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椎板下撐開活動器。
背景技術:
現在對于脊椎退變性疾病,前期并沒有較好的辦法得以緩解,往往只能在最后對脊椎打釘板固定以緩解病痛。脊柱固定融合手術后,多年隨訪,又有很多鄰近節段提早退化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治療脊椎退變性疾病無法很好低緩解脊椎退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椎板下撐開活動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椎板下撐開活動器,包括椎板撐開部和棘突支撐部,所述棘突支撐部與所述椎板撐開部相互固定或為一體結構,所述椎板撐開部包括兩個相互反向設置的椎板下鉤,兩個椎板下鉤從上下兩節脊椎之間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之間的空隙內且分別勾掛在上下兩塊椎板下;所述椎板撐開部的椎板下鉤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之間的空隙后,所述棘突支撐部的兩側抵靠這兩節脊椎的棘突。
為了便于伸入兩節脊椎之間且便于固定兩個勾狀部,所述椎板撐開部還包括固定部,兩個椎板下鉤分別設置在固定部的相對的兩側。
為了能夠勾住兩塊椎板,所述椎板下鉤為伸出所述固定部的凸邊。
為了與棘突配合并支撐棘突,使兩節脊椎相互撐開,所述棘突支撐部外側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凹面,所述椎板撐開部的椎板下鉤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之間的空隙后,兩個第一凹面分別抵靠這兩節脊椎的棘突。
為了與兩節脊椎的椎板相互配合,所述棘突支撐部的兩個第一凹面之間還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二凹面,兩個第二凹面分別抵靠兩節脊椎的椎板。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均為弧面。
具有內部主體和包覆在內部主體外的外表面,外表面的材質為編織布材質,內部主體在椎板撐開部的材質為硬質材料,所述硬質材質外包覆彈性材質,內部主體在棘突支撐部的材質為彈性材質。外表面采用編織布材質,可以防止本實用新型的椎板撐開活動器對脊椎及其周邊組織造成損傷,內部材質采用硬質材料,可以保證硬度,實現兩脊椎之間的撐開。
所述棘突支撐部的內部中空。這樣,可以增加脊柱的后傾活動度。
所述彈性材質為硅膠,所述硬質材料為聚醚醚酮樹脂。硅膠材質可以確保脊柱的活動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椎板撐開部的兩個椎板下鉤,能夠在內側勾住兩節脊椎的椎板,支撐點靠近椎板下,則靠近小關節,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是靠近脊椎的生理活動軸心的,使得固定后脊椎更加靠近正常脊椎的活動范圍;椎板撐開部能夠將兩節脊椎的椎板撐開,可降低椎間盤及小關節壓力,從而治療調整椎間盤突出、狹窄和退化,恢復脊椎的生理弧度;棘突支撐部有間隙,能夠抵靠兩節脊椎的棘突,使得兩個棘突之間充實填滿墊高,又保持后傾活動度,保證椎板撐開部的撐開作用;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可以避免動大手術,通過撐高椎板,除緩解神經根壓迫疼痛外,還可降低椎間盤及小關節壓力,可治療脊柱椎間盤突出,狹窄,退化所致的不穩定和畸形。在多節脊柱退化側彎畸形時,可多節置入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再多節分別固定,可重塑脊柱正常弧度,又能保留活動度。可以根據病癥需要選取數量,即是在兩節脊椎之間放置還是在多個脊椎之間分別放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人體脊椎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的使用狀態側視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的使用狀態后視示意圖。
圖中1、椎體,2、椎板,3、棘突,4、椎間盤,5、橫突,6、小關節,61、上關節突,62、下關節突,7、上終板,8、下終板,9、椎莖,100、椎板撐開部,101、椎板下鉤,102、固定部,200、棘突支撐部,201、第一凹面,202、第二凹面。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椎板下撐開活動器,包括椎板撐開部100和棘突支撐部200,所述棘突支撐部200與所述椎板撐開部100相互固定或為一體結構,所述椎板撐開部100包括固定部102和兩個相互反向設置的椎板下鉤101,所述固定部102為柱狀,兩個椎板下鉤101分別設置在固定部102的相對的兩側。
兩個椎板下鉤101從上下兩節脊椎的椎板2之間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2之間的空隙內,且分別勾掛在上下兩塊椎板2下。所述椎板下鉤101為伸出所述固定部102的凸邊,為了保證椎板下鉤101的支撐力,凸邊具有一定的厚度。
所述椎板撐開部100的椎板下鉤101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2之間的空隙后,所述棘突支撐部200的兩側抵靠這兩節脊椎的棘突3。所述棘突支撐部200外側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凹面201,所述椎板撐開部100的椎板下鉤101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2之間的空隙后,兩個第一凹面201分別抵靠這兩節脊椎的棘突3。所述棘突支撐部200的兩個第一凹面201之間還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二凹面202,兩個第二凹面202分別抵靠兩節脊椎的椎板2。所述第一凹面201和第二凹面202均為弧面。
考慮到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是需要放置在脊椎部位的,為了防止對脊椎及其周邊組織造成損傷,又能保證活動器的支撐硬度,具有內部主體和包覆在內部主體外的外表面,外表面的材質為編織布材質,內部主體在椎板撐開部100的材質為硬質材料,所述硬質材質外包覆彈性材質,內部主體在棘突支撐部200的材質為彈性材質。例如,彈性材質可以采用硅膠,硬質材料為聚醚醚酮樹脂。所述棘突支撐部200的內部中空。這樣,可以增加脊柱的后傾活動度。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將椎板撐開部100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2之間的空隙內,即固定部102伸入該空隙內,則固定部102兩側的兩個椎板下鉤101也進入該空隙,使兩個椎板下鉤101分別勾住兩節脊椎的椎板2,使固定部102對兩節脊椎實現撐開作用,并由椎板下鉤101實現固定。椎板撐開部100的椎板下鉤101伸入兩節脊椎的椎板2之間的空隙并與椎板2勾住固定后,此時棘突支撐部200兩側的兩個第一凹面201分別抵靠兩節脊椎的棘突3,兩個第二凹面202分別抵靠兩節脊椎的椎板2。
脊椎的活動需要依靠椎間盤4及其小關節6。脊椎在扭轉時,其扭轉支點靠近椎間盤4的后位。要使用活動式的脊椎固定器,一般希望其越靠近生理活動軸心,越靠近則越符合人體的生理狀態。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椎板撐開部100的兩個椎板下鉤101,能夠在內側勾住兩節脊椎的椎板2,支撐點靠近椎板2下,則靠近小關節6,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是靠近脊椎的生理活動軸心的,使得固定后脊椎更加靠近正常脊椎的活動范圍。
椎板撐開部100能夠將兩節脊椎的椎板2撐開,從而減去椎間盤4突出退化,恢復脊椎的生理弧度;棘突支撐部200能夠抵靠兩節脊椎的棘突3,使得兩個棘突3之間充實填滿墊高,又能保持活動度,保證椎板撐開部100的撐開作用;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椎板下撐開活動器,可以避免動大手術,通過撐高椎板2,緩解神經根壓迫疼痛,可以根據病癥需要選取數量,即是在兩節脊椎之間放置還是在多個脊椎之間分別放置。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