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雙腔肛管。
背景技術:
臨床上一次性肛管主要用于灌腸和排氣。在排氣時,腸內難聞的氣體直接通過肛管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周圍的人很難承受,這樣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醫生也無法估量氣體的排出量,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在灌腸時,腸內原有的氣體無法及時排出體外,進而造成身體的不適。因此有必要對一次性肛管做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一次性雙腔肛管。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一次性雙腔肛管,包括肛管本體,所述肛管本體由排氣管和灌腸管組成,所述排氣管的下端部連接氣體收集裝置,所述灌腸管的下端部設有接頭和用于封閉接頭的密封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氣體收集裝置上設有氣體檢測器,所述氣體檢測器用于檢測所述氣體收集裝置收集的氣體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氣體收集裝置是一個柔性透明的一次性引流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排氣管的下端部與氣體收集裝置之間設有一個夾子。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灌腸管的頂端側面設有若干個通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接頭可以接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輸液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肛管分成排氣管和灌腸管,與排氣管連接的氣體收集裝置可以收集氣體并且檢測收集的氣體量,不僅避免腸內氣體直接排到大氣中,而且檢測到的氣體量有助于醫生診斷病情;在灌腸時腸內原有的氣體可以通過排氣管及時排出體外,減少灌腸過中的不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一次性雙腔肛管,包括排氣管2和灌腸管1,在排氣管2的下端部連接有氣體收集裝置3,該氣體收集裝置3是一個柔性透明的一次性引流袋,這樣可以便于醫務人員觀察收集的氣體顏色,同時避免腸內氣體直接排到大氣中;在氣體收集裝置3上設有氣體檢測器31,氣體檢測器31用于檢測氣體收集裝置3內收集的氣體量,醫生可以根據檢測的氣體量進一步了解病情。在氣體收集裝置3和排氣管2下端部之間設有夾子4,醫務人員通過控制夾子4的開與關來控制氣體收集裝置3和排氣管2的連通與斷開。
上述灌腸管1的頂端側壁上設有若干個通孔13,灌腸時液體從通孔13向四周流出,提高效率;灌腸管1的下端部設有接頭12和用于封閉接頭12的密封件11,該接頭12可以接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輸液器。
排氣時,密封件封閉灌腸管下端部的接口,將肛管插入肛門內,腸內氣體順著排氣管進入氣體收集器內,避免腸內氣體直接排到大氣中;灌腸時,將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輸液器連接到灌腸管下端部的接口上,然后將肛管插入肛門,腸內原有氣體可以通過排氣管流入氣體收集裝置,等到腸內氣體排凈后,關閉夾子斷開氣體收集裝置和排氣管的連接,進行灌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