配以催化劑、無水助劑、無水填充劑、溶劑等,經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單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強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點。
所述中間層4為醫用丙烯酸酯粘膠壓敏膠,耐久性能優異,粘接多種材質,耐高溫,成本低。貼敷后不會被人體表面脂肪及內部分泌的汗液成分所溶解,不會使患者皮膚過敏和壓敏膠帶的粘接力下降。
所述外表層5為離型紙,主要是保護作用,能防止外界水分、粉塵等侵入,外界環境的溫變化時,優選離型紙上涂有硅酸,離型紙的長度以及寬度均保持不變,保證粘附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使用時將離型紙剝離,從而使得中間層4形成粘附面。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的使用方法是:手術開始消毒前,鹽水或酒精棉球清潔耳前皮膚,去除離型紙,將粘附區1中央壓敏膠面壓覆于耳前區皮膚,注意不要產生皺褶,粘附區1兩端壓敏膠面超出耳廓區域向后折疊,粘附于耳廓后皮膚面,手術結束后去除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面部手術防水護耳貼片,防止液體進入耳廓以及耳道,保護外耳及耳道,不易脫落,粘附效果好,能形成專用于術中耳廓、耳道保護以及術后外耳包扎保護的標準醫療產品,使用簡單,效果明確,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粘附區1的形狀以及粘附面積,是根據臨床經驗制定的,粘附區1使用狀態下,位于外耳前側皮膚上,超出耳廓區域后向后折疊,粘附與耳廓后皮膚面上,充分利用耳廓生理結構形狀,使得粘附區1能緊緊粘附在耳廓上,不易脫落;隔水區2的形狀設計成長方形,隔水區2尺寸設計為以6×10cm,確保能覆蓋的外耳所在的面積,避免液體進入外耳及耳道,從而實現對外耳及耳道的保護;底片層3為聚氨酯,操作制備工藝簡單,有強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點;中間層4為醫用丙烯酸酯粘膠壓敏膠,耐久性能優異,粘接多種材質,耐高溫,成本低;外表層5為離型紙,主要是保護作用,能防止外界水分、粉塵等侵入,外界環境的溫變化時,優選離型紙上涂有硅酸,離型紙的長度以及寬度均保持不變,保證粘附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