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涉及床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就癱瘓患者所使用的護理床而言,雖說有多種多樣,但其結構都多有不同。由于癱瘓患者不能自理、且久躺不起,容易產生褥瘡,同時,在進食與飲水時也需要處于半坐起的狀態。目前的護理床都不能滿足以上所述的要求,目前護理床存在的不足、缺陷與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基于發明人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工作經驗及對事業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認真而充分的調查、了解、分析、總結、研究已有公知技術與現狀基礎上,從實際應用出發,特采取“半坐狀態左右側身”關鍵技術,研制成功了本實用新型“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及“該護理床使用方法”,實現了半坐起狀態及左右側身的功能、同時還可以對癱瘓臥床患者進行相應的體能鍛煉。解決了已有公知技術與現狀的不足、缺陷與弊端,其使用效果穩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本行業的技術水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采取“半坐狀態左右側身”關鍵技術,其床架底架與電機底端、電機輸出端與頭背板背面均由軸銷轉動活連接,床架上放相互以合頁連接的頭背板、中板、尾板,頭背板上放A、B、C、D囊,中板上放E、F、G、H囊,中板與F囊及G囊之間放I囊,A、B、C、D、E、F、G、H、I囊均以相鄰固定連接的上面及尾板上放置相互固定連接的頭背墊、中墊、尾墊,頭背墊上端放枕頭。
通過本實用新型達到的目的是:①、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半坐狀態左右側身”關鍵技術,提供了“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新產品及“該護理床的使用方法”。②、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推拉桿電機及可充氣的I囊,電機啟動后推拉桿伸出便將頭背板頂起且對I囊充滿氣,實現了半坐起狀態的功能,同時,在處于半坐起狀態時可防止下滑。③、本實用新型設置有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對C囊、G囊充滿氣且對A囊、E囊充半氣,其中C囊、G囊起到讓使用者向左側身的作用,其中A囊、E囊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對B囊、F囊充滿氣且對D囊、H囊充半氣,其中B囊、F囊起到讓使用者向右側身的作用,其中D囊、H囊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④、本實用新型具有對癱瘓臥床患者進行相應體能鍛煉的功能。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巧妙、操作簡便易行、使用方便快捷、半坐與側身方便、效果穩定可靠、易于制作且成本低、便于維修與維護、有利于廣泛推廣應用。⑥、本實用新型徹底解決了已有公知技術與現狀的不足、缺陷與弊端。⑦、本實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本行業的技術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由床架、電機、頭背板、中板、尾板、頭背墊、中墊、尾墊、枕頭、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I囊構成;
所述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其床架底架與電機底端、電機輸出端與頭背板背面均由軸銷轉動活連接,其床架上放置相互以合頁連接的頭背板、中板、尾板,其頭背板上放置A囊、B囊、C囊、D囊,其中板上放置E囊、F囊、G囊、H囊,其中板與F囊及G囊之間放置I囊,其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I囊均以相鄰固定連接的上面及尾板上放置相互固定連接的頭背墊、中墊、尾墊,其頭背墊的上端放置枕頭。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床架為架體狀結構,所述電機為推拉桿電機,所述頭背板、中板、尾板均為板狀結構,所述頭背墊、中墊、尾墊均為氣墊狀結構,所述枕頭為護理床的枕頭,所述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I囊均為氣囊狀結構。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頭背板、中板、尾板共同構成護理床的床板,所述頭背墊、中墊、尾墊共同構成護理床的床墊。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A囊與D囊、B囊與C囊、E囊與H囊、F囊與G囊均為鏡像結構。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中板及中墊上均設置有排便孔,所述中板及中墊上設置的排便孔相對應。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I囊均與充氣裝置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是:如說明書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極為方便。
①、半坐起的操作:電機啟動后推拉桿伸出便將頭背板頂起且對I囊充滿氣,使用者便處于半坐起狀態且防止下滑。
②、向左側身的操作:對C囊、G囊充滿氣且對A囊、E囊充半氣,其中C囊、G囊起到讓使用者向左側身的作用,其中A囊、E囊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
③、向右側身的操作:對B囊、F囊充滿氣且對D囊、H囊充半氣,其中B囊、F囊起到讓使用者向右側身的作用,其中D囊、H囊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
④、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自動控制系統,可使所有的操作與功能均實現自動化,使其使用操作智能化而方便快捷、多功能的效果穩定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有益效果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是已有公知技術與現狀所無法比擬的。
由于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本實用新型采取“半坐狀態左右側身”關鍵技術;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其床架底架與電機底端、電機輸出端與頭背板背面均由軸銷轉動活連接,床架上放相互以合頁連接的頭背板、中板、尾板,頭背板上放A、B、C、D囊,中板上放E、F、G、H囊,中板與F囊及G囊之間放I囊,A、B、C、D、E、F、G、H、I囊均以相鄰固定連接的上面及尾板上放置相互固定連接的頭背墊、中墊、尾墊,頭背墊上端放枕頭。使得本實用新型與已有公知技術與現狀相比獲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半坐狀態左右側身”關鍵技術,提供了“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新產品及“該護理床的使用方法”。
