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院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
背景技術:
胸腔閉式引流瓶主要用于心胸外科手術后的病人,起到引流胸腔內液體或氣體的作用。引流瓶通過引流管與胸腔連接。
現有技術中的引流瓶上一般設有凸耳,以便于病員或醫護人員手持;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引流瓶在具體使用時存在許多不便,如病員走動時必須用一只手提著引流瓶,從而加重了病員的負擔,不利于病員的恢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引流瓶在病員走動時必須手持的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包括袋體,所述袋體內設有容納引流瓶的容納腔,所述袋體上設有與容納腔相通的開口,所述袋體上還設有背帶,所述背帶通過連接帶固定在袋體上,所述連接帶有兩根,并且,兩根連接帶之間的距離不小于開口長度的一半,所述背帶通過插扣與連接帶連接,所述插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連接帶上均設有母扣,所述背帶的兩端分別設有與母扣配合的公扣,所述公扣上均開設有使背帶可以穿過的通孔,所述背帶的端部穿過公扣上的通孔后通過鎖緊扣鎖緊在背帶上,所述鎖緊扣套設在背帶上,所述鎖緊扣上設有增大鎖緊扣摩擦系數的花紋,所述袋體上還開設有觀察窗口。
一種可選的方案,兩根連接帶均橫跨開口,所述連接帶縫制在袋體上。連接帶具有良好的連接性能,提高了引流瓶固定套的強度,優化了引流瓶固定套的穩定性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觀察窗口有兩個,兩個觀察窗口分別設置在袋體的相對兩側壁上,并且,兩個觀察窗口距離開口的距離相等,所述袋體上還設有封閉觀察窗口的柔性透明板,所述柔性透明板縫制在袋體上。兩個觀察窗口使得病員或醫護人員便于觀察引流瓶,優化了引流瓶固定套的使用性能;透明板的設置起到保護引流瓶的作用,延長了引流瓶的使用壽命,并且,在實際使用時,提高了引流瓶的安全性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袋體上還設有將袋體固定在病員腰部的束帶,所述袋體上縫制有使束帶可以穿過的連接環。束帶的設置使得病員可以將袋體固定在腰部,從而使得引流瓶固定更加靈活,優化了引流瓶固定套的使用性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袋體內還插接有緩沖套,所述緩沖套上設有配合觀察窗口使病員可以觀察引流瓶的孔體,所述緩沖套內開設有容納引流瓶的腔體。緩沖套起到保護引流瓶的作用,優化了引流瓶固定套的使用性能。另外,緩沖套的設置使得引流瓶便于放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具有如下優點:袋體內設有容納引流瓶的容納腔,袋體上還設背帶,背帶通過連接帶固定在袋體上,病員行走時可以通過背帶將引流瓶背在身上,從而使得引流瓶不需要病員手提,降低了病員行走時的負擔,有利于病員康復;
另外,背帶有兩根,可以避免病員在行走時造成引流瓶旋轉,優化了固定套的使用性能;觀察窗口的設置使得病員或醫護人員可以方便地觀察引流瓶,優化了固定套的使用性能;
背帶的端部通過鎖緊扣固定在背帶上,利用鎖緊扣可以方便地調節背帶的長度,優化了固定套的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的主視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一種胸腔閉式引流瓶固定套,包括袋體1,袋體1由柔性布料制得,所述袋體1內設有容納引流瓶的容納腔2,引流瓶插入容納腔2內,所述袋體1上設有與容納腔2相通的開口,所述袋體1上還設有背帶3,所述背帶3通過連接帶4固定在袋體1上,所述連接帶4有兩根,并且,兩根連接帶4之間的距離不小于開口長度的一半,兩根連接帶4均橫跨開口,所述連接帶4縫制在袋體1上,連接帶4與袋體1連接可靠,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引流瓶旋轉;
如圖1、圖2所示,所述背帶3通過插扣5與連接帶4連接,所述插扣5包括公扣6和母扣7,所述連接帶4上均設有母扣7,所述背帶3的兩端分別設有與母扣7配合的公扣6,所述公扣6上均開設有使背帶3可以穿過的通孔8,所述背帶3的端部穿過公扣6上的通孔8后通過鎖緊扣9鎖緊在背帶3上,所述鎖緊扣9套設在背帶3上,所述鎖緊扣9上設有增大鎖緊扣9摩擦系數的花紋,該鎖緊扣9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日字扣,背帶3的端部固定在位于日字扣中間的一根橫桿上,日字扣利用摩擦力定位在背帶3的任意位置上,使用時,可以方便地通過調節日字扣在背帶3上的位置來調節背帶3的長度,操作十分方便,日字扣的結構及使用方法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在展開敘述;
如圖1、圖2所示,所述袋體1上還開設有觀察窗口10,觀察窗口10用于使病員或醫護人員觀察引流瓶,所述觀察窗口10有兩個,兩個觀察窗口10分別設置在袋體1的相對兩側壁上,并且,兩個觀察窗口10距離開口的距離相等,所述袋體1上還設有封閉觀察窗口10的柔性透明板11,所述柔性透明板11縫制在袋體1上;
為了對引流瓶進行保護,如圖1、圖2所示,所述袋體1內還插接有緩沖套14,所述緩沖套14上設有配合觀察窗口10使病員可以觀察引流瓶的孔體,所述緩沖套14內開設有容納引流瓶的腔體15,緩沖套14可以采用橡膠或海綿制得,以使緩沖套14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緩沖套14的設置使得引流瓶便于放置;
為了進一步優化固定套的使用性能,如圖1、圖2所示,所述袋體1上還設有將袋體1固定在病員腰部的束帶12,所述袋體1上縫制有使束帶12可以穿過的連接環13,束帶12的設置可以使固定套固定在病員的腰部,優化了固定套的使用性能,另外,束帶12可以方便地從袋體1上拆除,進一步優化了固定套的使用性能。
上述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病員在行走時可以將引流瓶背在身上,病員不需要手提,減輕了病員的負擔,有利于病員的康復;背帶3的長度可以調節,進一步優化了固定套的使用性能。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旨在體現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技術效果和優勢,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實用新型技術內容所做出的修改、變化或者替代技術特征,皆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主張的技術范疇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