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平面角度釘夾。
背景技術:
外固定與肢體重建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近些年在國內國際發展速度很快,一個重要原因的它能治療過去骨科很難治療的一些嚴重的肢體畸形和殘缺,能夠重建肢體的形態和功能。特別是中國面臨逐漸老齡化,骨性關節炎、老年肢體殘障的患者越來越多。
多平面角度釘夾就是肢體重建與骨外固定相結合的一個重要部件,中國外固定與重建曾經最輝煌的時期的在1970年唐山大地震期間,而在2000年后,外固定在我國則進入一個發展緩慢的時期。2012年之后中國醫師學會又重新把這個學科建立起來,并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命名學科為外固定與肢體重建。
外固定到肢體重建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重建包含了形態重建、功能重建。所以現在外固定的概念與過去已經不一樣,不僅是固定的概念,而是在固定的基礎上改善肢體的功能、修復肢體的創傷與殘缺。這是一個很大的理念的改變。
現代外固定技術在臨床上仍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現在治療周期長、術后管理復雜、醫生學習曲線長、生活護理不便、關節周圍固定易誘發關節僵直、針道感染及鋼針松動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平面角度釘夾,其有助于術后恢復,易于拆卸。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平面角度釘夾,其包括:移動部分、可轉動地安裝于移動部分的轉動部分、安裝于轉動部分的連接部分;
連接部分包括:用于與導軌相連的連接件I,該連接件I安裝有夾緊螺栓;
轉動部分包括:連接件II、安裝于連接件II的三角連接件,三角連接件之間安裝有浮動定位銷I,連接件I安裝于連接件II右端部,連接件II傾斜安裝有調節螺栓I,調節螺栓I設置有穿過浮動定位銷I的調節螺栓III,連接件II設置有安裝調節螺栓I的浮動定位銷II,該浮動定位銷II內設穿過調節螺栓I的圓柱銷,連接件II設置有貫穿兩個三角連接件的定位銷II;
移動部分包括:移動壓板座,通過定位栓而安裝于移動壓板座的壓緊板,移動壓板座設置有調節螺栓II,該調節螺栓II另一端設置有螺帽,該調節螺栓的螺母安裝端設置有圓柱銷,連接件II靠近移動部分的端部設置有鎖緊底座,所述連接件II嵌入所述鎖緊底座而可呈360度自由旋轉,移動壓板座、壓緊板設置有貫穿的螺栓孔,該螺栓孔中安裝有鎖緊螺栓,移動壓板座與壓緊板相鄰處設置有套設于鎖緊螺栓的密封圈,移動壓板座的底部設置有位于調節螺栓II兩側的定位銷I。
進一步,所述夾緊螺栓設置有墊片。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在任意平面內畸形矯正的角度范圍達±35°,并且最大平移距離為12mm。
2.配合內固定能夠有效誘發和刺激肢體的再生重建,減短愈合時間。
3.可提供牢靠固定。
4.可根據需要對骨折斷端間施加積壓力、牽伸力和中和力,可固定后進行必要的復位調整。
5.允許早期活動骨折上下關節,無痛性早期活動有助于改善血循環,減輕肌肉腫脹及改善局部微循環,有促進骨折愈合和傷肢功能恢復的作用。
6.適用于治療感染性骨折與感染性骨折不連接,局部軟組織菲薄或瘢痕廣泛的骨折不連接。
7.便于抬高肢體以利血液循環。
8.易于卸除,無需再次手術摘除固定物。
9.能為骨折提供良好的固定:經皮穿針外固定創傷小,失血極少,可迅速而容易將骨折固定。