2、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推拉桿電機及可充氣的I囊,電機啟動后推拉桿伸出便將頭背板頂起且對I囊充滿氣,實現了半坐起狀態的功能,同時,在處于半坐起狀態時可防止下滑。
3、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推拉桿電機及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I囊,具有半坐起狀態及左右側身的功能。
4、本實用新型對C囊、G囊充滿氣且對A囊、E囊充半氣,其中C囊、G囊起到讓使用者向左側身的作用,其中A囊、E囊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
5、本實用新型對B囊、F囊充滿氣且對D囊、H囊充半氣,其中B囊、F囊起到讓使用者向右側身的作用,其中D囊、H囊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
6、本實用新型具有對癱瘓臥床患者進行相應體能鍛煉的功能。
7、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巧妙、操作簡便易行、使用方便快捷。
8、本實用新型的半坐與側身方便、效果穩定可靠。
9、本實用新型易于制作且成本低、便于維修與維護、有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10、本實用新型徹底解決了已有公知技術與現狀的不足、缺陷與弊端。
11、本實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本行業的技術水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在半坐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在沒有放置頭背墊、中墊、尾墊狀態下的俯視示意圖。以此主要體現A囊、B囊、C囊、D囊、E囊、F囊、G囊、H囊、I囊的位置及狀態。
圖中的標號:1、床架,2、電機,31、頭背板,32、中板,33、尾板,41、頭背墊,42、中墊,43、尾墊,5、枕頭,6、A囊,7、B囊,8、C囊,9、D囊,10、E囊,11、F囊,12、G囊,13、H囊,14、I囊。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正如說明書附圖1、2所示:
一種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由床架1、電機2、頭背板31、中板32、尾板33、頭背墊41、中墊42、尾墊43、枕頭5、A囊6、B囊7、C囊8、D囊9、E囊10、F囊11、G囊12、H囊13、I囊14構成;
所述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其床架1底架與電機2底端、電機2輸出端與頭背板31背面均由軸銷轉動活連接,其床架1上放置相互以合頁連接的頭背板31、中板32、尾板33,其頭背板31上放置A囊6、B囊7、C囊8、D囊9,其中板32上放置E囊10、F囊11、G囊12、H囊13,其中板32與F囊11及G囊12之間放置I囊14,其A囊6、B囊7、C囊8、D囊9、E囊10、F囊11、G囊12、H囊13、I囊14均以相鄰固定連接的上面及尾板33上放置相互固定連接的頭背墊41、中墊42、尾墊43,其頭背墊41的上端放置枕頭5。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床架1為架體狀結構,所述電機2為推拉桿電機,所述頭背板31、中板32、尾板33均為板狀結構,所述頭背墊41、中墊42、尾墊43均為氣墊狀結構,所述枕頭5為護理床的枕頭,所述A囊6、B囊7、C囊8、D囊9、E囊10、F囊11、G囊12、H囊13、I囊14均為氣囊狀結構。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頭背板31、中板32、尾板33共同構成護理床的床板,所述頭背墊41、中墊42、尾墊43共同構成護理床的床墊。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A囊6與D囊9、B囊7與C囊8、E囊10與H囊13、F囊11與G囊12均為鏡像結構。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中板32及中墊42上均設置有排便孔,所述中板32及中墊42上設置的排便孔相對應。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所述A囊6、B囊7、C囊8、D囊9、E囊10、F囊11、G囊12、H囊13、I囊14均與充氣裝置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自動控制系統,可使所有的操作與功能均實現自動化,使其使用操作智能化而方便快捷、多功能的效果穩定可靠。
具體實施方式二
在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實施基礎上進行實施。正如說明書附圖1、2所示:
一種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使用方法,為應用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使用者平躺在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上,其使用方法如下:
①、半坐起:電機2啟動后推拉桿伸出便將頭背板31頂起且對I囊14充滿氣,使用者便處于半坐起狀態且防止下滑;
②、向左側身:對C囊8、G囊12充滿氣且對A囊6、E囊10充半氣,其中C囊8、G囊12起到讓使用者向左側身的作用,其中A囊6、E囊10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
③、向右側身:對B囊7、F囊11充滿氣且對D囊9、H囊13充半氣,其中B囊7、F囊11起到讓使用者向右側身的作用,其中D囊9、H囊13起到對使用者迎擋的作用而不會側身過度。
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使用方法,所述電機2啟動后推拉桿伸出且將頭背板31頂起,所述頭背板31被頂起的角度為30±15度角。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半坐狀態且左右側身的護理床設置有自動控制系統,可使所有的操作與功能均實現自動化,使其使用操作智能化而方便快捷、多功能的效果穩定可靠。
在上述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對所述頭背板31被頂起的角度分別以15、18、20、22、25、28、30、33、35、37、40、42、45度角進行了實施;均獲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普通技術人員均可順暢地實施;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而作出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