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床,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按摩床。
背景技術:
按摩器材是根據物理學、仿生學、生物電學、中醫學以及多年臨床實踐而研制開發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用若干個獨立軟觸按摩頭、可放松肌肉、舒緩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加強細胞新陳代謝、增強皮膚彈性,可緩解疲勞、明顯減輕各種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體減輕壓力,減少皮膚皺紋。
肩頸酸痛已經越來越年輕化,主要為肩頸肌肉僵硬及勞損導致,長期坐立不動的電腦辦公、電腦游戲及開車均會造成肩頸肌肉的僵硬,久之會造成肩頸酸痛,一般采用按摩器或貼覆藥貼進行緩減酸痛。
現有技術中的按摩床結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價格昂貴、不適宜推廣使用,且功能單一,無法適應大眾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按摩床。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按摩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內設有頸部按摩單元和背部按摩單元,所述頸部按摩單元包括兩個成對的頸部按摩件,所述頸部按摩件包括頸部按摩頭和用于驅動所述頸部按摩頭旋轉的電機,所述頸部按摩頭穿過所述床體外露,并且兩個頸部按摩頭之間留有按摩間隙,
所述背部按摩單元包括按摩盤和驅動單元,所述按摩盤上設有復數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均設置有背部按摩頭,所述驅動單元的驅動端與所述背部按摩頭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背部按摩頭在所述驅動單元驅動下具有沿所述導向孔方向的往復位移。
進一步地,所述床體內設有基臺,所述頸部按摩單元設置于所述基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頸部按摩單元的兩個頸部按摩件滑接于所述基臺上,所述兩個頸部按摩頭之間的按摩間隙可調。
進一步地,所述頸部按摩頭的外周具有凹凸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頸部按摩頭的外周呈八瓣花型。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單元包括傳動盤和驅動所述傳動盤轉動的傳動電機,所述傳動盤的頂端面上設有回轉旋體,所述背部按摩頭的底部與所述回轉旋體相抵接。
進一步地,所述按摩盤上的復數導向孔沿所述按摩盤的徑向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頸部按摩頭和所述背部按摩頭均為彈性材質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1.具有頸部按摩單元和背部按摩單元,同時具備頸部按摩和背部按摩功能;
2.頸部按摩頭的八瓣花型結構使頸部按摩頭與頸部之間貼合更舒適;
3.回轉旋體能使背部按摩頭錯落有致的往復運動,背部按摩頭的按摩運動較為緩和,增加了背部按摩的舒適度;
4.結構簡潔,成本低廉,適于大眾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按摩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頸部按摩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頸部按摩頭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傳動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按摩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按摩床。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按摩床,包括床體1,床體1內設有基臺11,床體1內設有頸部按摩單元2和背部按摩單元3,頸部按摩單元和背部按摩單元實現了頸部按摩和背部按摩功能。
其中,頸部按摩單元2設置于基臺11上并位于床體近枕頭端。如圖2所示,其包括兩個成對的頸部按摩件4,頸部按摩件4包括頸部按摩頭41和用于驅動頸部按摩頭41旋轉的電機42,頸部按摩頭4穿過床體1外露,并且兩個頸部按摩頭41之間留有按摩間隙43。
另外,背部按摩單元3包括按摩盤5和驅動單元6,按摩盤設置于床體的床面內,驅動單元6設置于基臺11上,按摩盤5上設有復數導向孔51,導向孔51內均設置有背部按摩頭52,驅動單元6的驅動端與背部按摩頭52的底部相抵接,背部按摩頭52在驅動單元6驅動下具有沿導向孔51方向的往復位移,背部按摩頭52在往復位移過程中,其端部會突出床體的床面。
當使用者平躺在床體上時,頸部按摩單元位于頸部,而背部按摩單元位于背部,兩個頸部按摩頭41分別位于頸部兩側,并與頸部緊靠,電機驅動頸部按摩頭41旋轉,頸部按摩頭的外周對頸部兩側進行按摩。而驅動單元6的驅動端作用于背部按摩頭52,背部按摩頭52沿導向孔51方向往復位移,背部按摩頭52的端部在往復位移過程中對背部進行有效地敲擊式按摩。
對頸部按摩單元2進行優化,其兩個頸部按摩件4滑接于基臺11上,兩個頸部按摩頭41之間的按摩間隙43可調??筛鶕i部的寬度調節按摩間隙43,以頸部按摩頭的外圍貼靠頸部為宜,松緊度按需求控制。
細化地,頸部按摩頭41的外周具有凹凸結構。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為頸部按摩頭的俯視結構示意圖,頸部按摩頭41的外周呈八瓣花型。八瓣花型的頸部按摩頭在轉動過程中,會規律間隙的給予頸部壓力,增加了按摩的舒適度,能有效放松頸部肌肉。
對驅動單元6進行優化,其包括傳動盤61和驅動傳動盤61轉動的傳動電機,如圖4所示,傳動盤61的頂端面上設有回轉旋體,背部按摩頭52的底部與回轉旋體相抵接。當傳動電機驅動傳動盤61旋轉時,傳動盤61頂端面的回轉旋體會驅動背部按摩頭52沿導向孔51往復運動,需要說明的是,回轉旋體為一其厚度繞軸漸變的結構體,厚部會將背部按摩頭52頂出,而薄部會讓背部按摩頭52回落,因此,在傳動盤61轉動過程中,回轉旋體會使得背部按摩頭52的敲擊錯落有致,增加按摩的舒適度。另外,傳動盤61的旋轉方向也需要說明,其由薄部端為前進端旋轉,旋轉方向如圖4中箭頭方向所示。
對按摩盤5進行優化,如圖5所示,按摩盤上的復數導向孔51沿按摩盤的徑向分布。即導向孔形成復數道徑線。
最后,頸部按摩頭41和背部按摩頭52均為彈性材質體。彈性材質體包括橡膠、硅膠等材質體,提高按摩的舒適度,防止硬性敲擊。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發現,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多功能按摩床,具有頸部按摩單元和背部按摩單元,同時具備頸部按摩和背部按摩功能;頸部按摩頭的八瓣花型結構使頸部按摩頭與頸部之間貼合更舒適;回轉旋體能使背部按摩頭錯落有致的往復運動,背部按摩頭的按摩運動較為緩和,增加了背部按摩的舒適度;結構簡潔,成本低廉,適于大眾使用。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在結構、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