10便于處理傷口創面而不干擾骨折復位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平面角度釘夾俯視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定位栓;2、壓緊板;3、螺帽;4、圓柱銷;5、墊片;6、鎖緊底座;7、浮動定位銷II;8、圓柱銷;9、浮動定位銷I;10、三角連接件;11、連接件I;12、移動壓板座;13、密封圈;14、鎖緊螺栓;15、調節螺栓II;16、連接件II;17、調節螺栓I;18、內六角口螺栓;19、調節螺栓III;20、定位銷I;21、定位銷II;22、夾緊螺栓;23、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參見圖1所示,一種多平面角度釘夾,其包括:移動部分、可轉動地安裝于移動部分的轉動部分、安裝于轉動部分的連接部分;
連接部分包括:用于與導軌相連的連接件I11,該連接件I安裝有夾緊螺栓22,夾緊螺栓22套設有墊片23,連接件I與導軌相連,依靠夾緊螺栓鎖緊,墊片23能夠增加兩者之間的接觸面,增加摩擦阻力。
轉動部分包括:連接件II16、安裝于連接件II的三角連接件10,三角連接件之間安裝有浮動定位銷I9,連接件I11安裝于連接件II右端部,連接件II傾斜安裝有調節螺栓I17,調節螺栓I設置有穿過浮動定位銷I的調節螺栓III19,連接件II設置有安裝調節螺栓I的浮動定位銷II7,該浮動定位銷II內設穿過調節螺栓I的圓柱銷8,連接件II設置有貫穿兩個三角連接件的定位銷II21,轉動部分的兩個內六角口螺栓18分別連接連接件II16和鎖緊底座6,鎖緊底座6和連接件I11。連接件II16嵌入在鎖緊底座6中,且能夠360°自由旋轉,旋轉內六角口螺栓18能夠壓緊鎖緊底座6,從而鎖緊連接件II16。轉動調節螺栓III19,能使三角連接件10與鎖緊底座6之間調整角度,能使斷裂的股骨矯正、搬運、復位、對齊。
移動部分包括:移動壓板座12,通過定位栓1而安裝于移動壓板座的壓緊板2,移動壓板座設置有調節螺栓II15,該調節螺栓II另一端設置有螺帽3、墊片5,該調節螺栓的螺母安裝端設置有圓柱銷4,連接件II靠近移動部分的端部設置有鎖緊底座6,所述連接件II嵌入所述鎖緊底座而可呈360度自由旋轉,該鎖緊底座設置有內六角口螺栓18而可將連接件II鎖定于鎖緊底座而無法轉動,移動壓板座、壓緊板設置有貫穿的螺栓孔,該螺栓孔中安裝有鎖緊螺栓14,移動壓板座與壓緊板相鄰處設置有套設于鎖緊螺栓的密封圈13,移動壓板座的底部設置有位于調節螺栓II兩側的定位銷I20。需要注意的是,移動部分的定位栓1能夠連接壓緊板2與移動壓板座12,翻開角度最大可至180°,并且依靠鎖緊螺栓14夾持植入人體的骨釘。轉動螺帽3或調節螺栓II15能夠平移移動壓板座12及其夾持的骨釘,使斷裂的股骨矯正、搬運、復位、對齊。
本產品的相關參數如下:
1.材料:
采用符合GB/T1220-2007或GB/T4234-2003中規定的不銹鋼材料或GB/T3880.-2012一般工業用鋁及鋁合金板、帶材材料制成。
2.性能指標
2.1外觀
表面應色澤均勻、無腐蝕、麻面、夾雜等可見缺陷。
2.2尺寸
按照GB/T 1804和GB6403.4的規定。
本公司圖樣上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選取GB/T 1804—m。
2.3硬度
金屬硬度≧210HV,表面硬質氧化膜平均膜厚≥25μm,最小局部膜厚≥20μm。
2.4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a≤1.6μm。
2.5耐腐蝕性能
耐腐蝕性能應不低于YY/T0149中沸水法b級的規定。
2.6耐高溫性能:
在250℃條件下,不失原有的強度和彈性。
本產品的使用方法為:
(1)置釘安裝肢體重建多平面支架,再截骨;
(2)漸進延長截骨間隙;
(3)急性縮短和調節校正截骨骨干的角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