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治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瞄準機構的激光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眼底是由視網膜、眼底血管、視神經乳頭、視神經纖維、視網膜上的黃斑以及視網膜后的脈絡膜等構成,這些部位的病變統稱為眼底病。眼底病對人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影響視覺能力,嚴重者可以致盲。目前,治療眼底病的主流辦法是利用激光通過屈光間質照射病灶,使得病灶部分的蛋白質發生變性凝固,從而達到治療各種眼底病的目的。與傳統的治療眼底病的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相比,激光治療對正常的眼組織無損害,不需要患者住院,也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學習。
利用激光治療眼底病時,現有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對靜脈注射造影劑以便記錄、診斷眼底血管無灌注區和新生血管熒光滲漏點以便指導治療。然后,根據病灶大小以及臨床反應來確定激光輸出功率、曝光時間、光斑大小以及治療時間等參數。由于眼底非常脆弱,一旦治療激光偏離病灶,傷害到正常的眼底組織,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然而,目前的激光治療儀缺少瞄準機構。在治療激光照射患者眼底之前,操作者并不能確保治療激光照射時不會偏離病灶。
鑒于上述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瞄準機構的激光治療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激光治療裝置,該激光治療裝置具有瞄準機構,可以確保治療激光能夠準確地照射在病灶上,避免了因計算失誤而導致治療激光偏離病灶,誤傷眼底,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激光治療裝置,包括物鏡、第一分光鏡、掃描組件、第二分光鏡、激勵光源組件、成像探測組件、光點檢流計以及治療光源組件;所述激勵光源組件發出的光經所述第二分光鏡、掃描組件、第一分光鏡、物鏡后進入眼底,所述眼底反射的光經所述物鏡、第一分光鏡、掃描組件、第二分光鏡后進入所述成像探測組件;所述治療光源組件發出的光經所述光點檢流計、第一分光鏡、物鏡后進入所述眼底;所述激光治療裝置還包括瞄準光源組件以及雙色鏡,所述瞄準光源組件、治療光源組件發出的光在所述雙色鏡的作用下合束;所述瞄準光源組件發出的光經所述雙色鏡、光點檢流計、第一分光鏡、物鏡后進入所述眼底,然后再被所述眼底反射后經所述物鏡、第一分光鏡、掃描組件、第二分光鏡進入所述成像探測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瞄準光源組件包括瞄準激光以及準直鏡。
進一步地,所述激勵光源組件包括第一激勵光源組件、第二激勵光源組件以及第三分光鏡;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第二激勵光源組件發出的光在所述第三分光鏡的作用下合束;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包括第一激光源以及第一準直鏡;所述第二激勵光源組件包括第二激光源以及第二準直鏡。
進一步地,所述激勵光源組件還包括第三激勵光源組件以及第四分光鏡;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第三激勵光源組件發出的光在所述第四分光鏡的作用下合束;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第二激勵光源組件以及第三激勵光源組件發出的光的波長各不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成像探測組件包括探測器、聚焦透鏡以及位于所述探測器和聚焦透鏡之間的探測針孔;所述眼底反射的光經所述物鏡、第一分光鏡、掃描組件、第二分光鏡后再被所述聚焦透鏡聚焦,以便穿過所述探測針孔,進入所述探測器。
進一步地,所述激光治療裝置還包括控制所述掃描組件和光點檢流計的控制模塊、與所述成像探測組件相連接的數據采集器以及與所述數據采集器相連接以便顯示眼底圖像的顯示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聚焦透鏡為膠合透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激光治療裝置由于具有瞄準機構,可以確保治療激光能夠準確地照射在病灶上,避免了因計算失誤而導致治療激光偏離病灶,誤傷眼底,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激光治療裝置的光路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激光治療裝置的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激光治療裝置包括物鏡11、第一分光鏡12、掃描組件13、第二分光鏡14、激勵光源組件15、成像探測組件16、光點檢流計17、雙色鏡18、治療光源組件19、瞄準光源組件20、控制所述掃描組件13和所述光點檢流計17的控制模塊21、與所述成像探測組件16相連接的數據采集器22、與所述數據采集器22相連接以便顯示眼底圖像的顯示裝置23。所述光點檢流計17是一種按一定規律改變光束在空間傳播方向的器件。
請參閱圖1所示,所述激勵光源組件15發出的光經所述第二分光鏡14、掃描組件13、第一分光鏡12、物鏡11后進入眼底30,所述眼底30反射的光經所述物鏡11、第一分光鏡12、掃描組件13、第二分光鏡14后進入所述成像探測組件16。所述治療光源組件19發出的光經所述雙色鏡18、光點檢流計17、第一分光鏡12、物鏡11后進入所述眼底30,以便治療眼底病灶。所述瞄準光源組件20發出的光經所述雙色鏡18、光點檢流計17、第一分光鏡12、物鏡11后進入所述眼底30,然后再被所述眼底30反射后經所述物鏡11、第一分光鏡12、掃描組件13、第二分光鏡14進入所述成像探測組件16。所述治療光源組件19、瞄準光源組件20發出的光在所述雙色鏡18的作用下合束。
請參閱圖1所示,所述激勵光源組件15包括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第三激勵光源組件153、第三分光鏡154以及第四分光鏡155。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包括第一激光源1511以及第一準直鏡1512;所述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包括第二激光源1521以及第二準直鏡1522;所述第三激勵光源組件153包括第三激光源1531以及第三準直鏡1532。所述第一準直鏡1512、第二準直鏡1522以及第三準直鏡1532都是膠合透鏡。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發出的光在所述第三分光鏡154的作用下合束;所述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第三激勵光源組件153發出的光在所述第四分光鏡155的作用下合束。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源1511是波長為488納米的藍色激光,以便實施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所述第二激光源1521是波長為800納米的紅外激光,以便實施吲哚菁綠血管造影;所述第三激光源1531是波長為785納米的激光。當所述第一激光源1511、第二激光源1521以及第三激光源1531打開后,所述顯示裝置23可以顯示偽彩照。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源1511、第二激光源1521以及第三激光源1531亦可以是其它波長的激光。所述成像探測組件16包括探測器161、聚焦透鏡162以及位于所述探測器161和所述聚焦透鏡162之間的探測針孔163。所述眼底30反射的光經所述物鏡11、第一分光鏡12、掃描組件13、第二分光鏡14后,在所述聚焦透鏡162的聚焦下穿過所述探測針孔163,進入所述探測器161。所述瞄準光源組件20包括瞄準激光201以及準直鏡202,所述準直鏡202為膠合透鏡。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激光治療裝置時,可以選擇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中的一個進行工作,或者選擇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以及第三激勵光源組件153同時工作。當選用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時,可以進行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當選用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時,可以進行吲哚菁綠血管造影。當第一激勵光源組件151、第二激勵光源組件152以及第三激勵光源組件153同時工作時,可以獲得偽彩照。當需要利用激光進行眼底治療時,首先打開所述瞄準光源組件20進行瞄準,所述瞄準光源組件20所瞄準的位置將會顯示在所述顯示裝置23上。當通過所述瞄準光源組件20瞄準好位置時,打開所述治療光源組件19,以便對眼底病灶進行激光治療,如此可以確保治療激光能夠準確地照射在病灶上,避免了因計算失誤而導致治療激光偏離病灶,誤傷眼底,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激光治療裝置由于具有瞄準機構,可以確保治療激光能夠準確地照射在病灶上,避免了因計算失誤而導致治療激光偏離病灶,誤傷眼底,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