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抗胃食管反流床墊。
背景技術:
左側頭保持高臥位是抗胃食管反流的一種睡眠姿勢,現有的普通床體的床墊一般是通過枕頭保持人體的頭部高臥位,然而這類床墊并不能有效的保持身體側臥的傾斜姿勢,并不能有效的抗胃食管反流。
現有的抗胃食管反流床采用床墊為傾斜的形式,這種床墊結構雖能在初始保持人體傾斜姿勢,包括保持左側頭高臥位,然而這樣的床體易于使人體下滑,不能有效保持人體左側頭高臥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避免人體下滑的可實現左側頭高臥位、可防滑的抗胃食管反流床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抗胃食管反流床墊,包括:床墊主體以及設置在床墊主體上的腳墊;所述床墊主體的躺臥面為傾斜面,所述腳墊設置在所述床墊主體的低位端用于支持人體的腳部以避免人體向下滑動。
優選的,所述腳墊為充氣結構,所述腳墊設置有可調節腳墊內氣體量以調節腳墊高度的第一調節閥。
優選的,在所述床墊主體的一側設置有用于保持人體左側臥姿的背墊。
優選的,所述背墊為充氣結構,所述背墊設置有可調節背墊內氣體量以調節背墊高度的第二調節閥。
優選的,在相對于所述背墊的一側還設置有一抱墊,所述抱墊與所述背墊之間的區域為人體躺臥區,所述抱墊和背墊用于限制人體的躺臥區域。
優選的,所述抱墊為開口朝向床墊主體外側的凹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抱墊為充氣結構,所述抱墊設置有可調節抱墊內氣體量的第三調節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床墊的躺臥面設置成傾斜面,可以有效的保持人體左側頭高臥位,同時,通過在躺臥面的低位端設置有腳墊,利用腳墊保持對人體腳部的支持,可有效的避免人體下滑,從而可以很好的抗胃食管反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抗胃食管反流床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實現左側頭高臥位、可防滑的抗胃食管反流床墊的具體實施例,該抗胃食管反流床墊包括:床墊主體1以及設置在床墊主體1上的腳墊2;所述床墊主體1的躺臥面為傾斜面,所述腳墊2設置在所述床墊主體1的低位端用于支持人體的腳部以避免人體向下滑動。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床墊的躺臥面設置成傾斜面,使人體躺下時就可以保持人體頭部在高臥位,同時,保持人體的體部也能傾斜的保持姿勢,從而可以有效的保持人體左側頭高臥位,同時,通過在躺臥面的低位端設置有腳墊2,利用腳墊2保持對人體腳部的支持,可有效的避免人體下滑,從而可以很好的、有效的達到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腳墊2為充氣結構,可通過皮具或者柔軟的不透氣的絨布制作,同時,所述腳墊2設置有可調節腳墊內氣體量以調節腳墊2高度的第一調節閥(圖中未示出)。將腳墊2設置成充氣結構,可以有效的保持腳墊的舒適性,同時,設置有調節閥,可以對腳墊內的氣體量進行調節,根據不同人體的需求和適應,調節腳墊的高度以及柔軟度,從而達到舒適和應用的同時調節,以保持較好的對人體腳部的支持作用。
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床墊主體1的一側還設置有用于保持人體左側臥姿的背墊3。背墊3可以在人體躺臥時,抵靠在人體的背部,這樣,可以避免人體在睡覺的時候翻滾后背以導致左側臥姿改變。
本實施例中,所述背墊3也為充氣結構,背墊3也設置有可調節背墊內氣體量以調節背墊3高度的第二調節閥(圖中未示出)。背墊3內氣體量能夠調節可以有效的調節背墊的高度及柔軟度,可以很好的適應不同的人體和達到很好的舒適度。
本實施例中,在相對于所述背墊3的一側還設置有一抱墊4,所述抱墊4與所述背墊3之間的區域為人體躺臥區,抱墊4和背墊3用于限制人體的躺臥區域,可以有效的避免人體翻滾,同時,抱墊4能夠讓人體抱著,保持姿勢的同時能夠提供良好的舒適性。抱墊4設置為開口朝向床墊主體外側的凹形結構,凹形結構的凹口內可以可以容納人體的手部,同時還能限制手部的上下滑動,也能夠提供良好的支撐,避免人體下滑。
本實施例中,所述抱墊4也可設置為充氣結構,同時,抱墊設置有可調節抱墊內氣體量的第三調節閥。這樣,也能調節抱墊4的高度和舒適性。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這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